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康军

作品数:24 被引量:119H指数:6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黑龙江省青年科学基金黑龙江省科技厅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8篇细胞
  • 6篇胶质
  • 6篇胶质瘤
  • 5篇脑损伤
  • 4篇血管
  • 4篇手术
  • 4篇蛛网膜
  • 4篇蛛网膜下
  • 4篇蛛网膜下腔
  • 4篇网膜
  • 4篇膜下
  • 3篇神经干
  • 3篇神经干细胞
  • 3篇免疫
  • 3篇脑梗
  • 3篇脑胶质瘤
  • 3篇胶质瘤细胞
  • 3篇干细胞
  • 2篇蛋白
  • 2篇动脉瘤

机构

  • 2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神经外...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作者

  • 23篇康军
  • 20篇杨立庄
  • 15篇蒋传路
  • 14篇李永利
  • 12篇叶伟
  • 8篇王社军
  • 8篇郑永日
  • 7篇杨东波
  • 6篇陈赞
  • 3篇杨海城
  • 3篇葛云龙
  • 2篇赵岩
  • 2篇赵鹏
  • 2篇王伊龙
  • 2篇肖庆
  • 1篇邢立举
  • 1篇金道云
  • 1篇顾来祥
  • 1篇王占英
  • 1篇王玉楼

