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晓芳
- 作品数:52 被引量:178H指数:7
- 供职机构:甘肃省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级星火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生物学医药卫生更多>>
- 航天香醋发酵工艺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采用搭载后的大曲,曲霉、乳酸菌等均有所增加。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和模糊综合评价表明,在稀醪与酒精发酵时,活性干酵母添加量0.2%、航天大曲添加量1.2%、醋酸菌添加量0.7%,发酵温度32℃;固态发酵时以醋醅含水量60%、翻醅次数为10次、醅温控制在38℃,固态发酵15d,生产的航天香醋酸味柔和、丰厚、营养丰富,具有航天大曲特有香气。
- 张宗舟巩晓芳薛林贵
- 关键词:发酵航天香醋
- 一种氧化石墨烯生物提取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及应用
- 本发明属于新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氧化石墨烯生物提取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的方法及应用;包括如下步骤:(1)取化学剥离的氧化石墨烯原液,加入到去离子水中冲洗至弱酸状态;(2)取培养基,接入丝状真菌,加入步骤(1)制备得到...
- 郑群季彬王治业祝英毛婷牛永艳巩晓芳赵疆
- 一种用于体视显微镜孢子计数的平板培养皿
-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领域用的计数装置,具体为一种用于体视显微镜孢子计数的平板培养皿,包括培养皿体和培养皿盖,培养皿体呈顶部有开口的长方体状,培养皿体的侧壁呈阶梯状,包括外壁和内壁,培养皿盖嵌套在内壁上,外边缘与外壁齐平,培...
- 巩晓芳祝英彭轶楠陈玉坤季彬王治业
- 当归根腐病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被引量:8
- 2014年
- 综述国内当归根腐病主要病原菌及其生物学特性、病害发生规律、影响病害发生的主要因素,以及常用的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从生态平衡、环境保护、经济节约的角度,提出依靠合理的农业耕作措施,加强科学的田间管理,以生物防治为主,辅之以少量化学农药的综合防治措施,以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当归根腐病的发生率,对当归的栽培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彭轶楠祝英姜一鸣巩晓芳周剑平王治业杨晖
- 关键词:当归根腐病致病菌
- 一株具有高酶活的蒂莫内马赛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具有高酶活的蒂莫内马赛菌及其筛选方法和应用,所述的蒂莫内马赛菌(Massiliatimonae)BMMSJS‑1,保藏于中国普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编号为CGMCC No...
- 杨涛巩晓芳王治业杨晖赵疆方彦昊李鑫
- 文献传递
- 饲用有机硒的制备及硒含量的动态变化规律
- 2021年
- 为研究在不同时间添加不同浓度硒对酵母富集硒的影响,试验采用3,3’-二氨基联苯胺分光光度计法测定酵母细胞总硒和细胞内蛋白硒含量,并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酵母细胞内硒代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以酵母生长OD_(600 nm)值为依据,最佳加硒时间为6~10 h,最佳添加量为10~20 mg/L。综合考虑酵母生物量、总硒和蛋白硒含量,最佳加硒时间为6 h,浓度为20 mg/L。该条件下,酵母总硒含量为1566.30μg/g,细胞内蛋白硒含量为1336.82μg/g,硒代蛋氨酸含量为1044.57μg/g,硒代胱氨酸含量为108.33μg/g,硒代甲基半胱氨酸含量为72.21μg/g。
- 彭轶楠季彬巩晓芳穆永松叶泽杜津昊席鹏王治业
- 关键词:硒酵母硒含量
- 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对土壤肥力和微生物特征的影响被引量:55
- 2015年
- 采用有机肥替代30%化肥(I)、常规化学施肥(N)和不施加任何肥料(CK)三种处理进行田间试验,探讨三种施肥处理对玉米产量、土壤可培养微生物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替代30%化肥显著提高玉米的株高、双穗率、地上部分生物量、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容量和供应强度。玉米拔节期有机肥替代30%化肥显著增加了可培养细菌和固氮菌的数量,表明添加有机肥有利于土壤养分转化和土壤氮素的补充,而化肥处理显著提高了可培养氨化细菌的菌群数量,表明施加化肥的土壤对氮素的固持能力差,造成氮素外排,污染环境。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土壤可培养真菌、细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与土壤全氮、有效磷、有效钾和有机质均显著正相关,而可培养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养分均负相关;聚类分析和主成份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养分和土壤微生物类群及数量随玉米生育期的完成而逐渐趋同化,揭示定期补肥的必要性和土壤微生物具有可指示土壤肥力的作用。
- 祝英王治业彭轶楠彭轶楠巩晓芳周剑平
- 关键词:有机肥化肥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玉米产量
- 浆水生产过程中的微生物分析被引量:11
- 2009年
- 浆水是酸菜酿造时的汁液,浆水发酵过程中微生物区系不断变化,对酸菜、浆水发酵状况进行微生物测定和感官评价的试验表明,在发酵的第3d乳酸菌群、醋酸菌群的数量增加,给浆水带来酸味、香味和爽口感,此时适宜收获加工。原料不同酿造结果也不同,芹菜作为原料生产的浆水与苜蓿菜、苦苦菜相比酸而协调,爽而不浮,其口感更好。
- 张宗舟陈志梅巩晓芳
- 关键词:浆水发酵微生物区系
- 一种便于随时测定中试发酵罐中菌体浓度的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随时测定中试发酵罐中菌体浓度的装置,包括罐体、测定机构、保温体和出料口,所述罐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端口,且上端口上安装有密封上盖,所述密封上盖和上端口上均设置第一密封垫,所述密封上盖与上端口之间通过安...
- 彭轶楠席鹏巩晓芳季彬祁宏山王治业
- 文献传递
- 新疆天山盐碱荒地土壤开垦种植效应分析
- 2024年
- 【目的】探讨垦荒种植对新疆天山盐碱荒地降碱降盐作用和土壤培肥效果的影响,为盐碱荒地的开垦改良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对盐碱荒地及其开垦种麦地0~40 cm土壤进行分层取样,测定土壤中丛枝菌根真菌(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AMF)的孢子密度、球囊霉素含量、可培养微生物数量和土壤养分含量、pH值、电导率和土壤酶活性等指标,对比分析两块地的土壤参数,并对两地土壤参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和开垦种植效应分析。【结果】荒地开垦种植后,每层土壤的总球囊霉素含量和AMF孢子数量显著高于荒地(P<0.01);可培养细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和固氮菌数量在每层土壤中均显著高于荒地,可培养真菌在土壤浅表层0~10 cm显著高于荒地,10~40 cm土层土壤中高于荒地,但不显著(P<0.05);而每层土壤的pH值和电导率均显著低于荒地,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荒地(P<0.01),土壤养分由荒地典型的浅层表聚向土壤较深层分配;开垦种麦地每层土壤的脲酶、蔗糖酶和磷酸酶(酸性和中性)均显著高于荒地(P<0.01)。荒地和开垦种麦地土壤指标的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开垦种植后,土壤中球囊霉素、有机质和有效磷含量、可培养放线菌和固氮菌数量、磷酸酶和脲酶等都使土壤肥效提高;开垦种植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开垦种植对土壤参数多为正效应,其中放线菌和固氮菌的正效应值极高,分别达到5437.04%和6427.27%。【结论】新疆天山盐碱荒地开垦种植后土壤微环境建立新平衡关系,有效促进了盐碱荒地土壤向耕地土壤的转化。
- 巩晓芳赵毅彭轶楠彭轶楠王治业王治业薛林贵
- 关键词:荒地丛枝菌根真菌土壤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