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迪 作品数:8 被引量:27 H指数:4 供职机构: 南开大学医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晚期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的探索 2024年 目的本研究拟总结晚期内膜癌免疫治疗的不同介入时机和联合方案的实践经验,以期探索免疫治疗的规范治疗,指导临床实践和生存获益。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2022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科收治并在手术前接受PD-1抑制剂治疗的初治和复发Ⅲ-Ⅳ期(参考FIGO分期标准)子宫内膜癌患者病历,评价免疫治疗疗效和安全性。结果(1)在疗效评价方面,10例不同时机经免疫治疗的患者中,2例(20%)CR,5例(50%)PR,1例(10%)SD和2例(20%)PD。总体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达70%。(2)在安全性评价方面,2例发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1例G2级对症治疗缓解,1例G3级永久停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总体安全性可控,无免疫治疗相关死亡。结论晚期子宫内膜癌应用免疫一线或复发后线治疗均可促进肿瘤缓解并且延长PFS,同时免疫治疗安全可控。 吴迪 闫志风 李明霞 孟元光关键词:晚期子宫内膜癌 免疫治疗 新辅助治疗 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对子宫内膜癌患者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8 2022年 背景腹盆腔淋巴结转移是评估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ncer,EC)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EC患者行系统性淋巴结切除术(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是分期手术的重要部分,不仅可以明确分期、指导进一步治疗,还可以评估患者的预后。然而鉴于淋巴结清扫的手术风险及对术后生存质量的影响,淋巴结清扫范围仍有争议。目的评价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与单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EC患者生存结局的影响。方法此文符合PRISMA指南中针对干预研究的Meta分析要求。检索数据库为PubMed、EMBASE、MEDLINE、CNKI、维普、万方。检索词包括盆腔(pelvic)、腹主动脉旁(para-aortic)、淋巴结切除(lymphadenectomy)、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预后(prognosis)。检索时间截至2021年1月。纳入经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为EC的初治患者,实施规范手术(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实施或不实施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为实施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EC患者,对照组为单纯实施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EC患者。研究主要结局是3年复发率和总生存率,次要指标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量、术后并发症。应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分析比较行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观察组)与单纯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对照组)EC患者的术中情况和生存预后指标。结果纳入17项(4篇英文,13篇中文)研究,包括2409例EC患者。所有研究均为回顾性研究,没有符合纳入标准的RCT或队列研究。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分期、分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单纯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的EC患者相比,接受系统性盆腔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清扫术的EC患者3年生存率提高96%(OR:1.96,95%CI:1.44~2.67),3年复发率降低65%(OR:0.35,95%CI:0.26~0.48),但手术时间相对延长(P<0.01),而术中出血量(P=0.09)、 吴迪 吴迪 闫志风 高琳琳 孟元光关键词:腹主动脉旁 淋巴结清扫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回顾单中心大样本临床数据,描述分析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行机器人手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指标,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科收治的行微创手术治疗的221例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应用SPSS24.0软件比较机器人手术及传统腹腔镜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手术时间(机器人手术包含装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手术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纳入老年(≥60岁)患者221例,其中高龄(≥70岁)患者37例(16.74%)。相较传统腹腔镜手术,老年患者行机器人手术治疗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134.75±151.33)ml比(200.56±253.06)ml,P=0.024],增加淋巴结切除数目[(22.53±12.14)枚比(12.64±15.56)枚,P<0.001],延长手术时间[(203.51±66.95)min比(161.55±83.70)min,P<0.001)],并未增加术后排气时间[(1.93±0.81)d比(1.72±0.84)d,P=0.061)]和手术并发症(5.79%比9.00%,P=0.438)。结论机器人手术治疗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更少,淋巴结切除数目更多,手术时间更长,但并不增加手术并发症,不影响术后康复。对于老年妇科恶性肿瘤,机器人手术治疗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吴迪 吴迪 王铭洋 任润玲 高琳琳 闫志风 闫志风关键词:老年患者 妇科恶性肿瘤 达芬奇机器人 微创 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在超重肥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中的优势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回顾大量临床经验客观描述机器人手术在超重和肥胖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围手术期指标,兼顾疗效和卫生经济学价值评估,从而更好地指导复杂患者的临床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20年6月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科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7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应用统计软件SPSS24.0比较行不同手术方式的超重和肥胖患者的手术时间(机器人手术包含装机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住院时间、术后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和手术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716例妇科恶性肿瘤患者中超重621例,机器人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27.32±120.37)ml(P<0.001)、淋巴结切除数目(26.38±12.07)枚(P<0.001)、术后排气时间(1.98±0.60)d(P=0.001)、住院费用(68342.79±13041.57)元(P<0.001)、手术时间(199.63±56.97)min(P=0.350)、术后住院时间(11.12±4.25)d(P=0.270)。