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建淮

作品数:12 被引量:37H指数:3
供职机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二尖瓣
  • 5篇球囊
  • 5篇二尖瓣成形
  • 5篇二尖瓣成形术
  • 5篇二尖瓣狭窄
  • 5篇成形术
  • 4篇球囊导管
  • 4篇球囊导管二尖...
  • 4篇经皮球囊
  • 4篇扩张术
  • 3篇药物疗法
  • 3篇气囊扩张
  • 3篇气囊扩张术
  • 3篇疗法
  • 3篇经皮球囊导管
  • 3篇经皮球囊导管...
  • 3篇PBMV
  • 2篇心律
  • 2篇心律失常
  • 2篇血症

机构

  • 10篇浙江大学医学...
  • 2篇浙江医科大学...
  • 1篇杭州市第一人...
  • 1篇浙江医院
  • 1篇浙江省中医院

作者

  • 12篇吴建淮
  • 11篇单江
  • 4篇徐耕
  • 3篇陈丽华
  • 2篇傅国胜
  • 2篇李小寒
  • 2篇徐志清
  • 2篇俞锋
  • 2篇游向东
  • 1篇李佩璋
  • 1篇张邢伟
  • 1篇蔡思宇
  • 1篇秦南屏
  • 1篇谢海宝
  • 1篇阮邹荣
  • 1篇黄兆铨
  • 1篇徐建国
  • 1篇赵奕
  • 1篇马骥
  • 1篇金宏义

传媒

  • 2篇中华心血管病...
  • 2篇浙江医学
  • 1篇中国介入心脏...
  • 1篇中华心律失常...
  • 1篇北京医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中国循环杂志
  • 1篇现代应用药学
  • 1篇急诊医学

