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益新
- 作品数:13 被引量:5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的CT诊断价值(附76例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文章报告76.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CT表现,作者提出CT检查的价值在于可清晰显示骨化灶的形态、类型;可精确计算椎管矢状径与左右径之狭窄率;可观察椎间孔的形态变化;可显示其并存症;对判定脊髓或/和神经根损害的程度与形成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有重要帮助。作者认为CT检查应列为本病术前诊断的常规检查项目。文章重点讨论了骨化灶大小与临床症状间的关系,认为骨化块大小与并存症的有无是形成本病临床症状的主要因素。文章强调本病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在骨窗。
- 郝月平王新文赵卫东张淑惠常益新
- 关键词:颈椎CT
- 磁共振成像技术的质量管理初探
- 1997年
- 磁共振成像技术(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即人体内的氢质子在一定静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下,所产生的氢质子磁共振信号经电子计算机处理,重建以磁共振信号强度为基础的图像。早在1946年美国哈佛大学Purcell和斯坦福大学的Bloch就发现了物质的磁共振(MR)现象,这种物理现象主要应用于化学分析上,并形成了核磁共振波谱学,因而获得了195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之后在1971年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Damadian发现氢原子核(CiH)质子的驰豫时间会在癌变组织中变长。
- 张锁旺常益新
- 关键词:MRI质量管理影象诊断
- 产生X线照片灰雾的原因分析
- 1997年
- X线照片的灰霉度控制是确保优质X线照片质量的一个十分重要环节,因灰雾度大的照片,势必会造成影像细节丢失,缺乏层次对比,影像诊断信息减少和影像视觉模糊,使得疾病诊断的误漏诊率增加,如何行之有效地提高X线照片质量虽说已不是新课题,但如何将灰雾度控制在最小限度内,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为此,笔者提出下列看法供同道参考。 一、本底灰雾:本底灰雾是指感光材料未经曝光直接进行显影加工部分溴化银被还原成金属银在感光材料上所显示的密度。取决于胶片自身性能。
- 常益新马洪
- 关键词:X线照片灰雾X线诊断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图像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 1997年
-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简称DSA),是由美国的威斯康皇大学的Mistretta,小组和亚利桑纳大学的Nadelman小组首先研制成功。于1980年11月在芝加哥召开的北美放射学会议上公布于世的。1981年在布鲁塞尔召开的国际放射学术会议上受到推崇,是继CT之后,电子计算机与常规X线血管造影相结合的一项新技术的检查方法。近年来,宏观的发展趋势是向专用化转变。即单向C型臂系统倾向配置于放射科用于全身的血管造影与介入放射学,双向设备倾向于心脏和大血管检查,一般帧幅可达25幅/秒。
- 崔金喜常益新
- 关键词:DSA造影诊断X线诊断
- 数字X线成像技术图像的质量管理
- 1997年
- 数字X线成像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简称DR,是八十年代初发现的计算机辅助的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X线摄影,它是最新的医学影像学,如CT、MR、DSA、US得以发展的先决条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对X线摄影越显重要,特别在1993年10月13日韩国汉城召开的第七届国际放射技师亚太地区年会上倍受青睐,DR是针对传统X线摄影的缺陷,不断改进发展而来的实现平片数字化成像技术,并利用高分辩率电视系统而进入X线领域的又一新内容,我科1996年引进PHILIPS RENOTE—CONTROLLED
- 梁文军常益新
- 关键词:X线诊断数字图像处理质量管理
- 床旁SARS胸片应急性质量管理的探讨被引量:4
- 2003年
- 常益新李健丁
- 关键词:胸片SARS传染性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综合症
- 应用自制片/屏接触测试板提高X线照片质量的探讨
- 1997年
- 随着我国放射诊断技术质量控制(Quality control简称QC)质量保证(Quality Assurance简称QA)从无到有,逐步完善的发展趋势,提高X线照片质量已成为各级医院放射科重要指标,X线胶片暗盒片/屏接触测试是放射科实施质量保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该项测试可对存在于胶片增感屏及暗盒诸如暗盒变形,泡沫或毡性压缩材料老化,增感屏污染,暗盒关闭器劳损以及无暗盒自动传片装置,快速换片器中影响X线照片质量的诸多因素能够通过测试得以改善。
- 常益新武兴悌阎绪文
- 关键词:X线照片X线诊断
- 浅析强化影像技术QA QC工作的重要性
- 1997年
- X线照片质量的优劣集中反映了放射技术的科学化管理程度,技师队伍的过硬程度,开展QA、QC工作程度,放射诊断准确率,医院全面质量管理程度及患者对放射科的满意程度等。
- 孙成奎常益新
- 关键词:影像技术X线照片质量管理
- 滤波板对胸部正位体层摄影密度的补偿
- 1990年
- 几年来,我们应用滤波板进行了300例的胸部正位肺门体层摄影,制定了正位肺门体层摄影技术常规,现介绍如下: 滤波板制作:滤波板由两块熟铝板对称组成,其厚度为18~20mm,上端两块紧靠,下端左侧向外展约10°左右,遇大心脏者可增加其外展度,以增加心脏部分的感光量,两块铝板均用螺丝钉固定在2.5~8mm的胶木板上,左侧下端可将孔钻的大一些,以便根据纵隔的宽度。
- 白树勤李国忠常益新
- 关键词:胸部正位体层摄影肺野胸部影像主支气管
- 家族性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附四例报告)
- 1990年
- 本文报告一个家族三代21人中发现四例家族进行性骨干发育不良症,其中一例进行了病理检查。结合复习文献对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与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进行了讨论。对此病的临床分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 常剑虹纪路平常益新班润义张馨梅
- 关键词: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