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巩雄

作品数:16 被引量:325H指数:5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理学
  • 2篇电子电信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稀土
  • 5篇纳米
  • 3篇氧化物
  • 3篇稀土复合氧化...
  • 3篇复合氧化物
  • 2篇四元配合物
  • 2篇配合物
  • 2篇全息
  • 2篇离子
  • 2篇纳米材料
  • 2篇纳米微晶
  • 2篇晶体
  • 2篇光存储
  • 2篇光学
  • 2篇光学特性
  • 2篇
  • 1篇荧光
  • 1篇荧光猝灭
  • 1篇三氧化二铁
  • 1篇四波混频

机构

  • 9篇南开大学
  • 5篇天津大学
  • 2篇兰州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甘肃政法学院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作者

  • 13篇巩雄
  • 9篇陈文驹
  • 8篇张桂兰
  • 7篇汤国庆
  • 6篇杨宏秀
  • 4篇武鹏飞
  • 2篇刘雷
  • 2篇宋玉民
  • 2篇马忠乾
  • 1篇赵明忠
  • 1篇关柏鸥
  • 1篇郭永

传媒

  • 2篇稀土
  • 2篇科学通报
  • 2篇化学通报(中...
  • 1篇物理学报
  • 1篇无机材料学报
  • 1篇光子学报
  • 1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化学进展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 1篇贵金属

