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蜜
- 作品数:75 被引量:39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方电网公司科技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理学更多>>
- 不同运行年限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裙材料性能研究
- 研究复合绝缘子硅橡胶伞裙材料的性能,选取东北地区挂网运行的不同年限的220 kV和66 kV 复合绝缘子共8 支,分别进行了憎水性/憎水丧失/憎水恢复/憎水迁移、材料拉伸、撕裂强度和硬度测试,利用电子显微镜、傅里叶红外光...
- 刘洋王建国周蜜方春华周文俊
- 关键词:复合绝缘子憎水性硅橡胶
- 基于高速摄像观测的风电场雷击风机发展过程和特性分析被引量:13
- 2021年
- 该文主要分析张北风电场风机自然雷击过程的高速摄像光学资料,该雷击风机事件共发生了七次回击过程,有两个主要的闪电通道。前三次回击和后四次回击分别在不同的闪电通道进行。在回击之间出现了多次的企图先导,回击前的先导都是无分支的直窜型的先导。七次回击前的先导都在2ms内发展到回击,先导的平均二维发展速度都在10^(6)m/s数量级及以上,其中第五次回击前先导的平均发展速度最快,大于1.1×10^(7)m/s,第六次回击前的先导发展速度最小为2.62×10^(6)m/s。七次回击中第四次回击的相对发光总量最大,第三次相对发光总量最小。各次回击的相对发光总量和回击前的截止时间随回击次序的变化呈明显的线性正相关,各次回击的相对发光总量和回击前的先导平均发展速度呈相反的发展趋势。
- 蔡力柯逸丰李进周蜜王建国
- 关键词:风机
- 模拟雷电流多分量组合脉冲与通道光强度关系
- 2023年
- 搭建了集中参数链式网络电路,输出3组模拟雷电流多分量组合脉冲波形,含3个模拟回击脉冲和15个模拟M分量脉冲及跟随的连续电流。采用红光敏感型(探测波长范围200~1000 nm,峰值响应600 nm)和近红外敏感型(探测波长范围400~1000 nm,峰值响应800 nm)两种光电探测器,对放电间隙辐射光强进行探测,同步测量了通道电流。分析了电弧通道内电流与光强脉冲波形特征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光强峰值与电流峰值以及光强10%~90%上升时间和电流10%~90%上升时间之间均存在线性关系。雷电流多分量组合脉冲转移电荷量与光强-时间积分也线性相关,为通过光学观测反演雷电流转移电荷量提供了依据。总体上,相对于红光敏感型光电探测器,近红外敏感型光电探测器输出的光强波形能更好地吻合模拟雷电流多分量组合脉冲波形变化趋势,从而有望更准确地对放电转移电荷量进行反演。
- 周蜜左芯睿王冬冬王冬冬蔡力蔡力
- 关键词:雷电流多分量光强电荷量
- 佛山地区变电站接地网腐蚀状况分析被引量:38
- 2008年
- 为了解佛山地区变电站接地网腐蚀情况以便指导接地网的运行维护,开挖取样了分布在佛山不同地区的21个变电站的钢材接地网,测量了变电站主地网、电缆沟内接地体及接地引下线的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数据,分析了不同运行年限接地网深度腐蚀率、最大腐蚀速度和孔蚀因素的分布范围及与运行年限的关系,分级了变电站接地网腐蚀状况。结果表明,变电站主接地网局部腐蚀比较严重,大部分为II级腐蚀;电缆沟接地体腐蚀主要为全面腐蚀,大部分处于III级。应加强对接地网的日常检查和防腐蚀,接地网设计和改造时应结合接地体全面腐蚀和局部腐蚀数据,选择和计算校核接地体截面和材料。
- 陆培钧黄松波豆朋王建国周蜜向念文
- 关键词:变电站接地引下线腐蚀率
- 雷电流分档计数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电流或电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雷电流分档计数器,包括采集电路、分档电路、计数电路,所述采集电路、分档电路、计数电路依次串联连接。本实用新型具备测量范围宽,能精确实现雷电流分档计数;抗干扰能力强,工作...
