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珊珊
- 作品数:14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北省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河北省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兰州市城镇5家医院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
-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镇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点及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兰州市5家医院体检人群共4505例作为研究对象,制定统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包括...
- 周珊珊
-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流行病学
- 文献传递
- 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脑内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被引量:4
- 2020年
- 目的:探讨银杏酮酯对抑郁大鼠前额叶与海马区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1/2)及其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方法:将50只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配合分养方法建立抑郁大鼠模型,采用荧光实时PCR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和磷酸化p-ERK1/2 mRNA表达水平,采用蛋白印迹法检测大鼠前额叶、海马ERK1/2蛋白和磷酸化p-ERK1/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给药前比较,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旷场试验得分显著提高(P<0.05),模型组旷场试验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模型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银杏酮酯低、中、高剂量组前额叶与海马p-ERK1/2 mRNA与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5),各组ERK1/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差异无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银杏酮酯可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其机制可能与上调前额叶与海马ERK1/2磷酸化水平有关。
- 李宁周珊珊胡蕊高媛媛王潮敏王育梅
- 关键词:银杏酮酯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磷酸化抑郁
- 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家系心脑血管终点事件观察
- 2014年
- 目的探讨高三酰甘油血症对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影响及意义。方法利用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2个家系10年资料,观察家系成员心脑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家系1中Ⅲ1在研究当年因出血性脑卒中去世;Ⅲ3在研究第3年因出血性脑卒中去世;其余成员均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家系2所有成员10年随访无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发生。结论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家系中单纯三酰甘油升高不会发生心脑血管终点事件;当有高血压危险因素存在时,高三酰甘油血症患者的脑血管终点事件增加。
- 刘维娟何津春何津祥周珊珊朱槿宏杨永建
- 关键词:家系随访
- 总胆固醇水平对首发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探究正常血清总胆固醇(TC)范围内总胆固醇水平对首发青年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28例抑郁症患者分为研究组(3.1
- 周珊珊李宁刘维娟何津春张永霞
- 关键词:抑郁症胆固醇神经心理学测验
- 兰州市城镇多体检中心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了解兰州市城镇体检人群血脂异常流行病学特点及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兰州市5家医院体检人群共4505例,进行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该人群血脂异常的总患病率为45.79%,以高三酰甘油(TG)为主;血清总胆固醇(TC)、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总体水平分别为(5.27±1.08)、(1.74±1.38)、(1.41±0.43)、(2.83±0.82)mmol/L;男性血脂异常率为53.49%,女性为34.93%,男性以35~〈45岁检出率最高,女性以55~〈65岁检出率最高;两性低龄组的HDL-C均呈现较低水平;心血管危险因素在血脂异常患者中有聚集现象。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701)、超重肥胖(OR=5.560)、腹部肥胖(OR=2.398)、吸烟(OR=0.545)、喜食油腻(OR=5.313)、睡眠质量差(OR=2.005)、舒张压(OR=3.061)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结论兰州市城镇体检人群血脂异常问题严峻,应采取控制体质量、合理膳食、改善睡眠、控制血压等关键性措施。
- 周珊珊张永霞陈玉霞袁帆王志剑武美丽何津祥何津春
- 关键词:血脂异常患病率流行病学
- 兰州市健康人群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生物参考区间的建立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对甘肃省兰州市健康人群的血清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dLDL-C)水平进行调查,根据sdLDL-C在兰州市人群的分布情况,建立实验室参考区间。方法选择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1月1日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体检中心体检项目全部合格且实验室检查均无异常的562例健康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利用贝克曼AU5831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sdLDL-C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清中sdLDL-C水平为(0.58±0.01)mmol/L,其中男性sdLDL-C水平[(0.61±0.12)mmol/L]高于女性[(0.56±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步获得兰州市健康人群的sdLDL-C生物参考区间,该参考区间的建立可为兰州市的临床检验实验室提供参考依据。
