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尹琦

作品数:4 被引量:52H指数:3
供职机构:柳州铁路局中心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急性
  • 4篇梗死
  • 3篇死因
  • 3篇肿瘤
  • 3篇肿瘤坏死因子
  • 3篇细胞
  • 3篇坏死
  • 3篇坏死因子
  • 3篇白细胞
  • 3篇白细胞介素
  • 3篇白细胞介素6
  • 2篇脑梗死患者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急性脑梗死患...
  • 2篇分子
  • 1篇蛋白
  • 1篇蛋白酶
  • 1篇动脉

机构

  • 4篇柳州铁路局中...
  • 2篇广西卫生管理...
  • 2篇广西卫生职业...

作者

  • 4篇陈芳梅
  • 4篇尹琦

传媒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1
  • 1篇200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血清IL-6、IL-8、TNF-α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相关性被引量:29
2011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的动态变化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中的作用以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1、4、7、14 d的血清IL-6、IL-8、TNF-α水平,并与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IL-8水平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3.20±1.05)μ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水平仍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达峰值〔(59.38±14.37)μg/L〕,在1~14 d始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IL-8、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0.646,P<0.01;r=0.305,P<0.05)。结论 IL-6、IL-8、TNF-α水平的增高程度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梗死体积大小密切相关,临床检测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及脑损害程度的评估。
陈芳梅尹琦
关键词: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肿瘤坏死因子
细胞因子与黏附分子的表达与急性脑梗死损伤的相关性
2011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黏附分子-1(sICAM-1)、sE-选择素(sE-selectin)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的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4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IL-6、TNF-α、sICAM-1和sE-selectin水平,并与3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水平即升高[(14.77±7.86)μg/L,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μg/L],再逐渐下降,第14天IL-6水平仍未降到正常[(9.70±4.61)μg/L,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59.38±14.37)μg/L,P<0.01]。血清sICAM-1、sE-selectin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r=0.541,P<0.01;r=0.646,P<0.01;r=0.305,P<0.05)。发病第1,4,7天血清TNF-α水平与sICAM-1、sE-selectin水平均呈正相关(P<0.05或P<0.01)。结论:IL-6和TNF-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而sICAM-1、sE-selectin则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发生相关但却与脑损害的程度无关。
陈芳梅尹琦
关键词:脑梗死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黏附分子
急性脑梗死患者C反应蛋白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动态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不同病程中的水平及其与脑梗死面积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速率散射比浊法和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hs-CRP和MMP-9水平,并与50名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hs-CRP水平即较正常对照组[(4.82±4.42)mg/L]升高[(14.32±2.25)mg/L,P<0.01],第4天达峰值[(18.36±5.21)mg/L],之后逐渐下降,第14天hs-CRP水平已降到正常[(2.70±1.05)mg/L,P>0.05]。MMP-9血清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122.38±104.27)μg/L],与正常参考值[(10.28±4.65)μ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以后逐渐下降,但各时点间无明显差异(P>0.05)。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hs-CRP、MMP-9血清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538,r=0.512,均P<0.01)。结论:hs-CRP和MMP-9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早期诊断与脑损害的程度的评估。
陈芳梅尹琦
关键词:超敏C反应蛋白基质金属蛋白酶-9脑梗死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及细胞粘附分子的动态研究被引量:20
2005年
目的通过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1(sICAM-1)、sE-选择素水平的动态变化,探讨其在急性脑梗死发病机制研究中的价值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3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4、7、14天的血清IL-6、TNF-αs、ICAM-1和sE-选择素水平,并与3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第1天血清IL-6水平即升高〔(14.77±7.86)μg/L,P<0.01〕,第4天达峰值〔(19.53±5.25)μg/L〕再逐渐下降,第14天时IL-6水平仍未降到正常〔(9.70±4.61)μg/L,P<0.05〕。血清TNF-α水平在第1天即升高达峰值〔(59.38±14.37)μg/L,P<0.01〕。血清slCAM-1、sE-选择素水平在各时点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各时点间无显著性差异。发病后第1天及第4天血清IL-6、TNF-α水平均与梗死体积呈正相关(r=0.373,P<0.050;r=0.541,P<0.01;r=0.646,P<0.010;r=0.305,P<0.05)。发病第1、4和7天血清TNF-α浓度与slCAM-1、sE-选择素浓度均呈正相关(1d、4d,P<0.01;7dP<0 05)。结论IL-6和TNF-α的检测可能有助于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脑损害程度的评估,而slCAM-1、sE-选择素则可能与急性脑梗死的炎症发生相关,但与脑损害的程度无关。
陈芳梅尹琦
关键词:脑梗塞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细胞粘附分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