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建筑科学
  • 2篇艺术

主题

  • 2篇建筑
  • 1篇地下公共建筑
  • 1篇地下建筑
  • 1篇修养
  • 1篇艺术
  • 1篇艺术显现
  • 1篇中国艺术
  • 1篇人文
  • 1篇人文精神
  • 1篇自然光
  • 1篇建筑材
  • 1篇建筑材料
  • 1篇建筑技术
  • 1篇古雅
  • 1篇方向感
  • 1篇防潮
  • 1篇防水
  • 1篇城市
  • 1篇城市建筑

机构

  • 5篇解放军理工大...
  • 2篇湖州师范学院

作者

  • 5篇张冰
  • 2篇奚江琳
  • 2篇范斌
  • 1篇王可佳
  • 1篇朱星平
  • 1篇陈志龙
  • 1篇吴艳华

传媒

  • 2篇地下空间与工...
  • 1篇郑州大学学报...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艺术百家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07
  • 1篇2006
  • 1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地下公共建筑中方向感的建立与方向引导设计被引量:2
2011年
在地下空间中定位定向困难一直是影响地下公共建筑使用的主要因素,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深入,以商业、娱乐等多种功能为主的地下公共建筑类型由于与轨道交通的结合,呈现出多功能复合化和规模扩大化的趋势,使得对地下公共建筑中定位定向问题的研究就显得更为重要。目前,相关的研究多集中在视觉导向标识系统设计方面,本文重点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对地下公共建筑中方向感的建立和方向引导设计进行研究,提出空间引导、自然光引导以及质感肌理引导三种方式,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快速发展的地下公共建筑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吴艳华陈志龙张冰王可佳
关键词:地下公共建筑方向感自然光
中国近代城市建筑防空研究回溯被引量:1
2006年
从人工飞行器出现起,空袭已经成为战争爆发必然的揭幕和序曲。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随着抗日战争的发展,中国近代城市建筑防空技术的研究得到了较为广泛的重视。作者通过对文献研究,分析了中国近代城市建筑防空自起始时的发展脉络。
朱星平奚江琳张冰
中国古代地下的建筑技术及材料进步被引量:2
2011年
建筑的发展首先是物质生产的产物,无论哪个方面要求都要通过一定的技术方法才能得以实现。从历史来看,中国古代地下建筑技术的发展,主要是围绕着材料、结构、施工等方面的进步变革而展开的,但同时,人工建筑材料与砖石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又为地下建筑空间的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技术基础。
张冰奚江琳
关键词:地下建筑防潮防水建筑材料
王国维的“古雅”论与人文精神
2007年
王国维提出的"古雅"概念是他在美学上最具有独创性的贡献之一。它是一种人工创造的具有人文意蕴和生命意态的艺术美,其中具有人文气质的"真本"和时间性,成了中国艺术可欣赏玩味的审美中介;而人文修养和人品修为是王国维对中国艺术的终极关注。"古雅"论把艺术与人文精神内在地联系起来,达到了对美的最深刻、最终极的内涵和意义的了悟与洞悉,为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理想性的精神维度。
范斌张冰
关键词:古雅人文精神修养
试论中国艺术中“真”对“美”的超越
2005年
中国的艺术是“真”的显现,揭示了生命存在中的一种真实状态。“真”在艺术作品中比“美”更本源,艺术是“真”对“美”的一种超越。
范斌张冰
关键词:中国艺术艺术显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