年份

  • 1篇2003
  • 5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6
  • 1篇1995
  • 2篇1994
  • 1篇1993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临床疗效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MS)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noue法对 3 3 6例风湿性MS患者行PBMV。结果 :术后左房平均压由 3 .0 6± 1 .0 4kPa降至 1 .87± 0 .77kPa,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2 .1 1± 0 .2 1kPa降至 0 .8± 0 .0 8kPa,二尖瓣口面积由 0 .96± 0 .3 2cm2 增至 1 .81± 0 .5 2cm2 (P均 <0 .0 5 ) ,患者症状、心功能显著改善。术中无死亡 ,术后 48h死亡 1例 (0 .3 % ) ,死于低心排。心肌穿孔、心包填塞 7例 (2 % ) ,中度二尖瓣返流 6例(1 .7% ) ,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7例 (2 % )和脑梗塞 2例 (0 .5 % )。 1 0例再狭窄患者再次行PBMV成功。结论 :PBMV治疗风湿性MS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吴建淮李小寒游向东陈丽华朱晓英单江
关键词: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气囊扩张术PBMV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报道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5例次临床应用经验。 方法 采用经静脉途径为 4例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植入 5台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 ,并随访 3~ 6 4个月。 结果 随访期间 1例患者发生 1次室性心动过速并经低能量电击复律成功和 1次误放电 ,余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无症状发作。 结论 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有效地治疗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预防心脏性猝死的发生 ,适当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减少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放电次数 ,达到节能目的。
单江李小寒吴建淮徐耕马骥傅国胜
关键词:植入型心律转复除颤器室性心律失常疗效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脑卒中(摘要)被引量:1
1995年
感染性心内膜炎与脑卒中(摘要)浙江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吴建淮我院1986年~1993年期间收治感染性心内膜炎(InfectiveEndocarditis,简称IE)50例,主要并发症系脑卒中,共10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IE并发脑卒中共10例(男性4...
吴建淮
关键词:感染性心内膜炎中风并发症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100例与53例随访
1993年
本文报道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PBMV)治疗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00例.94例平均左房压从22.77±0.84mmHg降至12.40±0.57mmHg,二尖瓣跨瓣压差从13.06±1.03mmHg减为3.99±0.77mmHg,二尖瓣面积从1.04±0.03cm^2增加为1.93±0.08cm^2(P值均<0.01).主要并发症包括术后48小时死于低心排1例(1%)、心脏穿孔3例(3%)、脑栓塞2例(2%).53例随访1~3年症状明显改善.无1例发生再狭窄.初步和较长期随访结果证实PMV是治疗风心二尖瓣狭窄的、较开胸手术安全、有效的方法.
吴建淮单江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球囊扩张术
双腔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 :评价双腔起搏器治疗严重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价值。方法 :5 2例双腔起搏器 ,其中 41例DDD起搏器 ,11例DDDR起搏器。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sicksinussyndrome,SSS) 39例 ,房室传导障碍 13例 ,其中包括Ⅲ度房室传导阻滞 (thirddegreeAVblock ,Ⅲ°AVB) 3例 ,高度房室传导阻滞 (highdegreeAVblock ,HDAVB) ,Ⅱ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 (typeⅡseconddegreeAVblock ,Ⅱ°Ⅱ型AVB) ,三分支传导阻滞 (threefascicularblock ,TFB)病人 ,以上病人均伴有昏厥、黑朦或严重头晕。电极植入途径为锁骨下静脉或头静脉。结果 :5 2例术后随访 1 78个月 ,临床疗效显著 ,不仅防止心博骤停发生 ,脑缺血症状消失 ,而且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3例SSS者阵发房颤 (atrialfibrillation ,Af)术后消失 ,10例SSS者结合药物治疗Af发作次数减少。 1例扩张性心肌病死于左心衰竭。并发症 :心房感知过度 2例 ,心房感知不足 1例 ,心室电极阈值升高 1例 ,囊袋感染 1例 ,血肿 1例。结论 :双腔起搏器为较理想的生理性起搏 。
吴建淮单江徐志清俞锋徐耕
关键词:双腔起搏器心律失常心动过缓
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长期随访观察被引量:15
2000年
目的 评价经皮球囊导管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MS)的远期疗效。方法 自 1989年 5月至 1997年 12月对风湿性MS 336例患者采用Inoue法行PBMV。对成功的330例进行 8年的随访 ,每年随访 1次 ,根据临床症状、心尖部舒张期杂音及第一心音的强度改变、心功能、二维及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的二尖瓣口面积判断远期疗效。随访时二尖瓣口面积比PBMV后增加的面积缩小 5 0 %以上为再狭窄。结果  5 2例再狭窄 ,再狭窄率 16 % ,其中 44例 (85 % )发生于PBMV 5年后 ,术前二尖瓣面积小以及术后扩张欠充分可能是再狭窄的一个因素。 10例再狭窄者再次行PBMV成功 ,4例因症状加重置换瓣膜。 6例术后发生二尖瓣关闭不全 ,其中 3例心功能仍改善 ,另 3例接受瓣膜置换术。医源性房间隔缺损 7例 ,术后杂音减轻。 1例PBMV 1年后脑梗塞 ,残留轻度偏瘫。结论 PBMV治疗风湿性MS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 ,对于再狭窄者只要具备适应证 ,仍有望再次PBMV成功。
吴建淮单江游向东陈丽华朱晓英
关键词:气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PBMV
鱼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症50例分析被引量:1
1996年
用鱼油降脂丸治疗高脂血证50例,结果表明该药能显著降低甘油三脂,中度降低总胆固醇,总有效率分别达84%、57%.
吴建淮单江方彩娣秦光明周莹阮邹荣
关键词:高脂血症药物疗法鱼油降脂丸
二尖瓣狭窄、左房附壁血栓的蝮蛇抗栓酶溶栓治疗被引量:1
1994年
二尖瓣狭窄、左房附壁血栓的蝮蛇抗栓酶溶栓治疗浙江医科大学附属二院心内科单江,吴建淮,赵有光,徐建国左房血栓以及由于左房血栓脱落而引起的体循环动脉栓塞是风湿性心脏病(RHD)、二尖瓣狭窄(MS)常见的并发症,后者往往致残或致死。对于RHD,预防其左房血...
单江吴建淮赵有光徐建国
关键词:二尖瓣狭窄左房血栓形成蝮蛇抗栓酶药物疗法
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治疗成形术后再狭窄的疗效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 评价再次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 (PBMV)治疗二尖瓣狭窄PBMV术后再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Inoue法对 2 9例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进行再次PBMV ,并与 2 5 8例首次接受PBMV的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再次PBMV后二尖瓣口面积由 ( 0 98± 0 13)cm2 增至 ( 1 6 5±0 2 4)cm2 (P <0 0 0 1) ,二尖瓣跨瓣压差由 ( 2 6 5± 1 44 )kPa( 1kPa =7 5mmHg)降至 ( 0 79± 0 2 3)kPa(P<0 0 0 1) ,左房平均压由 ( 3 37± 0 6 2 )kPa降至 ( 1 6 6± 0 93)kPa(P <0 0 0 1) ,左房内径由 ( 4 5 2± 0 5 7)cm降至 ( 4 17± 0 5 0 )cm(P <0 0 5 )。再次PBMV组二尖瓣口面积增加值与左房平均压下降值小于首次PBMV组 [分别为 ( 0 6 7± 0 11)cm2 vs( 0 88± 0 32 )cm2 (P <0 0 5 )与 ( 1 71± 0 88)kPavs( 1 94± 0 5 6 )kPa(P <0 0 5 ) ]。再次PBMV组无心包填塞、死亡发生 ,主要并发症为重度二尖瓣反流 2例。结论只要选择合适病例 ,再次PBMV术仍可取得显著的即刻血流动力学改善 ,是PBMV术后再狭窄患者的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治疗方法。
蔡思宇吴建淮单江徐耕傅国胜
关键词:经皮球囊二尖瓣成形术PBMV气囊扩张术二尖瓣狭窄
辛伐他汀(舒降之)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比较研究
1999年
目的:比较国产辛伐他汀( 舒降之,验证组,杭州默沙东公司研制) 与进口辛伐他汀( 舒降之,对照组,默沙东公司研制) 治疗原发性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开放、区组随机对照、多中心的临床设计。150 例高胆固醇血症病人分为验证组(50 例) 、对照组(48 例) 和开放组(52 例) ,剂量均为每晚顿服10mg ,服药8 周。结果:验证组与对照组服药前后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 分别降低26 .36 % 和28 .3 %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分别降低33 .17 % 和35 .51 % ;验证组及对照组降TC 总有效率分别为92 .00 % 和97 .92 % ( P 均< 0 .05) 。验证及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 .62 % 和13 .72 % ( P< 0 .05) ,两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均为肌痛。开放组的降脂疗效及药物安全性与验证组、对照组相似。结论:国产辛伐他汀片( 舒降之) 的治疗作用与安全性和进口辛伐他汀片( 舒降之)
吴建淮单江阮邹荣赵奕周莹金宏义谢海宝秦南屏黄兆铨李佩璋张邢伟
关键词:辛伐他汀高胆固醇血症药物疗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