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孙拥新

作品数:18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唐山工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4篇烧伤
  • 6篇血液
  • 6篇体液
  • 6篇体液复苏
  • 5篇血液流变
  • 5篇血液流变学
  • 5篇严重烧伤
  • 5篇伤病
  • 5篇烧伤病人
  • 5篇病人
  • 4篇血流
  • 4篇血流变
  • 3篇血流变学
  • 3篇血液稀释疗法
  • 3篇细胞
  • 3篇疗法
  • 2篇蛋白
  • 2篇血液流变学特...
  • 2篇特定蛋白
  • 2篇贫血

机构

  • 10篇唐山工人医院
  • 8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18篇孙拥新
  • 12篇冯玉柱
  • 9篇徐刚
  • 9篇房辉
  • 6篇刘冬梅
  • 5篇翟君鹤
  • 5篇田卫
  • 4篇高潮
  • 4篇徐刚
  • 3篇刘军
  • 3篇赵秀荣
  • 2篇陈树强
  • 2篇李凤山
  • 2篇王永满
  • 2篇纪文军
  • 2篇杜秀红
  • 2篇杨宪文
  • 2篇刘冬梅
  • 2篇徐刚
  • 2篇姜海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会第...
  • 2篇医学综述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临床荟萃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血液流变...
  • 1篇中国烧伤创疡...
  • 1篇综合临床医学
  • 1篇中华整形烧伤...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9篇1997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烧伤病人血流变学动态改变与体液复苏的关系被引量:10
1999年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血流变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体液复苏的关系以及严重烧伤后贫血的防治措施。方法将238例烧伤住院患者按轻重程度及体液复苏方案不同,分为四组观测。结果烧伤后24~48h 内及时补充新鲜血并结合中药治疗,可明显改善血流变学的异常指标,对有效减少烧伤后输血量是十分有益的。结论血液流变学的动态观测是监测烧伤休克和指导体液复苏的最佳指标之一,严重烧伤后早期补充新鲜血并给予中药治疗是改善血流变学的异常指标,防治贫血的有效措施。
徐刚翟君鹤房辉孙拥新田卫赵秀荣冯玉柱刘冬梅
关键词:烧伤血液流变学
皮肤组织工程研究进展
2003年
徐刚王永满孙拥新李红英
关键词:皮肤
严重烧伤特定蛋白动态联检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4
1999年
严重烧伤后血浆特定蛋白浓度发生明显改变,通过对29例TBSA30~97%(平均50.03±21.16)严重烧伤病人10项特定蛋白C3(补体C3)、C4(补体C4)、IgA(免疫球蛋白肋、IgM(免疫球蛋白M)、ALB(白蛋白)、PAB(前清蛋白)、TRF(转铁蛋白)、CER(铜兰蛋白)、HAP(结合珠蛋白)、AAT(α-1抗胰蛋白酶),分四个时相(2、7、14、21天),用法国赛诺菲集团生产的QM300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系统进行动态联检,观察严重烧伤后血浆特定蛋白的代谢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数据经多元方差分析,t检验,正常人对照组作为各项指标伤前对照。C3、C4、PAB、ALB、TRF、CER降低非常显著(P<0.001),C3、C4恢复较慢且与烧伤严重程度呈负相关;CER、TRF、PAB、ALB伤后一周内降低非常显著(P<0.001),在14-21天开始恢复且伤情愈重,恢复愈慢。IgA、IgM在伤后2天时降低非常显著(P<0.001),IgM随之逐渐回升,IgA可持续一周,AAT各时相均呈非常显著升高(P<0.001),同组各时相间差异不显著,伤情愈重,升高愈剧;HAP在伤后7天升高显著(P<0.05),组间及各时相间差异不显著。严重烧伤后这些特定蛋白总的变化趋势,认为严重烧伤后在内稳态失恒的状态下,血浆蛋白的变化,直接影响到血浆蛋白的免疫、载运、营养、
杨宪文冯玉柱纪文军孙拥新
关键词:烧伤特定蛋白补体IGA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的检测及其意义
张雅青孙拥新李晓东陈孟芝戎秀格邢桂芝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肾脏病之一,尤其好发于青年人。由于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存在严重的高凝状态,容易合并血栓栓塞并发症,严重时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血栓前状态各项指标的监测,对于临床上应用...
关键词:
关键词:原发性肾病综合征
血液稀释疗法对小型猪严重烧伤后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通过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严重烧伤后应用血液稀释疗法,探讨其对血液流变学特性的影响,为血液稀释疗法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严格选择20只中国实验用小型猪制作严重烧伤动物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实验组,按烧伤前、伤后,,,,68162448h,6个时相分别检测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结果:实验组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聚集指数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增加。结论: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应用血稀疗法可明显减轻烧伤休克期血液浓缩、红细胞聚集与黏滞,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有效改善血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在烧伤休克期及围手术期是一种可行有效的治疗措施,对大面积烧伤早期修复及临床治愈率提高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徐刚刘军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关键词:血液稀释疗法小型猪血液流变学全血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指数
烧伤病人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与膜微粘度关系的研究
<正>本文通过对烧伤患者及严重烧伤后不同阶段进行红细胞(RBC)膜脂质过氧化物(MDA)、膜微粘度(h)及红细胞变形能力的测定,发现中重度烧伤患者RBC膜MDA、h显著高于对照组,红细胞变形能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在伤后不同...
徐刚刘红房辉孙拥新田卫翟君鹤
文献传递
等容量血液稀释疗法对严重烧伤小型猪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2005年
刘军徐刚李凤山陈树强冯玉柱刘冬梅杜秀红高潮孙拥新
关键词:血液稀释疗法严重烧伤小型猪血容量不足机体缺氧体液复苏
烧伤后贫血机制的研究进展与临床治疗被引量:1
1997年
烧伤后贫血是严重烧伤后不可避免的并发症和机体功能衰竭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直接影响大面积烧伤治疗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国内外对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如何减少甚至避免严重烧伤后血液制品的输入仍然是临床研究的中心课题。
徐刚房辉孙拥新
关键词:烧伤贫血
复合人工皮肤修复猪全层皮肤缺损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探讨复合人工皮肤在修复中国小型猪全层皮肤缺损中的作用。方法:16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于背部正中分别切除全层皮肤至深筋膜的3个创面,3个创面以数字表法分成复合皮移植组(实验组),刃厚皮移植组(对照组1)及全厚皮移植组(对照组2),术后定期留取创面组织进行组织学检测。结果:人工复合皮肤具有表皮,真皮双层结构,在愈合过程中表皮细胞逐步增殖、分化、发育形成基底层、棘细胞层、颗粒层和角质层。结论:表皮细胞悬液与脱细胞真皮基质重组的复合皮由于含有真皮与表皮双层结构,其组织学形态与超微结构与天然皮肤极为相似;通过表皮细胞培养可扩大皮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提供了皮源。利用组织工程技术构建人工复合皮肤,可用于皮肤缺损者的治疗,解决了自体供皮不足。
徐刚王永满孙拥新冯玉柱高潮李春梅姜海
关键词:皮肤修复人工皮肤烧伤移植手术
烧伤休克胶渗压的动态改变与体液复苏关系的临床研究
<正>将重烧伤病人随机分成两组,应用两种复苏方案进行体液复苏。对每例病人的水疱液和首次切痴痴下渗出液及不同时相的血浆进行胶体渗透压和蛋白浓度的测定,结果表明:伤后大量蛋白质尤其是白蛋白自创面丢失或进入组织间隙是伤后早期血...
徐刚翟君鹤房辉孙拥新冯玉柱田卫刘冬梅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