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刚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婴儿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总结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婴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2009年4月至2013年4月采用右腋下直小切口施行婴儿心脏直视手术3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91例、女178例,年龄3~12(8.2±3.1)个月,体重4.5~11.2(7.8±4.5)kg。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290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16例,VSD+ASD修补术34例,VSD修补术+二尖瓣成形术(MVP)4例,肺动脉瓣狭窄(PVS)交界切开术9例,ASD修补术+PVS交界切开术6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4例和部分房室管畸形(PECD)6例均行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死亡6例(1.6%)。术后发生右肺不张3例,右侧气胸2例,肺部感染16例,切口液化12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脑气栓1例,二次开胸止血3例。术后6个月至1年门诊随访295例,发现VSD残余漏4例,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2例。结论在婴儿常见先心病直视手术中,采用右腋下直小切口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但需要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熟练掌握手术要点。
- 李保军孟东亮孙志刚柴文祥刘高峰钟后成丁小勇张鹏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婴儿
- 婴儿右腋下直小切口心内直视术69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探讨右腋下直小切口在婴儿常见先天性心脏病(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4月至2014年12月,采用右腋下直小切口对694例婴儿先心病行心脏直视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349例,女性345例,年龄2~12个月,平均(8.0±3.2)个月,体质量4.0~11.2kg,平均7.5kg。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535例,房间隔缺损(ASD)修补术36例,VSD+ASD修补术56例,VSD修补术+二尖瓣成形术(MVP)9例,VSD修补术+ASD修补术+二尖瓣成形术(MVP)3例,肺动脉瓣狭窄(PVS)交界切开术15例,ASD修补术+PVS交界切开术11例,VSD修补术+PVS交界切开术3例,部分肺静脉异位引流(PAPVC)矫治术9例,部分房室管畸形(PECD)矫治术12例,法洛四联症(TOF)根治术5例。结果:手术死亡10例(1.44%),术后发生右肺不张4例,右侧气胸2例,肺部感染21例,切口液化19例,Ⅲ°房室传导阻滞1例,脑气栓1例,二次开胸止血5例。术后6个月至1年门诊随访595例(85.7%),发现VSD残余漏7例,右下肺不张1例,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4例,二尖瓣中度关闭不全1例。结论:在婴儿常见先心病直视手术中选用右腋下直小切口,只要把握好手术适应症,熟练掌握技术操作要点,均可取得满意临床效果。
- 李保军孙志刚柴文祥孟东亮余鹏飞钟后成张鹏王俊波
-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直视手术婴儿
-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269例的外科治疗被引量:2
- 2011年
- 随着心脏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手术逐渐趋于低龄化,越来越多的婴儿先心病获得了救治。由于婴儿心脏手术对技术和设备要求较高,加之婴儿在生理和病理方面的特殊性,使开展婴儿先心病手术在许多医院仍面临一定困难和挑战。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2004年3月至2010年12月共完成婴儿先心病手术269例,现报道如下。
- 李保军孟东亮孙志刚刘高峰谢家声
- 关键词:低心排出量综合征先心病手术TAPVC肺动脉高压危象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先天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