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又春
- 作品数:40 被引量:162H指数:6
- 供职机构:怀化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社会治理背景下对怀化市“三无60”人员的服务策略分析被引量:2
- 2018年
- 老年人口中存在着一类特殊的群体,他们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赡养义务人且年龄在60岁以上,我们称之为"三无60"人员,通过调查、访谈及资料收集,分析研究了怀化市"三无60"人员的基本生活现状及需求,并在了解怀化市政府针对养老服务出台的政策以及具体实施情况下,讨论分析目前针对研究对象所采取策略的成功与不足之处,进而根据实际情况在思想观念、服务内容和机制体制等方面做出改善,形成有效的服务的策略。
- 姜萍姜又春
- 关键词:社会治理社会组织养老服务
- 夜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及区域共赢机制探讨
- 随着近年来对夜郎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热度不断升温,夜郎以及其神秘文化已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其旅游开发价值巨大.文章通过对现阶段夜郎民俗文化的研究和开发状况进行分析发现:夜郎民俗文化的研究和旅游开发受到行政区域的严重限制,...
- 姜又春
- 关键词:旅游开发民俗文化
- 文献传递
- 从联邦制设想到民族区域自治——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之路被引量:12
- 2006年
- 对于如何解决国内民族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曾先后提出了联邦制、少数民族与汉族联合建立统一的国家和民族区域自治三种主张。选择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国情及“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内涵的全新认识和把握。
- 姜又春
- 关键词:联邦制民族区域自治
- 七姓瑶的族源与族称被引量:3
- 2011年
- 七姓瑶是由生活在湖南怀化一带的蒲、刘、丁、沈、石、陈、梁七姓构成,关于其族源说法不一。文章从学术界公认的瑶族族源的历史脉络出发,结合怀化瑶族发展的文献资料,研究认为,七姓瑶源自于远古的三苗与荆蛮;"武陵蛮"或"五溪蛮"是其主体来源。自隋唐以至宋,怀化瑶族逐步完成由"蛮"到"徭"的文化整合,"辰州徭"、"靖州徭"和"沅州徭"即为怀化瑶族早期的民族共同体。七姓瑶作为瑶族的一个支系当在明清时期形成,其直接来源即为"溆徭"和"辰溪徭"。
- 姜又春
- 关键词:族源族称
- 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的探索——以怀化学院“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为例被引量:29
- 2012年
- 地方本科院校要承担起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历史使命,就必须主动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怀化学院从2007年开始进行"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顶层设计和理论探索,2009年全面实施"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在教学思想观念更新、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研究性教学改革实施、实践教学新体系建立、课程考试改革探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建设、校园文化活动实践和"双师型"师资队伍与教学团队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了一条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 杨吉兴宋克慧张俭姜又春贺达江
- 关键词: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
- 刍议本土文化意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主要特征被引量:5
- 2009年
- 文章从全球化背景中回顾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识,认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源自对本土文化意识的回归。从本土文化意识的角度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征,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核心在于保护培养传承人与传习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大学教育日益普及化的今天,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应当从民间走向象牙塔,发挥大学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应有功能。
- 姜又春刘慧群
- 关键词:本土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 社工课堂介入学校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的研究——以怀化市某学校社工课堂为例
- 2019年
- 学校行为偏差青少年作为一类长期受到集体排斥的边缘群体,是学校社会工作者的主要服务对象。本文基于优势视角理论,通过对怀化市某学校行为偏差青少年现状的阐述和归因,以接纳和同理的原则,探讨社工课堂在该学校青少年偏差行为矫正中的作用和介入策略,以及在学校实际开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根据本文的活动分析,社工课堂对学校青少年偏差行为的矫正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实际效果的持续性和稳定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 施雨梦姜又春
- 关键词:青少年
- 传统商镇的行业信仰与文字习俗——以邵阳黄亭市镇为例
- 2008年
- 传统商镇是农业社会中初级商业活动的重要场所,既具有农事活动的文化特征,又是初期商业文化的载体。本文是从信仰、禁忌和记数语言三个角度展现一个传统古镇各行业的文化生活。
- 姜又春
- 关键词:信仰禁忌民俗志
- 学科互动:民俗学与人类学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从西方民俗学、人类学学术史的脉络中梳理并探讨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的学科互动过程,揭示了人类学在不同的重要理论发展阶段上对民俗学研究的理论影响,说明了民俗学与人类学相互交织的状况。民俗学是不断运动的动态发展过程,理应结合人类学理论来研究不断产生的民俗事象。
- 姜又春
- 关键词:学科互动民俗学人类学
- 从“移民”到“土著”——坪坦河申遗侗寨的历史记忆与社会建构
- 2015年
- 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坪坦河流域的六个侗寨于2013年被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文章通过田野调查,结合历史人类学方法对六个侗寨迁徙的非连续性历史记忆及其村落共同体的社会构建进行了分析。坪坦河侗族人既有"江西移民"的历史记忆,又自称为本地土著。定居坪坦河以后,尤其自明清以来,他们又通过大量碑刻、木刻等文字记录方式进行村寨历史建构。当地人正是通过历史的虚构与实构,诠释了其先民的多元族群互动融合的"历史事实"。
- 姜又春
- 关键词:侗寨历史记忆社会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