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文扬

作品数:30 被引量:280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化学工程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3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0篇生物学
  • 10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3篇鼢鼠
  • 12篇高原鼢鼠
  • 6篇鼠兔
  • 6篇高原鼠兔
  • 5篇捕食
  • 4篇种群
  • 3篇捕食风险
  • 2篇月光
  • 2篇生态学
  • 2篇生态学研究
  • 2篇鼠害
  • 2篇饲养
  • 2篇栖息
  • 2篇栖息地
  • 2篇取食
  • 2篇取食行为
  • 2篇种群动态
  • 2篇活动节律
  • 2篇光照
  • 2篇繁殖

机构

  • 30篇中国科学院
  • 11篇浙江师范大学
  • 5篇扬州大学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作者

  • 30篇周文扬
  • 22篇樊乃昌
  • 19篇魏万红
  • 8篇杨生妹
  • 6篇王权业
  • 5篇张堰铭
  • 5篇殷宝法
  • 5篇景增春
  • 3篇张道川
  • 3篇曹伊凡
  • 3篇边疆晖
  • 1篇姜永进
  • 1篇蒋志刚
  • 1篇宗浩
  • 1篇朱申武
  • 1篇窦丰满

传媒

  • 17篇兽类学报
  • 3篇中国媒介生物...
  • 2篇生态学报
  • 2篇Curren...
  • 2篇Zoolog...
  • 1篇青海环境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草地学报

