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名誉 作品数:10 被引量:50 H指数:3 供职机构: 常州大学商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 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经济管理 文化科学 更多>>
金融危机冲击与企业现金持有的动态调整 被引量:12 2011年 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出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在解释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速度与成本方面的差异,发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公司调整持有现金的成本。进一步分析显示,正常状况下公司进行现金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但在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上市公司对银行融资性资金来源的依赖更为明显,这与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相一致。 张名誉 李志军关键词:现金持有 金融危机 资产链、可交易价值与股票短期收益分析 被引量:1 2011年 根据资产链的思想提出股票可交易价值的概念,并从股票可交易过程中归纳出价格因子、流动性因子和波动性因子是股票可交易价值的主要构成因素。进而建立考虑可交易价值的单因素和多因素股票定价模型,选取中国沪深A股市场的周交易数据进行实证。结果显示:模型对中国沪深A股的短期收益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优于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 张普 吴冲锋 张名誉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研究--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 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运用SWOT模型,探讨如何在科技型中小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的实施战略和具体措施,以期为有关政府部门、决策机构和实务工作者参考. 张普 张名誉关键词:金融服务体系 SWOT模型 文献传递 流动性价值、波动性价值与股票可交易价值 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对股票可交易过程的分解,将股票的可交易价值分解为流动性价值和波动性价值,其大小主要取决于投资组合的预期变现时间。基于无套利原理的流动性价值模型指出流动性价值主要表现为资金的时间价值。考虑现金红利的随机波动条件下,基于期权定价思想和最小二乘蒙特卡罗模拟的波动性价值模型显示:红利水平决定了波动性价值的存在与否,红利率越高,波动性价值越小,直至最后消失;预期平均波动率是波动性价值的首要影响因素,决定了波动性价值的水平;波动率的变化率是波动性价值的次要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投资者对波动性价值可能存在的风险的认识;波动过程和价格过程的相关程度、波动的均值回复速度等因素则主要反映了波动性价值实现的可能性。 张普 张名誉关键词:流动性 波动性 现金红利 外部冲击、流动性约束与企业现金的动态调整 被引量:1 2011年 当面临外部流动性冲击时,企业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会呈现哪些特征。借鉴最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运用动态面板模型及系统GMM估计方法,得出不同财务特征的企业在解释现金持有及动态调整速度与成本方面的差异。我们发现金融危机会显著增加公司调整持有现金的成本。在进一步的分析中,正常状况下,公司进行现金调整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银行贷款与经营性现金流量,但在金融危机冲击时,中国上市公司对银行融资性资金来源的依赖更为明显,这与我国以银行为主体的间接融资方式相一致。 张名誉关键词:现金持有 金融危机 我国出口汇率弹性与收入弹性估算:1995-2009 2011年 利用1995-2009年我国向前18大贸易伙伴出口的月度数据,采用协整技术计算我国出口的长期汇率弹性和收入弹性,并进一步利用脉冲响应计算出口的中短期汇率弹性,结果显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双边贸易出口影响较为显著,但对总出口影响可能不显著。从影响力比较来看,进口方GDP对我国出口的影响明显超过汇率。 张名誉 李志军关键词:汇率弹性 脉冲响应 目标区汇率制与中国汇率制度改革取向 2004年 面临国际压力 ,我国政府应主动采取措施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改革。而作为一个转轨型的经济体 ,各项改革措施的推行应基于国内是否具备必要条件 ,而非屈从于国际压力。中国近期在汇率制度的改革方向是“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张名誉关键词:中心汇率 汇率制度改革 普惠性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的非线性关系研究 被引量:30 2015年 金融发展对收入分配的影响在发展经济学文献中广受关注,但大多数是从金融深化的角度来理解金融发展,而从普惠金融角度来研究的文献相对较少。文章使用中国29个省区1996~2012年间的面板数据,运用Kremer,Bick and Nautz(2013)改进后的工具变量面板门限模型来估计两者之间的关系,该方法能较好的解决金融发展与收入差距之间的内生性问题,分析结果表明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不平等存在非线性关系,但不同形式的金融发展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普惠性的金融发展更有助于缩小中国城乡收入差距。 李志军 张名誉关键词:金融发展 收入不平等 门限效应 国外估算人民币均衡汇率模型的评述 2011年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人民币均衡汇率再次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焦点。近年来,国外许多学者运用各种理论模型及不同的估计方法对人民币均衡汇率及失调程度进行广泛与深入的研究。通过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理清一些概念上的混淆,而且通过借鉴国外研究成果,促进国内对人民币均衡汇率更深入的研究。文章首先对涉及均衡汇率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然后对常用的均衡汇率估算模型进行介绍,然后,简要评述国外人民币均衡汇率估计的结果,最后对于目前研究状况及现存文献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探讨。 张名誉关键词:人民币均衡汇率 购买力平价 行为均衡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