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富
- 作品数:7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内科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分析内科住院老年患者静脉血栓栓塞(VTE)危险因素及护理预防对策。方法通过回顾性的对2013年5月到2015年1月我院入院治疗35例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分析其VTE危险因素及制定相应护理预防对策。结果合并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肺部疾病、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病及日常生活运动能力评分较差(占总例数的85.71%),其VTE的发病率较高,且引起深VTE的发生部位,左侧(深静脉血栓中占68.57%)比右侧多发。结论合并多种慢性疾病及日常生活运动能力差是内科住院老年患者发生VTE的危险因素,尽早的对老年患者采用有效的护理措施,对预防其出现VTE的发生、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及促进疾病的恢复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 舒丽娟舒红周富何英
- 关键词:静脉血栓栓塞护理
- 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康复期中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7年
-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路径在脑卒中并发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患者康复期中的护理效果。方法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0月医院收治脑卒中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70例,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健康教育掌握率为94.29%,对照组为80.00%(P<0.05);2组护理前PT、a PTT及Fbg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PT、a PT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bg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并发急性下肢DVT患者康复期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健康教育路径护理可改善其高凝状态。
- 舒丽娟周富吴春兰
- 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脑卒中深静脉血栓形成
- 昏迷患者的促醒
- 目的:观察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以高压氧、直流电刺激为主对脑卒中、脑外伤及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昏迷状态的促醒作用。方法:于2004-02/2006-01,选择成都医学院附一院康复医学科脑卒中、脑外伤及一氧化碳中毒持续意识丧失的...
- 李飞张弘周富
- 文献传递
- 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96例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2
- 2021年
-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OA)96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8例,两组患者均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片和基础治疗,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加予温针灸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膝关节疼痛症状、膝关节功能评分及膝关节肿胀程度,观察两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清骨代谢指标和软骨修复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9.58%VS 72.92%,P<0.05);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腰背冷痛、肢体乏力、关节僵硬、关节冷痛及活动受限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膝关节视觉模拟评分(VAS)、西安大略麦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分及膝关节肿胀评分较治疗前显著减少(P<0.05),两组患者的血清骨保护素(OPG)、骨钙素(BGP)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5),两组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提高(P<0.05),以上指标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温针灸结合推拿手法治疗KOA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疼痛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并减轻膝关节肿胀程度,且可有效提高骨代谢指标和软骨修复因子,以恢复局部关节内稳态,促进软骨形成。
- 杜沂岚朱海燕周富唐敏张瑞芳
- 关键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温针灸推拿手法骨代谢指标
- 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研究被引量:12
- 2020年
- 目的:探究虚拟情景互动训练对老年人跌倒风险的干预效果。方法:4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训练组,各20例。对照组受试者仅进行预防跌倒的健康教育干预,训练组受试者在健康教育的同时进行虚拟情景互动训练3个月。训练前后2组受试者均进行动态步态指数(DGI)、记时起立行走测试(TUGT)和修订版跌倒功效量表(MFES)评价,并检测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结果:训练3个月后,训练组DGI和MFES评分均较训练前显著提高(P<0.01),并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均P<0.05);训练组TUGT和总分较训练前均显著降低(均P<0.05),并且均明显低于照组水平(均P<0.05);训练组血清BDNF水平较训练前及对照组均显著升高(均P<0.01)。结论:虚拟情景互动训练能够改善老年人认知老化,提高步态稳定性和身体运动功能,促进大脑BDNF分泌,对降低老年人跌倒风险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
- 孟九菊徐小丹张华裴向前刘糠周富江园
- 关键词:老年人跌倒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 核心肌群训练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康复的影响被引量:53
- 2017年
- [目的]探讨核心肌群训练(CMT)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病人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腰椎牵引、推拿和中频治疗,观察组在其基础上给予核心肌群训练和疼痛护理干预。两组疗程均为3周。分别于治疗前后记录两组病人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疼痛缓解时间和康复时间,评定两组病人临床疗效。[结果]两组3周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3周后JOA评分、VAS评分、ODI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疼痛缓解时间、康复时间(5.21 d±0.95 d、13.10 d±2.05 d)均低于对照组(7.04 d±2.06 d、17.34 d±3.82 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临床总有效率(100.0%)高于对照组(93.3%)。[结论]核心肌群训练配合疼痛护理干预对中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康复具有促进作用,可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
- 李林周富张弘江园
-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疼痛护理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