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选明 作品数:9 被引量:33 H指数:4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细胞化学观察 被引量:1 1993年 利用细胞化学方法,观察了小麦耐盐突变体。发现在盐胁迫下,耐盐突变体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层变得较为致密;而亲本细胞表面糖蛋白层出现细胞壁外缘脱落。表明糖蛋白层与耐盐性有密切关系。 陈文华 郑企成 唐选明 朱耀兰 付仓生 郝宏京关键词:小麦 突变体 细胞化学 耐盐性 小麦耐盐突变体的盐胁迫蛋白研究 被引量:8 1994年 应用花药培养与诱变结合的方法,从京花1号小麦中筛选获得3个可遗传的耐盐突变体。在NaCl胁迫下,突变体的SDS—PAGE电泳图谱显示,其盐胁迫蛋白的诱导产生与亲本有明显不同。突变之间也存在差别。除被诱导产生的52kD蛋白在强度上的差别外,12kD、15kD、26kD、36kD、37kD蛋白的合成也有不同的变化。 郑企成 朱耀兰 陈文华 唐选明关键词:小麦 耐盐突变体 小麦耐盐变异体离体筛选初报 被引量:3 1990年 4个冬小麦品种的幼穗外植体培养在含2mg/L2,4-D,并附加不同浓度 NaCl 的MS 培养基中,确定耐盐筛选浓度。用0.4%NaCl 浓度培养基诱导农大139幼穗愈伤组织,同样条件下继代1年后以0.4%NaCl 为一梯度,逐级升高选择浓度至2%。转再生后获得21株植株,其中18株得到了种子。当代植株中观察到株高矮化,抽穗期推迟,结实率下降,籽粒干瘪和穗型变化等。上述性状除株高和传型外,均不遗传。部分后代表现出一定的田间耐盐性。 郑企成 朱耀兰 陈文华 唐选明关键词:小麦 耐盐性 离体 应用花药培养途径筛选小麦耐盐变异体 被引量:7 1993年 “京花1号”小麦的花药培养在含不同 NaCl浓度,附加 2mg/L 2,4-D和0.5mg/L KT的N_6培养基上,确定筛选浓度。0.3%、0.4%和0.5% NaCl逆境下,接种经γ射线辐照的和未辐照的“京花1号”小麦花药,诱导愈伤组织,并在同样NaCl逆境下分化,获得6株花粉植株。其中经γ辐照,0.5%NaCl下获得的1株,得到1粒种子。经无盐条件下繁殖后,γH_3(照射第3代)种植在中等盐渍地,在0.29%含盐量土壤中生长正常。γH_4代按单株作进一步盐渍地、盐池和水培鉴定,有3个株行其耐盐力明显高于亲本“京花1号”。 郑企成 陈文华 朱耀兰 唐选明 傅秀云 戚好智 张桂欣关键词:小麦 花药培养 耐盐变异体 小黑麦原生质体的植株再生 被引量:2 1991年 用继代6年的八倍体小黑麦单倍性胚性愈伤组织,建立悬浮系。取悬浮细胞分离原生质体,培养在附加2,4-D 2mg/L、KT 0.2mg/L、NAA 0.1mg/L、琼脂糖0.5%的 MS 培养基中。培养5天后见到第一次分裂,3周后发育成肉眼可见的小愈伤组织。此时添加降低糖浓度的新鲜培养基。再生愈伤转移到附加2,4-D 1mg/L 的 MS 固体培养基上后生长迅速。在无任何激素的 MS 培养基上分化,得到再生绿苗。 唐选明 郑企成关键词:黑麦 原生质体 植株再生 培育耐盐冬小麦细胞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 郑企成 陈文华 唐选明 朱耀兰 傅秀云 戚好智 李建胜 张桂欣 该成果将细胞工程技术与常规技术紧密结合,建立了一套较完善的培养耐盐小麦的技术体系。 其主要内容包括: 1.以品种或品系为材料,采用花药培养系统进行单倍体单细胞水平的离体筛选,筛选出抗性花粉植株。 2.在离体筛选基础...关键词:关键词:细胞工程 耐盐冬小麦 耐盐冬小麦的细胞工程技术体系的建立 郑企成 陈文华 唐选明 米耀兰 傅秀云 戚好智 李建胜 张桂欣 小麦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培育耐盐小麦对提高盐渍地区小麦生产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项研究成果建立的培育耐盐冬小麦细胞工程技术体系,适用于耐盐育种,可作为培育耐盐小麦的一项新的技术和方法。该技术体系主要是应用细胞工程的花药培...关键词:关键词:冬小麦 耐盐性 抗性育种 细胞工程 辐照小麦幼穗外植体诱变效果初报 被引量:7 1991年 1kradγ射线辐照小麦幼穗外植体,对愈伤组织诱导无明显影响,植株再生率下降。愈伤组织前期巨型细胞增多,鲜增重加快。继代培养2代后,这种现象消失。再生植株的育性、抽穗期、株高、穗芒形、籽粒性状和腊性等发生变异。这些变异大部分可遗传,其中多数后代分离,部分性状纯一传代。附加γ射线处理提高了突变频率,并从中得到了有利用价值的白粒突变体。 郑企成 朱耀兰 陈文华 唐选明关键词:小麦 幼穗 诱变 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籽粒胚乳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6 1991年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测定表明,小麦体细胞无性系籽粒胚乳醇溶蛋白发生了变异,这种变异在SC_1代就能表达。测定的两个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农大139的变异频率明显高于衣大142;同一基因型不同株系间也有差别。SC_1代的变异有的直至SC_3代仍发生分离,但绝大部分变异能稳定地遗传到后代。 郑企成 朱耀兰 陈文华 唐选明关键词:小麦 体细胞 无性系 籽粒 胚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