- 吴燕何津春朱槿宏周珊珊杨波武凤仪
- 关键词:生物参考区间
- Apo B和Apo AⅠ/Apo B比值在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鉴别诊断中的作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分析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家系与家族性混合型高脂血症(FCHL)家系成员之间血脂水平及肾功能指标的差异,探寻用于FH和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方法收集符合诊断标准的FH家系6个(共47人),FCHL家系23个(共94人),正常对照组家系10个(共57人),在FH家系和FCHL家系内又分为血脂升高的受累组和血脂正常的未受累组,比较各组之间的血脂水平和肾功能指标(包括CO2CP、BUN、Cr、BUN/Cr、UA)。结果 FH家系受累组TC、HDL-C、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BUN和Cr水平也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TAG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CHL家系受累组TC、TAG、LDL-C及Apo B水平均明显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HDL-C水平高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Apo AⅠ/Apo B比值明显低于未受累组和对照组,LP(a)和BUN水平也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个家系受累组间相比,FH家系LDL-C和Apo B水平明显高于FCHL家系,TC水平和Apo AⅠ/Apo B比值也高于FCHL家系,而TAG水平明显低于FCHL家系。结论除常用的TC、TAG和LDL-C之外,Apo B和Apo AⅠ/Apo B有望成为FH与FCHL鉴别诊断的指标。
- 颜丽付晓艳周珊珊刘维娟何津祥何津春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载脂蛋白B
- 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被引量:2
- 2014年
- 家族性高三酰甘油血症(FHTG)为原发性疾病,表现为单纯性三酰甘油升高。最早诊断标准为先证者三酰甘油升高;家系至少两个一级亲属患病;排除继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随着研究的深入,其诊断标准也在不断增加,最新的诊断标准中加入总载脂蛋白B水平。FHTG的确诊还需与其他原发及继发性高三酰甘油血症相鉴别。该文就FHTG的临床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进行综述。
- 刘维娟周珊珊何津春严祥
- 河北地区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人偏肺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河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人偏肺病毒(human metapneumovirus,hMPV)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河北地区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1月—2021年12月因急性呼吸道感染在河北省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41499例患儿,分析不同性别、年龄、季节患儿的发病情况,并对hMPV阳性检出率、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检出情况以及临床诊断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21年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hMPV的总阳性检出率为5.94%(2464/41499),3~4岁年龄组患儿的hMPV阳性检出率(7.66%,520/6789)最高,≥5岁年龄组患儿阳性检出率(2.89%,180/6225)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男性患儿和女性患儿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7%(1496/25056)和5.94%(968/1644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17—2021年hMPV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10%(408/7998)、9.64%(915/9491)、4.27%(426/9969)、5.91%(368/6226)和4.44%(347/7815),2018年hMPV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年份(P<0.001)。hMPV常年散发,具有明显的季节性,春、冬两季阳性检出率最高。hMPV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混合检出率为42.74%(1053/2464),其中与鼻病毒混合检出最为常见,混合检出率为48.24%(508/1053)。hPMV阳性患儿的临床诊断以支气管肺炎多见。结论hMPV是河北地区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重要病原体之一,5岁以下儿童多见,全年均可发生,流行高峰在冬、春两季,常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混合检出,与其他病原体混合检出有加重患儿临床症状的风险。
- 杜鸿飞赵梦川张晓双周珊珊黄晶刘新光
- 关键词:人偏肺病毒急性呼吸道感染流行病学特征
- 单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样表型两家系报道
- 2015年
- 目的报道2个单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及系谱分析,加深对单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认识。方法分析2个单基因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生化结果及临床资料。结果 2个家系共22位健在者,其中患者17例。纯合子患者发病较早,有典型的黄色瘤,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明显升高,三酰甘油均正常;早期均有心肌缺血的心电图改变。结论该病患者发病早且危害大,对患者应早期采取降脂治疗的干预。
- 何津春周珊珊李燕平姚立琼苏娜陈保锦李琳何津祥
- 关键词: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家系表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