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孟华君

作品数:29 被引量:18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建筑科学金属学及工艺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2篇期刊文章
  • 6篇专利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2篇天文地球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建筑科学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0篇石流
  • 10篇泥石
  • 10篇泥石流
  • 8篇地震
  • 8篇地质
  • 8篇滑坡
  • 6篇地质灾害
  • 3篇地壳
  • 3篇震区
  • 3篇区域地壳
  • 3篇沟道
  • 3篇扰动区
  • 2篇地震滑坡
  • 2篇地质构造
  • 2篇地质勘察
  • 2篇地质灾害监测
  • 2篇叠加法
  • 2篇雨量
  • 2篇震中
  • 2篇支撑腿

机构

  • 23篇中国地质科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10篇中国地质大学...
  • 7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北京科技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贵州民族大学
  • 1篇中国地质环境...
  • 1篇北京市地质研...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联合工程...
  • 1篇辽宁有色勘察...

作者

  • 29篇孟华君
  • 14篇张春山
  • 9篇杨为民
  • 8篇乔建平
  • 7篇姜元俊
  • 7篇杨宗佶
  • 5篇黄栋
  • 3篇王萌
  • 3篇田宏岭
  • 2篇姜震
  • 2篇张树轩
  • 2篇王鹏
  • 2篇李焕彬
  • 1篇申俊峰
  • 1篇王鹏
  • 1篇谭成轩
  • 1篇丰成君
  • 1篇路璐
  • 1篇赵高文
  • 1篇张鹏

传媒

  • 5篇地质力学学报
  • 2篇中国地质灾害...
  • 2篇人民长江
  • 2篇人民黄河
  • 2篇灾害学
  • 1篇工程地质学报
  • 1篇水文地质工程...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力学与工...
  • 1篇华北地震科学
  • 1篇西部探矿工程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地质通报
  • 1篇2017年全...

