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动脉栓塞
  • 2篇硬变
  • 2篇栓塞
  • 2篇门体分流
  • 2篇介入
  • 2篇急症
  • 2篇妇产科
  • 2篇妇产科大出血
  • 2篇肝内
  • 2篇肝内门体
  • 2篇肝内门体分流
  • 2篇肝硬变
  • 2篇肝硬化
  • 2篇MRI
  • 2篇产科
  • 2篇产科大出血
  • 2篇成像
  • 2篇出血
  • 2篇磁共振
  • 2篇磁共振成像

机构

  • 9篇广东省中山市...
  • 1篇中南大学

作者

  • 9篇李晓群
  • 9篇唐玉德
  • 3篇文自祥
  • 2篇吴泳钧
  • 2篇吴泳君
  • 2篇曾淑妍
  • 2篇李降雨
  • 2篇周若美
  • 1篇彭侠彪
  • 1篇全华斌
  • 1篇肖学红
  • 1篇彭仁罗
  • 1篇吴子刚
  • 1篇曾淑研
  • 1篇陈晓燕

传媒

  • 5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02
  • 2篇2001
  • 2篇2000
  • 2篇1998
  • 1篇199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磁共振尿路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附60例分析)被引量:18
1998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尿路成像的检查技术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FSE)、重T2WI技术以及口服利尿剂、钆喷酸葡胺稀释液、腹部加压等方法对55例病人和5例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尿路成像(MRurography,MRU)。结果检查60例,MRU+MRI阳性56例,MRU对尿路梗阻的显示,尤其对静脉尿路造影(IVU)不能显影者效果良好,与常规MRI结合在揭示病变和尿路梗阻之间的关系方面有独到之处。结论MRU能显示尿路梗阻部位、程度,与MRI结合能更清晰地诊断尿路梗阻的病因。MRU将成为诊断泌尿系疾病的一种新型无创性影像学手段。
李晓群唐玉德彭仁罗曾淑妍卢玉婵
关键词:泌尿道磁共振成像MRU
胸腺瘤的MRI诊断与评价(附24例报告)
2001年
目的 分析胸腺瘤的MRI表现并评价其价值。方法 24例胸腺瘤患者术前均行MRI检查,病理诊断恶性11例,良性13例。分析胸腺瘤的包膜、侵袭征象、形态、大小及信号。结果 良性组:30.7%有包膜,无侵袭征象,84.6%形态规则,肿块各径线的平均值为左右径46mm,前后径29mm,上下径60mm。恶性组:均无包膜,81.8%有侵袭征象及形态不规则,肿块各径线的平均值为左右径106mm,前后径60mm,上下径92mm。经统计处理以上各项P<0.05,有显著性差异。肿瘤的信号在良、恶性组中无明显差异。结论 MRI能够显示胸腺瘤的部位、形态、大小、包膜及侵袭征象,在鉴别良恶性、选择治疗方法及估计预后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唐玉德李晓群李降雨
关键词:胸腺瘤磁共振成像
TIPS治疗晚期肝硬化的探讨(附13例报告)
1998年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ransjugular Intrahepatic Portosystemic shunt,简称TIPS)是近几年来应用于临床治疗晚期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一项介入新技术,由于其方法新颖、创伤小,降低门脉压显著而达到有效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或顽固性腹水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关注。本文报道13例。
李晓群唐玉德周若美陈晓燕文自祥
关键词:肝硬变肝内门体分流晚期
急症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附15例分析)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评价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大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性双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栓塞术急症治疗15例妇产科大出血患者,其中产后大出血12例、子宫癌3例。产后大出血栓塞物为明胶海绵,肿瘤患者栓塞物为化疗药物加碘油混悬液、明胶海绵及不锈钢圈。结果15例妇产科大出血,14例一次性完全止血成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产科大出血患者均恢复规律性月经。结论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妇产科大出血具有止血迅速、确切、创伤小、保留子宫等优点,可作为首选治疗手段。
李晓群唐玉德吴泳钧文自祥
关键词:妇产科大出血治疗性栓塞产后出血子宫癌
急症介入动脉栓塞术治疗妇产科大出血(附15例分析)
运用介入放射学各种手段治疗人体重要脏器大出血已日趋广泛介入临床,它以其快捷、准确有效、保留器官、创伤小等诸多优点受到欢迎,笔者1992年4月~2001年3月对15例妇产科难治性大出血患者施行急症动脉栓塞术,获得了良好疗效...
李晓群唐玉德吴泳钧文自祥
文献传递
脊椎转移性肿瘤的MRI诊断
2000年
作者对29例脊椎转移性肿瘤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MRI表现,探讨不同序列对病变的敏感性及Gd-DTPA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 29例均经病理或临床证实,共87个脊椎受累,其中原发灶病理诊断肺癌10例、鼻咽癌5例、肝癌3例、乳腺癌2例,胰腺癌、胃癌、淋巴瘤、骨肉瘤各1例,原发瘤未明5例(ECT多处骨放射性浓聚,MRI多个脊椎异常信号)。男16例,女13例。
唐玉德李晓群李降雨
关键词:MRI
脊椎老年性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骨折的MRI评价(附41例分析)
目的:评价MRI对脊椎老年性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骨折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X线、临床证实的脊椎老年性骨质疏松进行回顾和前瞻性的分析.结果 根据椎体压缩程度和形态,分成楔形、凹陷形、扁平形3种,41例中,124个椎体变形...
李晓群唐玉德曾淑研吴泳君
文献传递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1997年
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接受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9例成功,1例失败。建立分流后门脉压从术前的(3.91±0.51)kPa降至(2.25±0.31)kPa(P<0.01);门脉主干的血流速度从术前(15.80±7.10)cm/s增至(46.73±5.98)cm/s。呕血、黑便得到控制,脾脏不同程度的缩小,腹水在术后3~5d内明显吸收。9例随访3个月~2年6个月,术后3个月内无1例再出血,1年内再出血2例,出现肝性脑病2例,分流道狭窄1例,阻塞1例。TIPSS创伤小、成功率高、适应症广。
周若美吴子刚彭侠彪全华斌李晓群唐玉德
关键词:门体分流术肝硬变门脉高血压
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的临床应用
2002年
目的探讨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1.0T非开放MR机对20例胸腹部占位性病变行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采用16-18GMRI兼容专用切割式穿刺针穿刺切割肿块。病人一般取侧卧位(病灶侧在上)或仰卧位,如无特殊原因尽量不取俯卧位;定位扫描和轴位扫描均用快速梯度回波序列,将3-4个含油质的小胶囊调节置于最佳穿刺点处,用光标测出从最佳胶囊附着点至肿块最佳进入点的直线距离和角度作为穿刺针的路径;MR证实针尖位于病灶内理想位置后进行切割取标本术。结果20例中肺癌11例(其中鳞癌5例、腺癌4例、末分化癌1例、未能分类1例),炎性假瘤2例,结核1例,肝细胞癌1例,小细胞肺癌肝转移瘤1例,十二指肠炎症1例,腰大肌肉瘤1例,未能定性2例;一次穿刺成功率85%(17/20),二次穿刺成功率15%(3/20);活检正确率90%;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结论MRI导引下经皮穿刺活检术具有安全、定位准确、穿刺成功率高、适应范围广、无辐射等优点,是一种新的有价值的介入技术。
李晓群唐玉德肖学红吴泳君曾淑妍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适应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