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光哲
- 作品数:9 被引量:88H指数:6
- 供职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经肛肠梗阻导管在左半结肠癌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手术前的应用被引量:18
- 2015年
- 目的研究经肛肠梗阻导管在左半结肠癌合并完全性肠梗阻术前的应用。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间诊断为左半结肠癌伴急性肠梗阻(梗阻时间不超过24 h)患者65例,最终符合纳入标准观察的患者58例。58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32例(术前行经肛肠梗阻导管冲洗减压1周后行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对照组26例(于急诊下行手术治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患者Ⅰ期吻合率,吻合口漏的发生率采用χ2检验;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指标,以x珋±s表示,t检验。P<0.01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腹腔镜手术成功率:治疗组为100%(32/32),对照组为3.84%(1/26),χ2=50.08。治疗组与对照组比:Ⅰ期吻合率:100%(32/32)比19.23%(5/26),χ2=40.05;吻合口漏发生率:3.12%(1/32)比40.00%(2/5),χ2=7.89;术后平均住院时间:(9.2±1.2)d比(14.3±1.3)d,t=7.0;平均住院费:(68 150.00±1 112.34)元比(36 186.00±1 671.24)元,t=8.8。以上各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除了治疗费用治疗组因肠梗阻导管及腹腔镜手术费用高于对照组。其他各个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经肛肠梗阻导管在左半结肠癌肿瘤性肠梗阻患者腹腔镜手术前的应用中有显著的优势,为患者减轻痛苦,应得到大力推广。
- 苗鹏张光哲舒强
- 关键词:结肠肿瘤肠梗阻腹腔镜检查导管插入术
- 藻酸钙敷料在肛瘘术后创面的应用被引量:15
- 2012年
- 肛瘘是一种常见病,其发病率仅次于痔疮,目前有效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但因肛瘘发病部位的特殊性及解剖结构,使术后切口愈合成为了治疗肛瘘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因而术后换药成为可治疗的关键环节。我科常规术后换药方法包括常规消毒、康复新及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结合换药,但病程较长,愈合缓慢,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近年来藻酸钙敷料在外科创面治疗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张光哲凌光烈鹿晓理刘源杨凌洪
- 关键词:藻酸盐直肠瘘伤口愈合
- 肛周基底细胞癌一例
- 2011年
- 患者 男性.59岁.因“肛旁肿物2年,破溃1个月”于2011年3月31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状态尚可,心肺未见异常,截石位肛周9点处见一3cm×2cm不规则破溃肿物,周围隆起组织呈蓝色.中间皮肤缺损、红润、质脆、易出血;见图1.术前病理活检:见大量基底样癌细胞呈巢状分布,周边栅栏状排列有异型性。
- 薄彪杨凌洪刘源张光哲凌光烈
- 关键词:基底细胞癌肛周入院查体皮肤缺损病理活检截石位
- 切开旷置术结合垫压法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探讨切开旷置术结合垫压法对比传统切开挂线法,对治疗高位复杂肛瘘的优势性。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前采用肛管内彩超、磁共振完善诊断。治疗组采用切开旷置结合垫压法,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渗出、发热等不适症状,评价切开旷置结合垫压法的优势性。结果两组在术后疼痛、渗血、发热等术后不适症状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切开旷置结合垫压法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有效性及安全性方面具有较好的优势,而且能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能实现以患者为本的医疗理念。
- 张光哲凌光烈杨凌洪刘源薄彪
- 关键词:挂线法
- 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治疗直肠黏膜脱垂被引量:8
- 2017年
- 目的探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于我科确诊患有直肠黏膜脱垂并首次行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对照组采用传统黏膜折叠术。观察2组总体治疗效果、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72 h疼痛情况、术后肛门功能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结果 2组总体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术后72 h疼痛平均评分及术后肛门功能平均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出血及肛门坠涨的病例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在复发、直肠狭窄及肛门失禁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与传统黏膜折叠术相比,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安全性高等特点,可成为经肛治疗直肠黏膜脱垂的首选方法。
- 任玲张光哲凌光烈
- 关键词: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吻合器直肠黏膜脱垂
- 肛瘘的治疗被引量:24
- 2011年
- 肛瘘是一种常见疾病,令患者痛苦不堪,患病率为8.6/10万人。患病率在男性患者中较高,男与女之比为1.8:1。在我国发病率约占肛肠病的1.7%~3.6%。在临床上,复杂性肛瘘的治疗一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即提高肛瘘的治愈率,使复发率降低,避免肛门功能损伤。
- 薄彪杨凌洪刘源张光哲凌光烈
- 关键词:直肠瘘肛管肛门功能
- 脊髓栓系综合征误诊为单纯性骶尾部瘘一例
- 2012年
- 患者男,67岁,以"骶尾部皮脂腺瘤术后感染10个月"于2011年3月6日入院。患者10个月前发现骶尾部一包块,于当地医院诊断为骶尾部皮脂腺瘤进行手术,术后10个月切口仍未完全愈合,且有流脓现象,为求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入院检查:患者一般状态可,心肺部查体未见明显异常。专科查体:患者骶尾部见一手术瘢痕,切口周围隆起,表面红肿,按压有脓液流出。骶尾部彩超示:皮下最浅处约0.4cm处可见无回声,范围约4.8cm×0.9cm,
- 张光哲凌光烈杨凌洪刘源博彪
- 关键词:神经管缺损误诊
- 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器在直肠良性肿瘤治疗上的应用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选择性痔上黏膜吻合器(TST)手术对比传统经肛局部切除术,在直肠良性肿瘤治疗上的优势性。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10年月5月80例诊断为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TST手术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经肛肿物局部切除术,比较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大出血,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住院相关费用,评价TST手术的优势性。结果两组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上其差异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但在术后大出血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ST手术在直肠良性肿瘤的治疗上有较大的优势性及发展性,为低位直肠良性肿瘤的治疗提供新的医疗途径。
- 芦婷婷张光哲
- 关键词:外科缝合器直肠肿瘤微创性
- 芬太尼抑制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机制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目的通过选择10 nmol·L-1芬太尼作用于鼻咽癌细胞系CNE2和HONE1,研究芬太尼对鼻咽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鼻咽癌细胞系CNE2和HONE1,选择10 nmol·L-1芬太尼分别作用于鼻咽癌细胞系30 min和1h,Western blot检测p-Src和Src表达,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能力;构建Src过表达质粒,转染鼻咽癌细胞系,观察鼻咽癌细胞形态,检测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 10 nmol·L-1芬太尼处理鼻咽癌细胞CNE2和HONE1 48 h后,细胞呈现出类间质向上皮转化的形态特征,同时,与对照组相比,加入芬太尼处理组的鼻咽癌细胞其迁移能力显著降低;应用芬太尼分别处理鼻咽癌细胞30 min和1 h后,p-Src水平显著下调;此外,与转染空载体质粒的对照组相比,过表达Src的细胞迁移能力明显增强,而在过表达Src的细胞中同时联合芬太尼处理后,细胞的迁移能力没有被抑制。结论芬太尼可能通过抑制Src通路活化抑制鼻咽癌细胞侵袭转移。
- 任玲张光哲邢承忠
- 关键词:鼻咽肿瘤芬太尼肿瘤侵润肿瘤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