年份

  • 1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2
  • 2篇2000
  • 4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3
  • 2篇1991
  • 3篇1990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繁殖期高原鼠兔的攻击行为被引量:13
2000年
通过室内配对实验对高原鼠兔 (Ochotonacurzoniae)繁殖期的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动物的攻击水平基本相同 ,同性个体间的攻击性明显高于异性个体间。雌雄动物具有不同的攻击模式 ,雌性个体遇到陌生个体首先以攻击中的进攻和追逐为主 ,然后通过相互接触确定个体的性别 ,若为同性个体 ,以防御为主 ,若为异性个体 ,则有防御和亲昵两种选择 ;雄性动物遇到陌生个体同样首先以攻击为主 ,相互接触后 ,若为异性个体 ,表现出高的亲昵行为 ,若为同性个体 ,仍然以攻击为主 ,其攻击行为方式中的进攻、追逐和进攻姿态一直维持在高的水平。这表明高原鼠兔在配偶选择中雌雄个体均具有主动性 ,攻击行为是自然种群内存在多种婚配制度的主要原因之一。雌雄攻击模式的不同使种群内一夫多妻制占有较多的比例 ,而一妻多夫制所占比例相对较低。
魏万红樊乃昌周文扬杨生妹曹伊凡
关键词:高原鼠兔婚配制度
高原鼢鼠种群生态学研究被引量:4
1993年
应用标志流放法对高原鼢鼠种群进行的三年研究表明,其种群数量年内呈增长趋势,年间呈非周期性波动;不同季节雌、雄行为特点差异较大;迁移扩散多数发生在每年10月以后;交配期主要是雄体挖掘寻找配偶;雄体迁入、迁出比率较大。
张堰铭周文扬樊乃昌张道川
关键词:高原鼢鼠种群动态鼠科生态学
实施不育后高原鼠兔攻击行为及激素水平变化的研究被引量:10
1999年
在高原鼠兔的繁殖盛期选定怀孕雌鼠和发情雄鼠各20只,采用所选雌性不育剂和雄性不育剂的半不育剂量分别对10只雌鼠和10只雄鼠进行处理,通过室内雌雌、雌雄、雄雄配对实验对20只处理个体和20只对照个体的攻击行为进行了研究,同时对其生殖激素的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不育处理后,雌雄动物的活动性降低,亲昵行为持续的时间增加,攻击行为及防御行为持续的时间和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个体;(2)在各组内,雌雄动物均具有相同的攻击水平;同性动物之间的攻击性明显比异性动物之间高;(3)当动物相遇后,首先表现出高的攻击性和防御性,而相互熟悉后,对照组内个体的攻击性和防御性又有增加,而处理组内个体以亲昵为主;(4)在攻击行为中,对照组个体以进攻为主,首次相遇以进攻和追逐成分最多,而后转变为进攻姿态;处理组个体以进攻或进攻姿态为主,首次相遇则同时表现出高的进攻、进攻姿态和追逐,尔后三种成分均有降低;(5)处理组内雌雄动物体重下降,但卵巢重和睾丸重与对照组个体比较没有差异,雄性处理个体睾丸组织中睾酮含量明显下降,而血液中睾酮、雌二醇及孕酮含量与对照个体基本相同;雌性处理个体血液中睾酮、雌二醇及孕酮含量均低于对照个体。以上结果表?
魏万红樊乃昌周文扬杨生妹景增春曹伊凡
关键词:高原鼠兔激素
月光及光照对艾虎活动的影响被引量:11
2002年
采用野外研究与室内研究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月光周期和光照对夜行性动物艾虎活动的影响。野外无线电遥测结果表明 ,艾虎的日活动时间不受月光周期的影响 ,雌雄艾虎在不同的季节及繁殖期和非繁殖期都有相对稳定的活动时间 ,其开始活动和结束活动的时间与月光周期和日出、日落都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室内模拟研究结果也表明 ,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 ,艾虎增加了白天的活动时间 ,但仍然以夜间活动为主 ,光照强弱对艾虎的活动格局和活动时间没有明显的影响。以上结果表明昼夜变换使艾虎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生物钟节律 ,艾虎在取食过程中可能利用洞道等隐蔽场所降低明亮月光期的高捕食风险。
魏万红周文扬樊乃昌
关键词:月光光照
人工饲养高原鼢鼠生长和发育的观察被引量:9
1993年
1988年3月至1989年9月,笔者对高原鼢鼠(Myospalax baileyi)幼体的生长和发育进行了观察,结果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高原鼢鼠捕自中国科学院海北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定位站地区,将捕获孕鼠34只于该站人工饲养房内笼养(50×30×30厘米)。共产仔99只,先后观察10窝29只。从幼体出生日起,每5 日测定其体重、体长、尾长、前足长和后足长,并记录其形态变化和行为发育,共测100天。
张道川周文扬张堰铭
关键词:高原鼢鼠发育饲养
地表覆盖物对高原鼠兔栖息地利用的影响被引量:48
1999年
对地表覆盖物对高原鼠兔栖息地利用的作用进行了研究,地表覆盖物增加后,高原鼠兔能依据其程度及毗邻生境状况,或减少地面活动增加对洞道系统的利用;或转移到较安全区域;同时摄食行为也发生变化,显著增加用于防御的时间,且取食区域几乎集中于洞口附近。研究表明,高原鼠兔视地表覆盖物为一种捕食风险源,并对此具有一定的评估能力,其行为反应实质上是通过对食物获取与风险大小的权衡而做出的一种行为决策。间接捕食风险是高原鼠兔在选择和利用栖息地时所必须考虑的权衡因子,也是一个重要的摄食代价。
边疆晖景增春樊乃昌周文扬
关键词:覆盖物高原鼠兔栖息地利用
害鼠防治生态学研究——高原鼢鼠危害下的植物群落的主分量分析及演替规律
1991年
本文采用主分量分析研究高原鼢鼠危害下的植物群落的演替及分类.结果表明:鼢鼠危害的程度严重影响着植物群落的组成,随着鼠密度的增高,植物群落沿矮嵩草+针茅+垂穗披硷草+美丽风毛菊群落→艾菊+垂穗披硷草+蒲公英+矮蒿草群落→鹅绒委陵菜群落(鹅绒委陵菜+早熟禾阶段→鹅绒委陵菜+萼果香薷阶段)的方向演替.
宗浩樊乃昌周文扬陆国泉
关键词:高原鼢鼠主分量分析植物群落演替
赤狐的活动节律与产仔洞穴的选择被引量:23
1995年
本文对赤狐(Vulpesvulpes)的产仔洞穴、活动节律和巢区大小进行了研究。赤狐产仔洞穴全部为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umalayana)的居住洞,一般洞口数较多(平均4.8个),分布于高寒灌丛(71%),距干扰因素较远(大于1.5km),常位于坡中部(71%).影响其选择的主要因素是隐蔽性和安全性。赤狐的产仔洞穴相对稳定,平均利用时间为3.3年,利用时间的长短与环境条件的稳定性有关。赤狐通常在夜间活动,主要是觅食,而白天有时成体携幼体在洞穴附近进行短时间的非觅食活动,活动的高峰期为1800一0800时。雌雄成体共同哺育幼体,活动范围相同而多单独活动。成体赤狐的巢区面积平均为7.9km ̄2。
周文扬魏万红
关键词:赤狐活动节律
高原鼢鼠的侵占行为及防治的新途径被引量:13
1990年
高原鼢鼠侵占行为的发现给研究者以有益的启示,即在自然界,当一洞系内的鼢鼠自然死亡、被天敌掠食或被诱杀后,栖息地上空出的领域会在短期内被相邻或迁入者所占用。利用这一特点,可采取模拟洞道灭鼠。1986—1987年期间,研究者与青海省机械研究所的合作者共同研制了模拟鼠洞道投饵机,并进行了成功的现场灭鼠试验,从而展现出良好的在大面积草场上防治鼢鼠危害的新途径。
樊乃昌景增春周文扬
关键词:高原鼢鼠侵占行为
艾虎对猎物和捕食者气味的反应被引量:4
2006年
在室内条件下通过双通道选择实验确定艾虎(Mustelaeversmanni)在通过不同气味源的场所中的取食量以及利用时间和利用频次,由此分析捕食者气味和猎物气味对艾虎取食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无任何气味源存在时,艾虎在对照气味和对照气味组这两个场所中的取食量、活动时间和活动频次基本一致。在猎物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气味和对照气味组及高原鼢鼠(Myospalaxbaileyi)气味和对照气味组的两组实验中,艾虎在通过猎物气味的场所中的取食量、活动时间和活动频次与对照气味场所中比较也无明显的差异,但是在天敌动物赤狐(Vulpesvulpes)气味存在的条件下,艾虎明显减少在通过赤狐气味的场所中的取食量、活动时间和活动频次。同时,当间接捕食风险天敌动物赤狐气味存在时,艾虎明显增加了总的取食量,减少了在巢箱中居住的时间,而将更多的时间停留在无风险的场所中,这说明艾虎能够利用天敌动物赤狐的气味,采用增加取食量和减少高风险区域活动时间的策略来降低被捕食风险。
杨生妹魏万红殷宝法樊乃昌周文扬
关键词:气味捕食者猎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