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钟庆
- 作品数:11 被引量:3H指数:1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以艺术本色再现时代风貌——王仲莘杂文读后
- 2015年
- 王仲莘同志工于杂文写作,出版杂文集《我的档案》1—4集,其中第三集收入合著的《朱丹红论文选》等,在社会上引发不小的反响。他的杂文很有特色,读后获益不浅。杂文写作以鲁迅为榜样的不少,王仲莘就是其中的一个。从他的杂文作品中可以看到鲁迅对他影响的印痕。鲁迅认为自己写作的杂文,"当然不敢说是史诗,其中有着时代的眉目"。
- 庄钟庆
- 关键词:鲁迅精神时代风貌论文选《鲁迅全集》谷文昌学术研究
- 研究鲁迅是为了更好地纪念鲁迅、传播鲁迅——庄钟庆教授谈厦门大学研究鲁迅在厦门的过去与现状被引量:1
- 2016年
- 地点: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时间:2014年10月29日9时11时鲁迅从1926年9月到1927年1月曾在厦门大学短暂任教。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厦门大学为了纪念鲁迅,于1952年10月19日成立了鲁迅纪念室,厦门大学的一些学者也随之开始了鲁迅研究工作。'文革'后期,厦门大学鲁迅纪念室在1976年9月扩充,并正式改为鲁迅纪念馆。
- 庄钟庆葛涛苏永延
- 关键词:文革纪念馆
- 巴人与新华、印华文学
- 2001年
- 本文评价了巴人在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时期的文学创作、文学理论著述及文学活动 ,评价了他对海外华人文学(主要是新华、印华文学 )的独特的贡献。
- 庄钟庆
- 关键词:巴人文学创作文学理论研究海外华人文学文学活动
- 田仲济杂文理论的价值卮言
- 1994年
- 田仲济杂文理论的价值卮言庄钟庆认识与评价历史现象,往往需要时间。田仲济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史方面的论著、杂文创作及理论等的成就,历史早已作出肯定的评价.由于种种原因,建国后出版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几乎没有涉及.只有到了新时期才引起学术界的注视。如第三个十年的...
- 庄钟庆
- 关键词:田仲济
- 茅盾逝世30周年暨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讨论会闭幕词
- <正>诸位代表:纪念茅盾逝世30周年暨第九届茅盾研究学术研讨会,经过两天紧张的会议,今天下午即将闭幕。这次会议除了换届选举,成立新一届的理事会外,着重围绕着会议主题即"茅盾文化遗产的当代意义"进行既有重点,又有广泛地讨论...
- 庄钟庆
- 文献传递
- 略谈茅盾文学语言论及研究
- 在中国现代文学语言形成与发展中,茅盾的贡献是突出的。茅盾认为文学语言主要是来自加工了的人民语言,具有形象、美感的特点,应当研究文学语言风格、体式以及不同体裁的语言特点。茅盾对于文学语言的研究同许多文学理论家一样,都是把文...
- 庄钟庆
- 关键词:文学特征语言因素
- 文献传递
- 研究基地的形成及特点——厦门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二十周年思考被引量:2
- 2007年
- 以厦门大学为主体的厦门市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迄今已开展工作二十年了,取得不少成绩,新华社誉之为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基地。研究会自成立以来,组织召开研讨会,编篡出版研究论著和"东南亚华文文学丛书",团结扶植研究人才,并与厦门大学中文系合作招收相关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有力推动了东南亚华文文学研究事业的发展。
- 庄钟庆
- 关键词:东南亚华文文学学科归属
- 应密切注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
- 1991年
- 八年来,文艺领域自由化思潮泛滥,《文艺理论与批评》如同一棵挺立的大树,屹立在神州大地上,顶住妖风恶浪,令人敬佩!
- 庄钟庆
- 关键词:意识形态领域文艺理论自由化革命文学作家作品
- 独特而又多样的文学风格——论茅盾的文学风格
- 茅盾的作品是以恣肆磅礴而又精雕细琢的文学风格著称的。这种统一的独特的风格表现在取材开阔而又笔触细致,人物众多而主要形象突出,布局安排庞大而又严密,环境描写既有气势而又多姿多彩,文学语言既雄健而又精细。作为文学大家的茅盾如...
- 庄钟庆
- 文献传递
- 茅盾性格和他的艺术风格略探
- 1985年
- 茅盾创作艺术风格的形成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我在一些论述中探讨过茅盾艺术风格同当时的历史条件、文学运动、文学风尚、社会思潮以及他个人的思想(社会的、艺术的)、生活环境、文学渊源、文学素养等方面的联系。在这篇文章中打算着重研究茅盾的性格与他的创作风格的关系,这对探讨他的创作特色或许有所裨益。如何解释人的性格、个性以及艺术风格、个性,这些问题学术界仍在探讨中,我只是依据个人的看法来谈谈茅盾的性格与创作风格的关系。在这篇论文中,我把性格解释为人以习惯方式表达对客体事物的态度及自己言行的特点,把性格作为个性的重要方面,并不包括组成个性的人的气质、能力等因素。至于风格,不是把它理解为体现文艺作品内容与形式中诸因素凝成的艺术特色或创作个性。
- 庄钟庆
- 关键词:性格艺术风格一致性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