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变利
- 作品数:9 被引量:36H指数:2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附属洛阳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恶性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分析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减少误诊率。方法回顾性分析确诊的10例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例患者中,8例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2例不规律服用美多芭,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临床表现及肌酶增高为主要的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尹变利任向阳马聪敏
- 关键词:恶性综合征肌酶
-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临床、影像特点及预后分析
- 2013年
- 目的探讨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RPES)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对8例明确为RPES患者的临床、影像学及预后资料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8例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血压高、视觉障碍,可伴有抽搐、意识障碍。6例核磁共振DWI为低或稍高信号,表观弥散系数(ADC)图高信号,预后良好;2例延误治疗患者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预后不良。结论 RPES为临床少见的可逆性神经系统损害疾病。影像上主要表现为后循环区域的异常病灶。以血管源性脑水肿为病理基础,积极治疗后可治愈,治疗不及时,发展为细胞毒性脑水肿,影像上表现为DWI高信号,ADC图低信号者,预后不良。
- 尹变利
- 关键词:影像预后
- 肥厚性硬脑膜炎3例临床表现与磁共振特征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肥厚性硬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及磁共振影像特征。方法对3例肥厚性硬脑膜炎患者的临床表现与磁共振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及文献复习。结果 3例均以头痛为首发症状,误诊为偏头痛,渐出现颅神经麻痹、肢体轻偏瘫。磁共振可见大脑镰、小脑幕、鞍旁硬脑膜结节状或条带状增厚,T1WI呈等或略低信号,T2WI呈低信号,增强后呈均匀强化。治疗后复查磁共振,增厚的硬脑膜变薄、消失,强化减轻。结论肥厚性硬脑膜炎临床少见,以头痛、脑神经麻痹等为主要症状,磁共振检查结果为临床诊断依据,治疗后影像学亦好转。
- 尹变利郑锐锋王海龙
- 关键词:肥厚性硬脑膜炎磁共振成像
- 恶性综合征2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恶性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例确诊的恶性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均有抗精神病药物服用史,临床表现为发热、肌强直、肌酶增高、意识障碍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影像学等检查排除其他疾病,综合治疗有效。结论恶性综合征临床少见,多有抗精神病药物服药史,主要与药物影响脑内递质有关,肌酶增高为主要诊断依据,及时治疗大多预后良好。
- 尹变利王浩任向阳
- 关键词:恶性综合征肌酶
- 淀粉样脑血管病临床与磁共振诊断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分析淀粉样脑血管病(CAA)的临床及磁共振特点,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并指导治疗。方法 16例淀粉样脑血管病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常规MRI及磁敏感加权序列(SWI)检查。结果 16例患者均明确诊断为脑出血。MRI显示10例为多发部位出血,6例单发出血。出血部位多位于脑叶,3例并发蛛网膜下腔出血,1例并发脑室出血。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出血混合存在。SWI示出血病灶呈明显片状低信号,皮层下区显示大量弥散分布点状极低信号影。结论淀粉样脑血管病确诊须病理诊断,有自身的临床和磁共振特点,SWI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 尹变利任向阳马聪敏
- 关键词:淀粉样脑血管病磁共振
-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的MRI及临床表现特征被引量:2
- 2014年
- 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chronic expanding intracerebral hematoma,CEICH)是一种少见的特殊类型的脑内血肿,常被误诊为胶质瘤、转移瘤、卒中及脑脓肿等。本文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证实的CEICH患者的MRI及临床资料,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 尹变利任向阳周旭峰曹东彪
- 关键词:慢性扩展性脑内血肿MRI手术证实胶质瘤转移瘤
- 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内皮素-1和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被引量:26
- 2015年
- 目的观察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血清中血管细胞间黏附分子(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内皮素(ET)-1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影响。方法 194例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法舒地尔治疗。治疗前、后抽取静脉血,应用ELISA法检测VCAM-1、ICAM-1、ET-1的表达,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NO的表达。结果两组治疗2 w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的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治疗2 w后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表达均下降,观察组下降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盐酸法舒地尔对急性脑梗死老年患者的疗效明显,且能更有效地下调血清中VCAM-1、ICAM-1、ET-1和NO的含量。
- 尹变利
- 关键词:盐酸法舒地尔急性脑梗死
- 肝性脊髓病临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分析肝性脊髓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对临床确诊的6例肝性脊髓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例患者均表现为双下肢痉挛性瘫痪,虽经积极降氨等治疗,但恢复差。随访2例死于肝昏迷、消化道大出血,余2例2a内未好转。结论 HM患者以下肢痉挛性瘫痪为主要表现,多为神经功能不可逆损害,内科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可能为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
- 尹变利任向阳马聪敏
- 关键词:肝性脊髓病预后
- 丁苯酞注射液治疗急性期脑梗死56例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丁苯酞注射液在治疗急性脑梗死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9-2012年56例发病72 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抗血小板、清除自由基、活血化瘀及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后对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基本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治疗急性期缺血性脑血管病临床疗效良好,安全有效。
- 尹变利王浩任向阳马聪敏
- 关键词:脑梗死丁苯酞注射液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