年份

  • 4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9
  • 5篇2018
  • 6篇2017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2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安装平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质灾害监测设备的安装平台,包括安装台、倾斜台和活动台,所述安装台的底部对称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端活动安装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底端安装有插头,所述安装台的顶部安装有倾斜台,所述倾斜台的一侧开设有...
孟华君吴坤罡张春山杨为民吴季寰郭涵高少华
汶川地震前后都江堰山区滑坡滑动距离影响因素变化分析被引量:11
2017年
滑坡滑动距离作为滑坡防灾减灾的主要评价指标之一,不仅受滑坡体积和落差的影响,还与滑坡运动的地质环境作用相关。本文在对都江堰地区51个地震滑坡、16个降雨滑坡详细调查编目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斜坡原始坡度、滑坡前后缘高差、滑坡平面形态、体积、滑体平均厚度及坡面摩擦系数等6个因素与滑坡水平滑动距离的相关性,借此厘清了汶川Ms8.0级大地震前后不同因素对不同类型滑坡运动的贡献大小,进而构建了不同成因类型滑坡的滑动距离预测关系式,可为龙门山区的滑坡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参考。研究表明:影响都江堰地区地震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有滑坡体积(lg V)、斜坡原始坡度(α)、滑坡平面形态(R)和滑坡前后缘高差(ΔH);而控制降雨滑坡运动距离的主要因素为滑坡前后缘高差(ΔH)、滑坡体积(lg V)、斜坡坡度(α)和斜坡表面摩擦系数(μ);汶川地震后,影响该地区降雨滑坡滑动能力的因素发生了变异,各因素与滑坡滑动距离的相关性较弱,显示出其贡献率在急剧减弱,仅滑坡体积(lg V)与滑动距离的相关性较强。
孟华君姜元俊张树轩张向营李焕彬赵伟康
关键词:汶川地震地震滑坡
汶川大地震诱发滑坡的震中距被引量:4
2013年
本文在地震滑坡规模(体积)类型5级划分法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方法对汶川地震灾区的2个宏观震中(映秀、北川)烈度I0≥XI极震区(10个县市)的地震滑坡震中距进行了讨论。其中地震滑坡随震中距分布基本符合正弦、高斯和指数衰减规律。极震区最大滑坡震中距可达120km,最小滑坡震中距可达0.25km。结果表明,地震诱发滑坡的规模(体积)和分布范围都与震中距具有相关性。
乔建平黄栋杨宗佶孟华君
关键词:大地震滑坡震中距
一种判断沟道泥石流当前是否发生及其未来会否发生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判断沟道泥石流当前是否发生及其未来会否发生的方法,该判断沟道泥石流当前是否发生的方法,包括:S1:选定沟道,利用<Image file="DDA0000370669470000011.GIF" he="5...
姜元俊乔建平姜震王萌黄栋杨宗佶田宏岭孟华君
文献传递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活动构造与地壳稳定性被引量:1
2022年
京津冀协同发展区是中国东部规划的战略开发区之一,也是华北地区主要的活动构造区,新构造活动强烈,活动断裂发育,地震频发,具有潜在的地质安全隐患问题。基于张家口地区、雄安新区及邻区、北京及关键构造部位调查研究结果,结合已有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区主要活动断裂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及其工程地质、地质灾害特征,采用ArcGIS平台的空间分析功能,初步完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发育邢台-河间-唐山、石家庄-通州NNE向构造带和张家口-渤海NWW向区域性活动构造带,其中全新世活动断裂11条,晚更新世活动断裂16条,第四纪断裂23条;冀北及冀东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场最大水平主应力方向为近EW向,而太行山东缘南段为NNE向,北段为NW向;NNE向活动断裂带总体表现为顺时针扭动正断活动,倾向SE,NWW向活动断裂带晚更新世以来具有明显的活动性,整体表现为反时针扭动正断活动,倾向SW。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地壳稳定性总体较好,不稳定区及次不稳定区主要分布在邢台、唐山、延怀盆地和全新世活动断裂带内,利于重要城镇和重大工程规划建设。研究成果将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宏观发展战略提供地质支撑。
王惠卿谭成轩谭成轩戚帮申丰成君杨为民张春山张鹏杨为民杨肖肖张春山易冰张鹏孟华君
关键词:地应力实时监测地质灾害区域地壳稳定性
汶川震区典型小流域泥石流发育特征及危险性
银洞子泥石流沟是典型的地震区小流域泥石流沟,是汶川地震和震后强降雨共同作用的结果,从2009年雨季开始到2013年雨季结束共发生14次泥石流事件。研究银洞子沟泥石流的演化过程对进一步认识震区泥石流的长期活动性、危险性具有...
孟华君张向营张春山王鹏李焕彬
关键词:地震区小流域泥石流危险性分析
文献传递
基于GIS的京藏高速公路京张段沿线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被引量:3
2018年
在京藏高速公路(G6)京张段沿线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选取了地质灾害点密度、工程岩组、年均降雨量、斜坡坡度、斜坡高差、断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公路、河流、植被类型等10个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因子,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因子权重,采用专家经验法对评价因子进行分级赋值。通过ArcGIS平台得到地质灾害危险性区划图。依据危险性评价结果将京藏高速公路京张段地质灾害危险程度进行了分段,共分为9段。其评价成果为京藏高速公路京张段地质灾害防治与安全运营提供科学依据。
李焕彬张春山申俊峰孟华君张向营
关键词:地质灾害层次分析法GIS
抚顺西露天矿区滑坡易发性评价与时空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21年
近年抚顺西露天矿矿区滑坡在规模、活动频率以及空间发育位置等方面均与矿区历史滑坡呈现出较明显的时空差异性,为矿区未来治理提出新的挑战。故基于改进频率比模型,选择人类工程活动(主要是采矿工程扰动)和工程地质条件两类致灾因素,对由矿区滑坡时空差异所导致的易发性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滑坡灾害的主要因素包括坡体结构、工程岩组和水文地质条件;矿区滑坡易发性较2010年前有所降低,高易发区和较高易发区面积共减少1.294 km^(2),但北帮中区等地段仍呈高易发态势;滑坡易发区的空间位置与2010年前后对比发生了较大变化,矿坑西北帮滑坡易发性大幅降低,东部环矿区境界50~500 m处滑坡易发性轻微降低,北帮中段与南帮中、西段顶部滑坡易发性增加,其中北帮中段为目前最易发的区段。研究结果可为矿区闭坑停采后边坡整治及后续规划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吴季寰张春山孟华君孟华君吴坤罡李洪嘉
关键词:抚顺西露天矿滑坡
基于模型试验的震区沟道泥石流阈值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合理的雨量阈值模型是保障泥石流及时、准确预警的关键。针对地震扰动区泥石流灾害频发,又缺乏降雨—灾害相关性统计资料,导致难以预警的现状,对目前国内外通行的泥石流预警模型研究方法进行了回顾。以都江堰市王家沟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泥石流预警区的降雨条件、水文特征及下垫面条件,提出了基于水力类泥石流起动机制来计算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的方法。该方法主要根据物理模型试验来确定沟道泥石流起动的临界水深,并结合流域产汇流机制和流域基本参数,计算该流域的泥石流预警雨量阈值。
孟华君姜元俊张向营
关键词:泥石流
辽宁省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被引量:1
2021年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以及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共12个影响因子,并依据评价因素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进行分类赋值,进而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对沈抚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沈抚新区以稳定区和次稳定区为主,面积为728.9 km^(2),占总面积的81.07%,有利于规划和建设。建议在地下工程穿越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时,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基础和边坡的稳定性。规划的地铁9号线主要穿越次不稳定区和次稳定区。施工带在埋深15~25 m之间,该段地层主要为卵砾石堆积层、泥包砾堆积层与变质片麻岩强风化带及其交接部位,施工带处于地下水浸没带或变动带,其支护比较困难,建议尽早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顺利和安全,此外还需要采取一定降水防腐措施。
张春山张树轩杨为民杨为民吕佳进孟华君吴季寰郭涵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