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宋德华

作品数:37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历史地理
  • 9篇政治法律
  • 9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0篇孙中山
  • 8篇主义
  • 4篇政治
  • 3篇维新
  • 3篇民权主义
  • 3篇民主
  • 3篇民族
  • 3篇民族精神
  • 3篇变法
  • 2篇学术
  • 2篇战争
  • 2篇政治思想
  • 2篇直接民权
  • 2篇社会主义
  • 2篇太平天国
  • 2篇农民革命
  • 2篇农民阶级
  • 2篇中西
  • 2篇维新派
  • 2篇文化

机构

  • 37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东莞理工学院
  • 1篇四川师范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37篇宋德华
  • 1篇刘雪琴
  • 1篇黄瑞玲
  • 1篇潘荣新
  • 1篇黄开国
  • 1篇邹婉萍
  • 1篇张晓宾
  • 1篇赖辉军
  • 1篇姚霖
  • 1篇黄丁贵
  • 1篇林晓纯

传媒

  • 8篇华南师范大学...
  • 6篇学术研究
  • 3篇广东社会科学
  • 3篇中学历史教学
  • 2篇历史研究
  • 2篇岭南文史
  • 1篇求索
  • 1篇社会科学辑刊
  • 1篇佛山科学技术...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广州大学学报...
  • 1篇南方职业教育...
  • 1篇当代儒学
  • 1篇近代中国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8
  • 2篇2016
  • 3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3
  • 3篇2002
  • 1篇2001
  • 1篇1999
  • 2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6
  • 1篇1994
3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演进的特点被引量:6
2009年
孙中山一生追求中国实行民主政治,其民权主义思想不断演进发展,表现出极为鲜明的特点。他以"取法乎上"作为理想,力求紧随世界民主潮流而前进,同时留意避免西方民主制的弊端,主张通过中西结合来完善民主制度。依据对中国国情的体认,他强调实现民主应以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为重心,以"革命程序"的推进为方略。通过辨析这些特点,有助于深入认识孙中山民权主义思想的价值和不足。
宋德华
关键词:孙中山民权主义中西合璧直接民权
应当如何定义“农民革命”
2002年
陈佩嫣老师对高中历史课本《太平天国运动》一章中关于太平天国的悲剧说明了什么的一段文字提出了两点异议 :一是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只是阶级局限性使然 ,与时代局限性毫无关系 ;二是由于时代的不同 ,农民革命可以有胜利和失败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下简称陈文)陈文的观点及论证粗看起来不无道理 ,但仔细推敲 ,似还存在不少问题。最大的问题是出在对“农民革命”
宋德华
关键词:农民革命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社会主义革命农民战争历史课本
一部研究广州史的集大成之作———评《广州简史》
1997年
一部研究广州史的集大成之作———评《广州简史》宋德华广东人民出版社“岭南文库”最近出版了杨万秀和钟卓安两位研究员主编的《广州简史》,读后颇感欣快。作为第一部广州通史,这部书在系统性和全面性上下了很大功夫。纵向而言,上起“五羊的传说与远古社会”,根据考...
宋德华
关键词:书评地方史
全文增补中
孙中山革命观的再认识——以基本内涵及总体方略为中心
2016年
凸显人民的重要性和主体性,是贯串孙中山革命观的一条主线。其论革命性质十分明确地以民主定位,着力抵御帝王专制思想的侵蚀,翻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其论革命目的坚持以建设为根本,尤为突出革命建设的必要、现代化建设的跟进、国利民福的落实,拓展和深化了革命的意义;其论革命阶段始终以人民自治为主题,规定一切努力皆要为真正实现民治而创造条件,体现了革命的彻底性。
宋德华
关键词:孙中山革命观民主民治
孙中山“主权在民”思想的演变及其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主权在民"思想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精髓和内在核心。在辛亥革命时期、民国初年和护法运动前后直至北上促开国民会议等各个历史阶段,针对不同的民主革命任务,孙中山对"主权在民"的论述各有重点。从创建民国以根除帝制,到坚守约法和国会以对抗军阀,再到聚焦"直接民权"以真正实现人民掌权的理想,其思想主张既一脉相承,又不断走向深化。
宋德华
关键词:孙中山主权在民直接民权
关于提高岭南文化研究学术品位的思考
2007年
华南师范大学地处岭南,岭南文化研究一直是其研究特色之一。几十年来,有多位学者将岭南文化作为主要学术领域并取得了丰富成果。1986年,岭南近现代思想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发表了一批研究成果,开展了多种学术活动,产生了较大影响。2005年,经广东省教育厅批准,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岭南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成立,为岭南文化研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学术平台,凝聚了一批岭南文化及相关领域的学者,努力全面提升研究水平,希望以高品位的学术方式和高水平的学术成果,为现代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作出贡献。为及时反映研究动态、展示学术成果,本刊拟开设不定期的"岭南文化研究之窗"专栏,本期邀请几位专家就岭南文化与岭南学问题进行笔谈,意在引起学界关注和讨论,共同推动岭南文化研究的进展。
宋德华
关键词:学术品位学术领域学术观念学术方法学术标准
孙中山重建民族精神的追求及其价值
<正>在孙中山三民主义思想发展历程中,重建民族精神是一个较晚才明确提出的重要命题。1这一命题尽管与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的倡导紧密相连,但其间的差别也十分明显。以往学界对此命题不乏间接论及者,而专门性的论述尚不多见...
宋德华
太平天国悲剧与“时代局限性”——答陈佩嫣老师
2002年
宋德华
关键词:农民革命太平天国农民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广东地区私塾改良的厉行及其偏差被引量:2
2007年
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义务教育的刺激、带动下,广东地区私塾改良进入厉行阶段,政府大规模解散私塾。然而,教育资源的短缺使得新教育一时无法普及,大批儿童失学,造成严重偏差,影响初等教育的正常发展,给较为薄弱的乡村教育带来了极大的破坏。一味追求教育现代化使广东地区初等教育付出惨痛代价。
邹婉萍宋德华
关键词:私塾改良厉行义务教育乡村教育
澳门与中西文化交流
1998年
本文对澳门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史中所起的作用分三个历史时期进行了概述,着重分析了每一时期的不同特点.
宋德华
关键词:传教士中西文化交流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