传媒

  • 6篇中国微侵袭神...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中国临床神经...
  • 2篇神经疾病与精...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立体定向和功...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国医药导刊
  • 1篇微侵袭神经外...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10篇2003
  • 5篇2002
  • 3篇2001
  • 1篇1996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眉切口眶顶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垂体瘤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介绍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切除垂体瘤的技术和经验。 方法 9例病人采用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切除。 结果 全切肿瘤8例,次全切除肿瘤1例。 术后病人症状缓解,恢复正常生活工作。 结论 采用经眉切口眶顶入路可以提供足够的手术空间显露鞍区占位病变,减少术中脑压板的使用,避免了对脑组织的压迫。手术创伤小,病人恢复快。
郑永日李永利康军陈赞赵岩蒋传路王社军叶伟杨立庄
关键词:垂体瘤显微外科手术
短暂局部预缺血对脑梗塞大鼠的影响及HSP70表达的变化
2002年
目的:建立局灶性可重复性大鼠脑缺血动物模型,研究短暂性局部脑缺血后再灌注不同时间对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进的Longa’s法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建立阻断左侧大脑中动脉的局部脑缺血预处理模型。各组大鼠均经两次处理,预处理组大鼠经15分钟短暂缺血(PC),分别在再灌注6小时,12小时,24小时,72小时,168小时后(n=15~16),造成MCAO;单纯MCAO组大鼠只在第二次处理造成大脑中动脉闭塞;单纯PC组只经15分钟短暂缺血;各组大鼠均在第二次处理后24小时,检测以下指标:神经功能缺失评分;TTC染色测量梗塞范围;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变化;干湿法测量脑水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HSP70表达的变化。结果:PC-24h,PC-72h和PC-168h组与MCAO组相比较,脑梗塞范围、脑水肿的严重程度、梗塞周边区脑组织的缺血性损伤明显减轻;PC引起了轻微的神经细胞结构的改变;单纯PC组HSP70表达增加,永久性MCAO后24小时,各组HSP70蛋白在缺血周边区表达无显著差异。结论:短暂局部缺血预处理可以引起脑梗塞后脑组织产生缺血耐受性,其保护作用出现在再灌注后1~7天;PC后引起HSP70蛋白表达的改变与缺血耐受的产生有密切联系。
康军蒋传路杨立庄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缺血耐受脑梗塞热休克蛋白
早期手术改善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探讨早期手术和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神经功能恢复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过去9年我科28例颈内-后交通动脉动脉瘤所致动眼神经麻痹的手术效果。结果动眼神经麻痹后3d内手术(0~3d)的9例病人中有8例,4~6d手术的6例病人中有4例,7~13d手术的4例病人有2例,14~30d手术的3例病人中1例,其动眼神经功能完全恢复。30d后手术效果最差,6例中仅1例完全恢复。结论为避免神经功能废损,建议动脉瘤致动眼神经麻痹最好在3日内手术。
叶伟陈政良李永利王社军康军杨立庄刘岩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眼神经麻痹手术时机
温热疗法对人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研究温热疗法对人胶质瘤细胞的治疗效果。方法将人胶质瘤细胞NP2、U251、T98G肿瘤细胞分别以37℃(对照组),42℃、43℃、44℃(治疗组)加温2h,不同时间点用WST-1assay方法测定细胞生存率,分析杀肿瘤细胞效果。结果43℃、44℃加温1h以上时,均取得了显著的杀肿瘤细胞效果。结论为温热疗法作为脑胶质瘤新的临床治疗方法提供了实验依据。
葛云龙顾来祥肖庆李永利康军王社军杨立庄郑永日蒋传路
关键词:温热疗法人胶质瘤细胞立体定向技术局部麻醉
大骨瓣开颅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02年
目的 探讨大面积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手术方法。方法 对大面积脑梗死所致早、中期小脑幕切迹疝采用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及非功能区脑组织切除术。结果 12例中10例存活,2例死亡;10例幸存者随访3~6个月,智能均接近正常,其中6例能独立生活。结论 标准外伤大骨瓣开颅术是治疗脑梗死所致脑疝的有效方法。
叶伟康军杨立庄
关键词:脑梗死小脑幕切迹疝开颅术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对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观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抗体对大鼠C6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对肿瘤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皮下接种建立异位大鼠C6胶质瘤模型,实验组每3d局部应用VEGF抗体,对照组局部应用PBS溶液,每5d量取肿瘤的长径和宽径,15d后处死动物,称取肿瘤湿重,肿瘤组织行H-E及TUNEL法原位凋亡检测。结果实验组动物肿瘤生长速度明显减慢,光镜下观察实验组肿瘤标本见到较多的坏死灶,TUNEL法原位凋亡检测发现实验组肿瘤组织内肿瘤细胞凋亡。结论应用VEGF抗体后大鼠C6胶质瘤生长速度减慢,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抗血管形成疗法不仅能使肿瘤坏死增加,而且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李永利蒋传路王占英康军杨东波陈赞杨立庄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抗体胶质瘤细胞凋亡
神经胶质瘤细胞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的研究被引量:3
2003年
目的 探讨从神经胶质瘤细胞中提取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 (HAC)的方法。方法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技术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 ,采用Westenblot方法对提取物进行鉴定。结果 采用免疫亲和层析方法成功提取了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 ,并经过Westenblot方法鉴定。结论 采用亲和层析方法可有效的提取神经胶质瘤细胞中的热休克蛋白抗原肽复合物。
陈赞杨立庄叶伟王伊龙赵鹏李永利康军郑永日曹阳
关键词:神经胶质瘤抗原肽复合物
神经干细胞经枕大池移植后在损伤脑组织中的表达及分化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本实验将神经干细胞经枕大池移植到创伤性脑损伤模型大鼠蛛网膜下腔中,观察其向损伤脑组织迁移、存活及分化能力,探讨神经干细胞更安全、便捷及经济的移植途径。方法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NSCs)取自胎鼠皮层,并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采用Feeney’s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 h将神经干细胞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分别于移植后第1、2周处死取脑,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rdU、微管相关蛋白2(MAP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表明,BrdU(+)神经干细胞迁移到脑内损伤灶,并分化成MAP2(+)神经元或GFAP(+)胶质细胞。结论神经干细胞具有从蛛网膜下腔迁移入脑内损伤组织、分化为神经元及神经胶质细胞。
杨海城叶伟康军李永利蒋传路杨立庄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脑损伤蛛网膜下腔创伤性脑损伤分化能力脑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通透性的改变及转移生长因子β_1的表达被引量:21
2003年
目的 探讨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血脑屏障 (BBB)通透性的改变以及转移生长因子 β1(TGF β1 )在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 ,通过测定脑组织中伊文氏蓝 (EB)含量及免疫组化法来观察TGF β1 的表达。结果 缺血 2h再灌注 3h ,BBB通透性开始增加 ,2 4h达高峰 ,72h后明显减弱。同时 ,TGF β1 在缺血再灌注 3h开始表达 ,2 4h达高峰 ,持续至 72h ,72h后逐渐减弱。结论 脑缺血后BBB的破坏与TGF β1 的表达密切相关 ,提示TGF β1
王社军蒋传路康军胡少山李永力葛云龙杨立庄戴有利
关键词:脑缺血再灌注血脑屏障通透性转移生长因子Β1
大鼠脑损伤后经枕大池及立体定向脑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大鼠脑损伤后,将神经干细胞(neuralstemcells,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方法体外培养的NSCs取自胎鼠皮层,采用Feeney自由落体脑创伤模型制成大鼠脑损伤模型,伤后24小时将NSCs经枕大池移植到蛛网膜下腔及经立体定向移植到脑内。伤前24小时、伤后24小时及1、2周行动物运动神经功能评分。结果接受NSCs移植的两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均较损伤对照组明显提高(P<0.05),两移植组大鼠神经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别。结论经枕大池移植的NSCs具有远距离迁移能力,并能像脑内移植一样明显有助于大鼠神经运动功能的恢复。
杨海城康军叶伟李永利杨东波蒋传路杨立庄
关键词:神经干细胞创伤性脑损伤蛛网膜下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