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冬咏
- 作品数:9 被引量:32H指数:3
-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信息与管理科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河南省教育厅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社会学更多>>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估方法及应用被引量:17
- 2001年
- 基于已有相关数据 ,建立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 ,提出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定量评价方法—主成分分析法 ,并对河南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了评估分析和横向比较 .
- 张冬咏李钧李炳军袁宇涛
- 关键词:区域农业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可持续发展
- 基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的国内游客总数预测被引量:3
- 2020年
- 结合灰色模型在小样本下预测精度较高的优点和马尔可夫模型对随机波动数据处理结果较好的优点,以2004—2015年国内游客总数构建传统灰色GM(1,1)模型、无偏灰色GM(1,1)模型、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和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并对比2016—2018年国内游客总数的预测值与实际值.结果表明,灰色马尔可夫模型和无偏灰色马尔可夫模型相比于传统灰色GM(1,1)模型和无偏灰色GM(1,1)模型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提高了2.36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灰色模型结合马尔可夫模型后能够解决对随机波动数据的预测偏差,有效提高预测精度.
- 张冬咏陈泗达
- 关键词:GM(1,1)模型马尔可夫模型
-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学生群体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 2021年
- 作为减少垃圾处置量和缓解环境污染的主要手段,垃圾分类已经成为当代社会的新热点.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学生群体垃圾分类习惯的培养关系重大.为分析影响学生群体垃圾分类行为的主要因素,采用半结构化问卷对630名学生展开了问卷调研.运用VENSIM软件构建了学生群体的垃圾分类行为影响因素系统动力学(System Dynamics,SD)模型,最后对模型进行了动态仿真和决策分析.结果表明,家庭和学校内部因素与学生的垃圾分类行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建议学校在开展垃圾分类有关的教育活动时应综合考虑所有的影响因素,并且积极推进家校联合的教育模式,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垃圾分类意识及能力.
- 张冬咏刘凌怡李文
- 关键词:垃圾分类系统动力学仿真主成分分析法
- 基于遗传算法的高校专业进化能力评价
- 2016年
- 从高校竞争力入手,描述了高校专业种群的进化模式,利用遗传算法对高校专业的进化能力进行评价,采用专业竞争力作为个体专业进化的适应性测度函数,高校的综合竞争力作为进化的目标函数,设计了合理的遗传编码,专业种群经过选择、交叉、变异的遗传操作,保持适应环境变化,具有较强进化能力的适应策略,经过重复的过程,最终达到高校专业进化能力的最优化.通过实例计算,得到了较符合实际的结果.
- 郭三党董奋义张冬咏翟振杰樊为刚刘同生
- 关键词:高校竞争力遗传算法
- 郑州市工业“三废”污染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以郑州市为例,选取2000—2015年郑州市人均GDP作为经济指标、工业"三废"排放量作为环境指标,运用EXCEL与STATA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构建郑州市工业"三废"排放量和人均GDP的计量模型,拟合出郑州市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回归模型图.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工业"三废"排放量与人均GDP之间的关系拟合曲线符合"N"形、部分倒"U"形等特征,2000—2015年郑州市人均GDP与工业"三废"的排放量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全都符合标准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倒"U"线)关系.最后针对不同的曲线特征对郑州市可持续发展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政策建议.
- 张冬咏唐恬
- 关键词:人均GDP
- 基于演化博弈的高校垃圾分类监管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以高校校园垃圾分类为研究对象,借助博弈论方法构建大学生和高校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了两者在不同策略下的成本和收益,研究了演化稳定策略,并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垃圾分类行为与其分类成本、因分类而获得的环境正效应和因不分类而受到的声誉损失关系最为密切;学校制定的奖惩制度仅在短期内有效,但想使垃圾分类长期处于稳定状态,关键在于降低学生垃圾分类成本、提升垃圾分类的环境价值以及建立信息披露制度.
- 郝梦阁张冬咏郭柯楠
- 关键词:垃圾分类演化博弈校园垃圾
- 农村资源环境与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研究
- 资源环境问题是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值得广泛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特别是产业革命以后,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加之人口的不断膨胀,从自然界索取的资源越来越多,排放的废弃物与日俱增,...
- 张冬咏
- 关键词:区域经济能源利用环境污染生态环境
- 文献传递
- 基于熵权TOPSIS法的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从生活消费视角研究中国居民生活消费碳排放水平的特征,对低碳减排和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选取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教育文娱、医疗保健以及生活服务8个生活消费领域作为评价因子.首先,建立碳排放计量模型——消费者生活方式法(CLA),将不同领域的生活消费产生的二氧化碳量化;其次,采用熵权法将各项评价指标进行赋权;最后,结合TOPSIS法,对中国31个省(市)的碳排放水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居住类、生活服务类和食品烟酒类对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的碳排放水平影响较大;从整体排名来看,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水平越高的省(市),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的碳排放水平相对越高.最后基于研究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 张冬咏鲁书慧郝梦阁
- 关键词:熵权TOPSIS法CLA碳排放居民生活消费
-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率研究被引量:3
- 2020年
- 基于DEA模型,选取2017年我国30个省市的截面数据,测算各地区的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率,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模型,探寻影响垃圾污染治理效率的关键因素.结果表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污染治理效率偏低,全国仅有北京等9个省市达到DEA有效;治理效率的区域异质性较为明显,表现为东部地区最优,西部地区次之,中部地区最差;要达到高效提高治理效率的目的,关键在于管控好无害化处理能力、无害化处理量和基础设施投资额这三个关键指标.
- 张冬咏郝梦阁刘凌怡
- 关键词:DEA模型垃圾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