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显森

作品数:30 被引量:77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司法
  • 9篇法律
  • 7篇刑事
  • 3篇疑罪
  • 3篇疑罪从无
  • 3篇能动司法
  • 3篇权力
  • 3篇检察
  • 3篇和解
  • 3篇法官
  • 3篇法官能动性
  • 3篇财产
  • 2篇刑事和解
  • 2篇异化
  • 2篇异化现象
  • 2篇诊所教育
  • 2篇涉黑
  • 2篇诉讼
  • 2篇能动
  • 2篇权利

机构

  • 23篇河南大学
  • 4篇中南财经政法...
  • 3篇平顶山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作者

  • 30篇姚显森
  • 1篇王森
  • 1篇杨雁楷
  • 1篇孙桂华

传媒

  • 3篇政法论丛
  • 3篇河南司法警官...
  • 2篇长白学刊
  • 2篇法制与经济
  • 2篇现代法学
  • 1篇中国刑事法杂...
  • 1篇决策探索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软科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法学论坛
  • 1篇湖北广播电视...
  • 1篇华南理工大学...
  • 1篇法商研究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人大法律评论
  • 1篇西部法学评论
  • 1篇法律方法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 1篇大学教育

年份

  • 4篇2024
  • 2篇2023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 6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7
  • 1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法官能动性研究
当代中国司法改革进入攻坚期,如何认识和发挥法官在司法过程中的作用成为现阶段攻克司法改革诸多难题中的核心问题之一。为满足实践需要,学界和实务工作者都在努力探讨法官在司法过程中有效发挥作用的路径,而当代中国法院系统积极倡导和...
姚显森
关键词:法官主体能动性司法改革法律推理
文献传递
《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亮点解读
2017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7年6月印发的《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下文简称《意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个国家层面的城乡社区治理纲领性文件。该《意见》明确了城乡社区治理的政治方向以及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了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发展思路和推进策略,对破解城乡社区治理难题、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目前,各地正在学习领会《意见》精神,按照要求制定落实措施。本文就该《意见》的主要亮点作简要阐释。
姚显森
关键词:城乡社区政治方向资源统筹减负增效
涉黑财产证明简化的风险及防控
2023年
为有效破解涉黑财产的证明困难,《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创设了涉黑财产证明简化机制。该机制构建了有证据和高度可能的涉黑财产指控标准,对被告人提出说明财产合法来源的要求,但是这些标准和要求的内涵并不明确,导致控辩双方在涉黑财产证明的证据标准、证明标准和证明责任等方面存在较大分歧。在国家公权力主导的涉黑财产证明中,该机制极易过度简化涉黑财产的证明,引发不当降低涉黑财产指控标准,违背存疑有利于被告人原则,造成涉黑财产裁判的非实质化等风险。防控涉黑财产证明简化的风险,应当坚持公诉机关承担涉黑财产的证明责任,适当规范公诉机关涉黑财产指控的证据标准和证明标准。明确被告人不承担涉黑财产合法性的证明责任,仅负担与定罪量刑无关且性质不明财产合法来源的说明义务。
姚显森张遥远
刑事涉案财产来源说明规则体系的类型化表达
2024年
为依法应对刑事涉案财产证明困难的挑战,近年来的立法不断增设被追诉人说明涉案财产来源条款。然而,这些说明条款分布零散,要素不够明晰,要求不够统一。同时,受概念思维的消极影响,学术界在认识该类说明时,择一性、封闭性地将这种说明的法律性质理解为权利、义务、证明责任、法律推定等,但任何一种观点都没能达成广泛共识。根据类型学原理,“出罪类说明”属于附条件的证明责任,应当严格限制说明主体,明确说明对象、内容、标准,遵循定罪程序规则;“从宽类说明”属于有限制的特殊法律义务,应当相对限定说明对象,适当区分说明内容与标准,适用量刑程序规则;“违法所得类说明”属于特定场域的特殊法律权利,应当拓展说明主体与内容,细化说明标准,规范说明程序。
姚显森
