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媛

作品数:8 被引量:70H指数:3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子宫
  • 3篇宫颈
  • 3篇宫颈癌
  • 2篇子宫颈
  • 2篇子宫颈癌
  • 2篇子宫内膜
  • 2篇细胞
  • 2篇卵巢
  • 2篇内膜
  • 2篇宫内
  • 2篇宫内膜
  • 2篇腹腔
  • 2篇癌细胞
  • 1篇修复基因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内皮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血管内皮生长...
  • 1篇异位症
  • 1篇阴道

机构

  • 8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贵州省人民医...
  • 1篇山东大学
  • 1篇石河子大学医...
  • 1篇天津市中心妇...
  • 1篇武汉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河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湖南省肿瘤医...

作者

  • 8篇张媛
  • 4篇王泽华
  • 3篇汪宏波
  • 2篇杨元先
  • 2篇董卫红
  • 1篇占海英
  • 1篇奚玲
  • 1篇孔北华
  • 1篇徐亚辉
  • 1篇邢辉
  • 1篇汪辉
  • 1篇蔡俐琼
  • 1篇蔡晶
  • 1篇吴明富
  • 1篇朱涛
  • 1篇李红发
  • 1篇杨其峰
  • 1篇熊宙芳
  • 1篇贾瑶
  • 1篇马丁

