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伟智

作品数:8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佛山市中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佛山市卫生局科研立项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关节
  • 3篇膝关节
  • 2篇MRI
  • 1篇多层螺旋CT
  • 1篇影像
  • 1篇影像评估
  • 1篇诊断中应用
  • 1篇韧带
  • 1篇软组织
  • 1篇软组织肿块
  • 1篇术后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前交叉韧带
  • 1篇肿块
  • 1篇重建术
  • 1篇重建术后
  • 1篇肘关节
  • 1篇肘关节恐怖三...
  • 1篇腱鞘

机构

  • 6篇佛山市中医院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北京大学第九...

作者

  • 7篇吴伟智
  • 2篇王娟
  • 2篇方挺松
  • 2篇樊长姝
  • 2篇陈兴明
  • 1篇严彩英
  • 1篇彭加友
  • 1篇梁振华
  • 1篇何志颖
  • 1篇梁培生
  • 1篇曾雪伟
  • 1篇张家雄
  • 1篇李远艺
  • 1篇谭理连
  • 1篇朱冬梅
  • 1篇谢乐
  • 1篇王吉东
  • 1篇陈少銮
  • 1篇何伟红
  • 1篇王桂宁

传媒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放射学实践
  • 1篇海南医学
  • 1篇CT理论与应...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实用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3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11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MRI诊断被引量:6
2012年
目的:探讨MRI对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8例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行MRI平扫18例,增强扫描17例。结果:18例中肿瘤呈局限型15例,弥漫型3例。病灶主体在T1WI上接近于骨骼肌信号11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5例,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信号之间2例。在T2WI上4例信号介于骨骼肌与皮下脂肪之间,5例接近于骨骼肌信号,9例稍低于骨骼肌信号,信号不均匀。17例行增强扫描,13例呈中度或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中度均匀强化,2例轻度不均匀强化。14例病变边缘于T1WI及T2WI上可见完整(2例)或不完整(12例)的低信号包膜影,6例病灶内可见低信号的分隔影。结论:MRI能反映膝关节腱鞘巨细胞瘤的病理特点,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吴伟智谭理连王娟何伟红谢乐樊长姝
关键词:膝关节巨细胞瘤磁共振成像
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MRI联合X线诊断腕关节不稳定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6月腕关节不稳定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进行MRI联合X线诊断检查,对照组仅进行X线检查,分析各组的影像学特征并比较两组的特异性、灵敏性、阳性预测值等临床指标。结果对照组的阳性检出率为56.0%(28/50),明显低于观察组的88.0%(44/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为86.0%(43/50)、特异性为88.0%(44/50)、灵敏性为80%(40/50),对照组的阳性预测值为46.0%(23/50)、特异性为56.0%(28/50)、灵敏性为42.0%(21/50),观察组的阳性预测值、特异性、灵敏性等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腕骨病变MRI检查结果中,T1WI轴位像:掌指关节周围滑膜显著增厚,信号减低,呈长或稍长T1信号改变;T1WI冠状位: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及双侧腕关节周围滑膜增厚,呈等或稍长T1信号;STIR冠状位像:病灶呈高或稍高信号,病灶部位、形态、范围较T2WI、T1WI像显示更清晰,指骨近端及腕关节、双侧掌骨远端构成骨信号增高,提示骨髓水肿。结论腕关节不稳定进行MRI与X线联合诊断可提高其检测的特异性、灵敏性,提高其阳性诊断率。
吴伟智张家雄陈兴明朱冬梅梁培生
关键词:腕关节不稳定X线特异性灵敏性
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应用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5例45次MRI检查,对术后MRI图像进行阅片诊断分析,观察的指标包括植入点及钉道的位置、韧带重建的形态及信号、有无并发症(例如有无纤维增生、水肿、积液、炎症等),根据上述征象进行评分,分为好,一般,差。临床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包括疼痛、不安定度、闭锁感、肿胀度、跛行、楼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撑物八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85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84~65分为尚可,小于65分为差。分析MRI表现与临床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相关性。结论 MRI评价移植物完整性与临床高度相关,能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曾雪伟王娟陈兴明吴伟智
关键词:膝关节前交叉韧带
胃癌诊断中应用MSCT的临床价值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胃癌的临床意义。材料与方法:选取本院90例经胃镜及组织病理确诊为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均采用MSCT扫描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同时对患者临床诊断病情、病理分期加以分析,与临床手术、病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分析发现,经MSCT检出者为90例,检出率为100.0%;MSCT分型诊断正确者为77例,准确率为85.6%;TNM分期准确者共74例,准确率为82.2%。结论:应用MSCT可较为准确地诊断胃癌,同时可准确分期,因此为临床胃癌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判断提供有力参考依据,因此应用MSCT诊断胃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吴伟智方挺松王桂宁何志颖王吉东
关键词:多层螺旋CT胃癌
发生于骨内的网状组织细胞瘤1例报告被引量:1
2011年
1病例简介患者男,39岁,主诉右膝反复疼痛2个月。查体:右膝轻度肌肉萎缩,膝关节内侧压痛,关节屈伸可触及摩擦感,右髋关节、膝关节活动正常,趾动、血运、感觉正常。皮肤未见皮疹或溃疡。实验室检查:血沉20 mmHg(2.66 kPa)/h。余无异常。x线片示右股骨上段见一长约8.0cm骨质密度减低区,边界模糊,外缘骨皮质轻度膨胀,内缘可见浅弧形压迹,未见骨皮质中断,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见图1)。
吴伟智樊长姝
关键词:膝关节内侧骨内膝关节活动软组织肿块病例简介肌肉萎缩
64排螺旋CT重组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多平面重建和容积再现对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诊断价值。方法搜集2013年1月~2015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证实的36例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全部患者均行X线及螺旋CT检查,把MPR及VR图像与X线及横断面CT图像进行比较。结果 MPR联合VR图像对36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桡骨头骨折及肱尺关节脱位均能明确显示,诊断符合率为100%,高于X线及横断面CT图像;对发现尺骨冠状突及桡骨头骨折,三种方法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发现肘关节脱位,三种方法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64排螺旋CT的MPR、VR图像立体、直观,能全面显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影像学特征并进行准确分型。
吴伟智彭加友陈少銮李远艺严彩英
关键词:肘关节恐怖三联征
佛山市成年居民骨密度CT定量研究
2024年
目的:研究佛山地区成年人椎体骨密度(BMD)与性别、年龄的关系,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BMD均值及各年龄段骨质疏松症(OP)的发病率。方法:对佛山市中医院2021年10月至2023年3月的1 065例(男性648例,女性417例)健康成年人体检者使用定量CT(QCT)行椎体BMD检测,按年龄段进行分组;采用t检验和方差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BMD值进行检验,采用χ2检验和相关分析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进行分析。结果:20~29岁、30~39岁、40~49岁及60~69岁、70~79岁不同性别间的BM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女性BMD在青中年时期高于男性。在40~49岁、50~59岁、60~69岁、70~79岁男性组及30~39、40~49岁、50~59岁、60~69岁女性组中,同性别不同年龄段间的BM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随年龄的增长呈下降趋势;同性别不同年龄段的OP发病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年龄与OP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r男=0.517,r女=0.636)。结论:佛山市健康成年人QCT测量的椎体BMD与性别、年龄相关,在20~29岁达到峰值,随年龄的增长而下降;从40~49岁开始,OP发病率在男性和女性中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
吴伟智方挺松梁振华祝翠玲周静仪
关键词:骨密度骨质疏松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