当代中国能动司法的要素分析
2010年
中国法院系统推行的能动司法主要由能动司法的主体、能动司法的内容、能动司法的客体等三要素构成。能动司法的主体是各级法院,检察机关和公安机关等不是能动司法的主体。办案法官则是能动司法的实践者。能动司法的内容是能动司法主体能动司法的行为内容,主要包括能动立法、主动司法、积极司法、有效司法等。能动司法客体指能动司法所指向的行为对象,即对哪些案件适用能动司法,这些案件主要包括疑难案件、社会普遍关注的案件和普通案件。作为能动司法的主体,各级法院应努力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和队伍建设,根据案件的不同性质和特点,通过各种能动司法行为实现司法为民的重大目标。
姚显森
关键词:能动司法中国语境
法律硕士专业学位教育中“诊所模式”的功能优势及实现路径
2014年
法律诊所教育能够通过职业伦理体验,激发法律硕士生职业热情,促使他们认同和遵从法律职业道德规范。法律硕士生通过办案强化对法律知识的理性认识,提高认知效率,实现知识系统化。法律诊所教育能够帮助法律硕士生在较短时间内掌握更多职业技能。但由于多种原因,法律诊所教育在培养法律职业道德方面的功能优势被虚置,在巩固与增长法律专业知识方面的功能优势被泛化,在提高法律职业技能方面的功能优势被异化。为此,应多举措强化诊所模式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全方位实现其在巩固与增长专业知识方面的功能优势,管理者应健全教学保障体系,指导老师应提高指导质量,法律硕士生应分层次提高法律职业技能水平。
姚显森
关键词:法律诊所教育
论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的特殊救济被引量:2
2015年
以事实基础和表现形式为标准,证据不足无罪判决可分为完全意义的、形式意义的和实质意义的三种类型。规范缺失是完全意义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特殊救济的首要障碍,应根据实体与程序相结合意义上的既判力理论,细化"可能影响定罪量刑"的适用情形,完善程序规范。救济错位是形式意义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特殊救济的根本缺陷,应依据无害错误理论和恢复性司法原理,坚持有限救济,适当引入无害错误制度。救济不力是实质意义证据不足无罪判决特殊救济的突出问题,应依据实事求是理论与无罪推定原则,坚持全面救济,并健全个案公正的认同和保障机制。
姚显森
关键词:救济程序
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司法审判的风险及防范
2024年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领域能够助推类案类判、智能生成文书、精确定罪量刑、辅助证据认定等。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司法审判的应用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应用技术成熟、经验丰富,具有应用正当性。其能够确保审判公正,提升审判效率,加强审判监督,具有应用必要性,但也存在“算法黑箱”损害程序正义、数据不良导致结果误差,信息输出侵犯数据隐私的算法公正性、准确性、安全性的风险。应通过完善司法程序规制算法公正性风险,优化训练数据规制算法准确性风险,统一司法应用规制算法安全性风险。
姚显森王森
公诉案件中当事人和解协议效力扩张及法律规制被引量:9
2013年
公诉案件中当事人和解协议对公安司法机关具有约束力,协议内容和违约责任超出了普通民事协议的范围。当事人和解协议效力扩张具有理论依据、文化渊源和实践基础,还具有公正和效益价值,但也面临加害方以钱赎罪赎刑、被害方借罪借刑讹钱、追诉方借"议"枉法、裁判方借"议"擅断等多重风险。为依法防控这些风险,应完善和解程序,明确和解协议的附条件民事合同属性,将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规定为法定量刑情节和不起诉的法定依据之一,规定协议无效时无过错方可以要求过错方承担增加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或返还协议所得,规定和解过程中的事实陈述可以作为民事自认的特殊表现形式及适用民事简易程序的重要条件。
姚显森
关键词:和解协议法律规制
算法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及其双重保护
2024年
算法行政对于提高效率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但因技术障碍与法律掣肘,也大幅增加了相对人实体权利减损、程序性权利萎缩、救济性权利虚置的风险。鉴此,有必要建立健全双重机制,全面保护算法行政相对人的权利。在技术上,应保证算法数据的科学性,算法模型的合理性,算法审计的有效性。在法律上,为防止相对人实体性权利受到侵害,应明确算法行政的适用范围与程序,规范信息收集行为,优化算法决策审查程序;为保护相对人的程序性权利,应健全算法告知程序,完善算法披露措施,构建人机协同保护机制;为保护相对人救济性权利,应健全算法选择程序,提升相对人数字能力,明确赔偿责任。
姚显森王森
关键词:相对人权利法律保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