传媒

  • 4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现代妇产科进...
  • 1篇中华妇产科杂...
  • 1篇实用妇产科杂...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2
  • 2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3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2009年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血清VEGF-A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46例临床病理诊断明确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和40例对照患者的血清。应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VEGF-A的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症状、不同临床分期患者血清VEGF-A的水平差异。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有明显的痛经症状时,其血清VEGF-A水平明显升高(P>0.05)。临床分期较晚(Ⅲ-Ⅳ)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血清VEGF-A水平明显高于临床分期较早(Ⅰ~Ⅱ)的患者。结论:VEGF-A参与了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和发展过程,针对VEGF-A的拮抗治疗可能是临床治疗该病的一种新途径。
汪宏波张媛徐亚辉李艳辉冯地路王泽华
关键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子宫内膜异位症腹腔液生殖
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Ia2~Ⅱb期子宫颈癌安全性及有效性的比较被引量:35
2015年
目的比较腹腔镜与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治疗Ia2~Ⅱb期子宫颈癌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收集2000年至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及贵州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确诊为Ia2~IIb期子宫颈癌的1529例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052例患者接受腹腔镜下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LRH)+盆腔淋巴清扫术(腹腔镜组),477例接受开腹行子宫广泛性切除术(ARH)+盆腔淋巴清扫术(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术中和术后并发症、预后的差异。结果(1)临床病理指标:腹腔镜组、开腹组患者的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资料不均衡,进一步按临床分期进行分层,分为Ia2~Ib1期861例,包括663例腹腔镜组、198例开腹组;Ib2-Ⅱb期668例,包括389例腹腔镜组、279例开腹组。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1期和Ib2-Ⅱb期子宫颈癌中,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理类型、病理分化程度、宫旁浸润、淋巴脉管间隙受累(LVSI)及新辅助化疗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手术相关指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1期和Ib2~Ⅱb期患者中,腹腔镜组手术时间(中位数均为240min)明显长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220Min;P=0.027,P=0.000),术中出血量(中位数分别为200、300m1)显著少于开腹组(中位数均为500ml;P值均为0.000),术中输血率(分别为14.3%、22.6%)显著低于开腹组(分别为53.5%、48.4%;P值均为0.000)。(3)术中、术后并发症:按临床分期分层后,分别在Ia2-Ibl期和Ib2-IIb期中,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术中并发症、术后并发症(除外尿潴留)及尿潴留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
杨露杨萍李东林蔡晶沈怡董卫红张媛熊宙芳陈辉闵洁汪宏波王英红梁文通王泽华
关键词:宫颈肿瘤子宫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雌、孕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体外生长的影响
2003年
目的 观察 17β 雌二醇 (E2 )、E2 与黄体酮 (P)联合应用对人上皮性卵巢癌细胞株A2 780体外生长的影响。方法 分对照组和实验组 ,用四甲基偶氮唑蓝 (MTT)比色法计算细胞生存率 ,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周期。结果 ①浓度为 0 1~ 5 0nmol/L的E2 可抑制卵巢癌细胞株的生长 ;加入浓度为 5 0nmol/L的P后这种抑制作用增强。②浓度为 0 1~ 5 0nmol/L的E2 对卵巢癌细胞株细胞周期有影响 ;G0 /G1期细胞由 5 7 11%增加到 71 99% ,S期细胞由 32 39%减少到 2 0 5 5 % ,加入浓度为 5 0nmol/L的P后 ,细胞周期进一步发生变化 ,G0 /G1期细胞由5 7 11%增加到 77 39% ,S期细胞由 32 39%减少到 15 80 %。结论 雌激素对卵巢癌细胞株A2 780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 ,并呈现剂量 效应关系。雌。
张媛杨元先
关键词:孕激素卵巢癌体外生长癌细胞株雌激素
绝经15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0天
2012年
患者,68岁,因绝经15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0天于2010年11月16日人院。患者1995年绝经,2003年7月因左侧乳腺癌行左乳腺根治术,术后接受6疗程放化疗。2003年8月开始口服他莫昔芬,每日1次,1次1片,连续服用5年,服药期间曾两次到医院妇科检查,无特殊发现。2010年10月因少量不规则阴道流血来我院就诊。
董卫红蔡俐琼张媛王泽华
关键词:阴道不规则流血绝经不规则阴道流血左侧乳腺癌他莫昔芬服药期间
宫颈癌的手术-病理分期和评分系统的建立和验证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宫颈癌患者接受手术治疗,但目前国际妇产科联合会(FIGO)分期系统未考虑手术-病理资料。本文提出了一个更综合全面且对预后有指导价值的手术-病理分期和评分系统。方法:4220例宫颈癌队列(1)用于筛选手术-病理危险因素,构建手术-病理分期和评分系统,采用1104例宫颈癌的前瞻性研究队列(2)进行验证。结果:宫颈癌队列(1)的筛选研究中,7个独立危险因素与预后相关:淋巴结转移、宫旁浸润、病理类型、组织学分级、肿块大小、间质浸润和脉管浸润。通过纳入淋巴结转移、间质浸润和脉管浸润的附加衡量标准,FIGO分期系统被修订和扩展成为一个手术-病理分期系统。根据数量和转移部位,淋巴结转移被分为3个亚组。加入7个预后危险因素提高了评分系统实践的可行性。评分系统将患者划分为3个级别:零分、低分和高分,分别对应0分、1~3分和≥4分(P=1.08E-45;P=6.15E-55)。队列(2)的验证研究中,随着评分系统分数的升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和无瘤生存率减低(P=9.04E-15;P=3.23E-16)。手术-病理分期和评分系统比FIGO分期有更好的同质性和辨识力。结论:手术-病理分期和评分系统改进了对肿瘤严重程度和病灶侵袭程度的性状描述,可更精确地预测预后并指导术后治疗。
李双李雄张媛周航唐方徐贾瑶胡婷孙海英杨茹陈亦乐程晓东吕卫国吴丽周金王少帅黄科程王琳姚远杨其峰杨兴升张庆华韩晓兵林仲秋邢辉曲芃芃蔡红兵宋晓婕田晓予沈健奚玲李科珍邓东锐汪辉王常玉吴明富朱涛陈刚高庆蕾王世宣
关键词:宫颈癌FIGO分期
肿瘤错配修复基因PMS_2在子宫颈癌细胞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HeLa细胞中PMS2的表达及化疗药物对其的影响。方法通过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及逆转录基因扩增(RT-PCR)的方法检测化疗药物顺铂(CDDP)对HeLa子宫颈癌细胞株细胞生长的影响,并选择最佳浓度观察其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顺铂对于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与药物浓度相关,尤其是在10mg/L的浓度培养24h后最为明显,细胞生长率为68.2%。在此药物浓度培养下,HeLa细胞生存能力明显下降,同时PMS2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结论PMS2可能参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对于子宫颈癌的早期诊断以及化疗药物疗效及预后的判断有一定的意义。
张媛王泽华
关键词:HELA细胞顺铂
16例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临床分析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探讨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 (EPSPC)的临床特点、诊断及鉴别诊断、组织学来源、治疗和预后。方法 对协和医院 1996年到 2 0 0 3年收治的 16例术后诊断为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除 1例放弃治疗外 ,余 15例患者均施行了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中腹腔放置卡铂 ,术后PAC方案化疗。 9例患者已死亡 ,生存期 6个月到 36个月不等。平均存活期为 19个月 ,4例仍在化疗中 ,2例失去随访。结论 EPSPC为来源于第二苗勒氏系统的恶性肿瘤 ,发病率低 ,误诊率高 。
张媛杨元先
关键词:卵巢外腹膜浆液性乳头状癌化疗预后术后诊断PAC
黄体功能不全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被引量:11
2009年
目的探讨黄体功能不全(LPD)不孕患者和正常育龄妇女着床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超微结构改变。方法应用单克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例组织学诊断黄体功能不全的不孕妇女和13例健康育龄妇女尿黄体生成激素(LH)峰出现后6-10 d子宫内膜整合素β3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在扫描电镜(SEM)下观察两组着床期子宫内膜超微结构特点。结果LPD患者着床期子宫内膜腺上皮整合素β3表达缺失,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扫描电镜下观察LPD组子宫内膜细胞胞膜转换延迟,胞饮小泡发育滞后于正常对照组2 d以上。结论LPD患者子宫内膜组织学上的成熟延迟和整合素β3表达缺陷,延迟开放的着床窗和受损的内膜容受性影响了胚胞的着床,是导致LPD不孕的重要原因。
张媛占海英李红发汪宏波
关键词:子宫内膜黄体功能不全整合素Β3胞饮小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