肥胖患者113例,机器人手术患者的术中出血量(119.55±89.83)ml(P<0.001)、淋巴结切除数目(26.91±11.12)枚(P=0.020)、术后排气时间(1.96±0.56)d(P=0.003)、住院费用(65329.79±15360.30)元(P=0.090),手术时间(206.64±66.62)min(P=0.690)、术后住院时间(10.54±4.57)d(P=0.430)。按病种分类,超重宫颈癌患者行机器人手术的术中出血量(130.95±118.06)ml(P<0.001),超重卵巢癌患者行机器人、腹腔镜、开腹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结论机器人手术治疗超重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明显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中转开腹率,增加淋巴结切除数目,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实现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而对于肥胖患者,应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同样具有上述优势,且不增加住院费用,保证安全性的同时具有潜在卫生经济价值。 吴迪 吴迪 闫志风 张妮娜 孟元光关键词:达芬奇机器人 超重 肥胖 妇科 恶性肿瘤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分子分型特征及其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23年 特殊病理类型子宫内膜癌(special type endometrial carcinoma,STEC)是一类病死率较高的妇科恶性肿瘤,相较常见的子宫内膜样腺癌,STEC进展快、复发率高,且具有显著组织异型性,传统病理分型无法满足临床需要。近年来提出的TCGA等分子分型对STEC的诊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分子分型在浆液性癌、透明细胞癌、癌肉瘤、去/未分化癌和高级别不明确子宫内膜癌五类STEC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包括分子分型在STEC诊断和鉴别、靶向药物研发、疗效预测及预后中的应用,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分子分型提供参考。 任润玲 闫志风 李明霞 王铭洋 王楠 吴迪 孟元光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分子分型 靶向治疗 错配修复基因 333例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病例系列分析 被引量:6 2021年 背景子宫内膜癌是最常见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与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症等内分泌代谢紊乱紧密相关。尽管大量文献报道达芬奇机器人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生存预后优于传统手术的特点,但目前缺乏大样本量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患者的围术期结果和长期生存预后分析。目的分析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子宫内膜癌患者的围术期结果、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探讨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治疗子宫内膜癌的特点和应用优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妇科2012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333例采用机器人手术初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年龄、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绝经年龄、婚育情况、代谢合并症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切除数目、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肿瘤病理特征及生存预后数据。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03±9.05)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6.04±4.00) kg/m2,肥胖患者(BMI>28 kg/m2)占27.63%;未生育患者占9%;绝经后患者占63%;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占43.84%。机器人手术平均手术时间(184.91±49.78)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35.29±62.68) mL,平均淋巴结清扫数量(28.00±11.47)枚。手术并发症38例(11.41%),包括淋巴漏23例、感染7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肠梗阻2例、腹腔内出血1例、输尿管阴道瘘1例,经积极治疗均治愈。平均术后排气时间(1.90±0.63)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9.59±4.04) d。Ⅰ型子宫内膜癌占92.19%,Ⅱ型子宫内膜癌占7.81%;高分化内膜癌占41.19%,中低分化占58.81%;子宫内膜癌Ⅰ期患者占78.08%,Ⅱ期占10.51%,Ⅲ期占10.81%,Ⅳ期占0.60%;肥胖(BMI>28 kg/m2)和年龄(年龄>53岁)对子宫内膜癌患者接受达芬奇机器人系统治疗的围术期影响差异无统计学 吴迪 吴迪 王楠 王楠 任润玲 孟元光 孟元光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达芬奇机器人 围术期 淋巴结清扫 基于分子标志的子宫内膜癌免疫治疗模式临床研究进展 2023年 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逐年上升,癌症负担持续加重。早期高危、局部晚期和转移的子宫内膜癌传统治疗获益有限。随着检测技术和治疗模式的多元化发展,肿瘤免疫治疗作为精准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多瘤种临床实证后逐渐获得妇科肿瘤领域的重视和发掘。本文结合分子病理学技术的发展,系统回顾肿瘤免疫治疗的里程碑式进展。同时,详述免疫单药和多种新型免疫联合治疗方案患者的生存获益数据,对子宫内膜癌的免疫治疗临床应用情况和前景做一归纳。有助于妇科肿瘤医师更好了解免疫治疗的优势和局限性,谨慎选择联合用药时间、次序、种类和剂量,关注临床疗效拐点,开发兼具临床获益和规避风险的优化策略。 吴迪 吴迪 闫志风关键词:子宫内膜癌 免疫治疗 干扰素对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001年 李凯 黄建英 吴迪关键词:肿瘤 干扰素 药物治疗 免疫治疗 细胞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