- 王建国周蜜薛健
- 文献传递
- 双接闪器叶片风电机组缩比模型雷击附着特性被引量:10
- 2018年
- 风电机组叶片的雷击损害近年来频繁发生,叶片双接闪器布置是常见的风电机组雷电保护方式。针对2MW、40m双接闪器叶片风电机组,采用1.2/50μs冲击电压波形、1:100缩比比例开展缩比模型雷击附着试验,设计针对风电机组的缩比模型附着性能试验方法,研究雷电先导位置、叶片旋转角度对附着位置及接闪概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度较高、风机正上方的雷电先导更容易附着在叶片叶尖接闪器上,高度较低、位于风机侧方的雷电先导可能附着在叶片中部接闪器、机舱和避雷针,甚至叶片绝缘部分。风机叶片旋转角度对风机各组件的雷击附着率存在一定影响,叶片垂直向上时接闪器保护效率最高,叶片水平时保护效率最低。试验结果对理解风机雷击附着特性及其损坏具有指导意义。
- 王宇王建国周蜜刘玉河蔡力薛健
- 关键词:风电机组接闪器叶片
- 考虑地形特征的风电场风机群雷电保护效应研究
- 2024年
- 我国部分风机建立在山地等地区,而山地风机的雷电屏蔽特性与平原地区存在差异。该文针对风机群雷电保护效应开展研究,首先建立考虑地形特征的全尺寸风机雷击模型,并利用上行先导起始及发展模型(SLIM)计算风机不同旋转角度及地形参数下的雷电吸引区域;然后,结合缩比风机雷击试验对风机旋转的影响进行分析,提出风机转速校正参数,并根据风机转速对SLIM进行校正。研究表明,风机旋转会带动电晕区空间电荷扩散中和,使得电晕区初始电荷量减小,抑制上行先导的稳定形成。风机转速、地形结构参数、雷击电流幅值与雷电吸引区域间具有定量变化特性,以此可以进行风机雷电吸引能力评价,对风电场风机群的雷电防护具有重要意义。
- 蔡力蔡力靳浩昊周蜜王建国
- 关键词:地形特征
- 考虑上行先导发展的相邻风机雷电屏蔽距离研究
- 2024年
- 风能是一种快速发展的清洁能源,但是雷电威胁风电场的安全稳定运行。区别于以往简化物理过程的模型,该文使用上行先导起始及发展模型(SLIM)对上行先导的起始以及发展全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3 MW风机闪击距离和雷电屏蔽距离的定量结果。同时区别于静止结构,该文还分析了不同旋转角度对风机闪击距离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考虑上行先导的情形下,闪击距离不仅与回击电流相关,也会随着叶片旋转角度的减小和下行先导偏移量的减小而减小。根据定义的相邻风机雷电屏蔽距离,基于闪击距离的计算结果分析不同旋转角度、大气湿度、大气压强下的雷电屏蔽效应。结果表明,旋转角度的增大会导致雷电屏蔽距离减小;同时大气湿度和压强的增大,都会增大雷电屏蔽距离,基于此可为风机防雷布置提供参考。
- 蔡力蔡力余鹏程周蜜余鹏程
- 关键词:雷电防护屏蔽效应
- 一种桁架式双脉冲雷电流发生器主回路拓扑电路
- 本发明涉及了一种桁架式双脉冲雷电流发生器主回路拓扑电路,它主要包括桁架式电容器拓扑结构布置,阵列式接地开关、直线电机驱动隔音放电间隙等组成,本拓扑电路采用特殊的电容器拓扑电路形式,能够运用同一组电容器分别产生8/20μs...
- 蔡力薛健周蜜王建国李显强樊亚东代盛熙
- 文献传递
- 闪电连接高度对地面电场波形的影响被引量:10
- 2021年
- 传统回击模型认为回击从地面始发往云层发展,最新针对闪电连接过程的观测事实表明,闪电的先导连接过程发生在地面以上高度,先导连接后闪电连接高度处会产生上行回击电流和下行回击电流,并沿通道分别向云层和地面发展。该文提出考虑闪电连接高度的回击发展模型,计及在连接高度处的回击电流双向传输模式,利用该模型计算分析距闪电通道不同距离(50km、5km、50m)的地面电场。结果发现,地面电场波形受回击电流波前陡度的影响,下行回击的存在可能导致电场强度波形在上升阶段出现尖锐的初始尖峰。用电场初始尖峰过冲百分比来描述电场尖峰过冲程度,进一步分析连接高度、回击电流波前陡度和下行回击速度对电场初始尖峰过冲程度的影响,发现随着闪电连接高度的增加,电场初始尖峰过冲增大,持续时间增加;回击电流波前陡度增大,电场初始尖峰过冲增大;下行回击速度增大,电场初始尖峰过冲增大,但持续时间缩短。10m内较低闪电连接高度下,波前陡度为20~60kA/μs的电流在下行回击速度大范围变化下,电场强度波形中无明显初始尖峰。相比传统回击发展模型,考虑闪电连接高度回击发展模型的地面电场计算结果与观测事实更吻合,揭示了闪电连接高度对地面电场初始尖峰形成的影响机制。
- 周蜜丁文汉王建国蔡力樊亚东
- 关键词:雷电流传输线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