年份

  • 1篇1998
  • 4篇1997
  • 3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4
  • 1篇1993
  • 1篇1991
  • 1篇1990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铑四元配合物的生成及其分光光度特性被引量:9
1990年
1.引言铑在SnCl_2的HCl介质中,生成红色三元配合物〔 Cl Cl Rh SnCl_3 SnCl_3 〕-.本文在此基础上研究了Rh(Ⅱ)-SnCl_2-HCl-R(R=R6G)体系.实验证明,在1.2~3.2mol/L HCl介质中,生成紫红色四元配合物,其组成比1∶2,稳定达48h,配合物的吸收峰为560nm,试剂为520nm.采用差示双波长分光光度分析法,可在某些铂族离子的存在下,直接测定Rh含量.
巩雄宋玉民潘玉诚
关键词:四元配合物
有机偶氮膜片实时和永久全息存储及擦除
1996年
用有机偶氮膜片实现了实时、永久全息存储以及光擦除和热擦除。对其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讨论。
武鹏飞巩雄张桂兰汤国庆陈文驹
关键词:偶氮全息存储擦除光存储
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微晶RE_2Sn_(2-x)B'xO_7的制备、结构和红外光谱(RE=Sm,Ce;B’=Fe,Co,Ni;x=0~1.0)
1997年
采用非醇盐溶胶-凝胶法首次制备了未见报道的B位掺杂烧绿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RE2Sn2-xB'xO7(RE=Sm,Ce;B’=Fe,Co,Ni;x=0~1.0)纳米微晶.发现应用该法可降低反应温度(约200℃),缩短反应时间.制备的纳米微晶属于立方晶系,空间群为Fd3m,晶胞参数与掺杂量呈线住关系.通过红外光谱的研究,发现RE=Ce系列试样的吸收峰频率值均低于RE=Sm系列试样的对应吸收峰频率值:B'位不同离子的掺入,不仅导致BO6八面体的变形,出现相应的吸收峰,而且影响RE-O键的振动,使其频率有所降低.
巩雄张桂兰武鹏飞汤国庆陈文驹杨宏秀
关键词: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微晶红外光谱
稀土金属化合物的结构和磁性被引量:2
1993年
本文介绍了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的结构特点,通过晶体结构和稀土-3d过渡金属化合物中的三种相互作用分析,解释了磁性特点,同时介绍了矫顽力的两种模型。
巩雄马忠乾史广星刘雷
关键词:稀土金属间化合物磁性能
纳米晶体材料研究进展被引量:101
1997年
综述了目前纳米晶体材料合成、结构、性质和应用的研究和发展现状。通过惰性气体凝结、机械合金、等离子体技术和其他许多方法可以制得纳米晶体材料。尽管早期的研究者认为纳米晶体材料的晶粒边界结构不同于常规材料,但目前有关纳米晶体材料结构的研究表明其具有与常规晶体材料相同的晶粒边界结构。纳米晶体材料所具有的诸如扩散和烧结、力学、陶瓷和金属间化合物的延展性、电学、热膨胀、光学、磁学、催化和腐蚀行为等性质优于常规多晶材料,这些性质具有巨大的潜在应用价值。
巩雄张桂兰汤国庆陈文驹杨宏秀
关键词:纳米晶体材料纳米材料
纳米微晶Y_2Sn_(2-x)FexO_(7-δ)的制备及其催化选择性能研究
1997年
采用共沉淀并加法制备了B位掺杂烧绿石型稀土复合氧化物纳米微晶Y2Sn2-xFexO7-δ(x=00~10)。制备的纳米微晶属于立方晶系,Fd3m,晶胞参数与掺杂量呈线性关系。通过Msbauer、TGDTA,气相色谱和γ射线辐照等技术研究了纳米微晶对CO的催化选择性能。结果表明,纳米微晶对CO的催化选择性明显高于一般粉料对CO的选择性;纳米微晶对CO的选择性与掺杂量有关;未辐照的纳米微晶,当掺杂量x=06时,其对CO的选择性为最高,辐照后的纳米微晶,当掺杂量x=04时。
巩雄张桂兰武鹏飞汤国庆陈文驹杨宏秀
关键词:稀土复合氧化物晶体结构催化
稀土离子对DBS表面包覆的Fe_2O_3纳米微粒非线性光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1997年
半导体超微粒因其在光作用下产生局域浓度很高的载流子而导致显著的光发射和非线性光学响应,并且表面修饰能极大地改变半导体超微粒的这些特性。Fe2O3纳米微粒是一类重要的过渡金属半导体材料。文献报道表面包覆的Fe2O3纳米微粒溶胶具有较大的三阶非线性极化率,而未见有关稀土RE3+掺杂的 Fe2O3纳米微粒溶胶的研究报道。本文采用胶体化学法首次制备了用DB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包覆其表面的稀土RE3+(RE=Ce,Pr,Sm,Tb)掺于Fe2O3晶格内的纳米微粒溶胶和附着于Fe2O3表面的纳米微粒溶胶。研究了它们与表面包覆的和裸的 Fe2O3纳米微粒以及体Fe2O3吸收光谱的差异。在Ar+488nm激光的作用下,采用Z-scan技术对上述四种纳米微粒的非线性光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与表面包覆的Fe2O3纳米微粒溶胶相比。
巩雄张桂兰汤国庆陈文驹刘丰
关键词:稀土离子纳米微粒非线性光学特性三氧化二铁
铑(Ⅲ)四元配合物的生成及其荧光光度特性被引量:2
1991年
研究了铑(Ⅲ)四元配合物的生成条件及荧光光谱,根据实验事实提出了一种在某些铂族离子存在下直接测铑(Ⅲ)含量的方法.
宋玉民巩雄刘晓英马志成
关键词:荧光猝灭罗丹明6G
纳米材料及其光学特性被引量:77
1998年
纳米材料是纳米科学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综述了纳米材料线性和非线性光学等特性的研究进展,以期使纳米材料的光学特性得到更加深入细致的研究。
巩雄郭永杨宏秀杨宏秀
关键词:纳米材料光学特性光学性质
γ-射线辐照对MSO_4:Sm^(3+)发光体的影响被引量:1
1995年
稀土掺杂的碱土金属硫酸盐是一类重要的发光材料.钐掺杂的发光材料可望用作光谱烧孔材料和光存储材料.实验证明,含掺杂离子的晶体被辐照后,容易产生缺陷,形成色心;同时,晶体内掺杂离子又可作为陷阱,俘获由辐照产生的电子或空穴,使掺杂离子的价态发生改变.国内外对铈掺杂的CaF2晶体发光机理进行了一定研究。
巩雄张桂兰汤国庆陈文驹杨宏秀
关键词:钐离子Γ辐照发光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