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彬

作品数:36 被引量:175H指数:9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介入
  • 11篇放射学
  • 10篇栓塞
  • 7篇血管
  • 7篇造影
  • 7篇介入治疗
  • 6篇血管造影
  • 6篇疗效
  • 6篇介入性
  • 5篇血管造影术
  • 5篇造影术
  • 5篇支气管
  • 5篇头坏死
  • 5篇内支架
  • 5篇坏死
  • 5篇骨头
  • 5篇骨头坏死
  • 5篇肝癌
  • 5篇穿刺
  • 4篇动脉栓塞

机构

  • 30篇安徽省立医院
  • 4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安徽省阜阳市...

作者

  • 36篇张学彬
  • 34篇吕维富
  • 29篇张行明
  • 17篇侯昌龙
  • 14篇王伟昱
  • 8篇季学兵
  • 6篇张正峰
  • 6篇赵锡军
  • 6篇胡曙东
  • 5篇汪世存
  • 4篇厉月琴
  • 3篇杨秋红
  • 3篇孙一兵
  • 3篇何玉圣
  • 3篇荚伟萍
  • 3篇许实成
  • 3篇赵涛
  • 2篇张雪芬
  • 2篇项有球
  • 1篇王高生

传媒

  • 9篇医学影像学杂...
  • 7篇介入放射学杂...
  • 4篇安徽卫生职业...
  • 2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癌症杂志
  • 1篇安徽医学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医学文选
  • 1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第三届全国肿...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8
  • 2篇2007
  • 5篇2006
  • 9篇2005
  • 4篇2004
  • 5篇2003
  • 4篇2002
  • 5篇200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肝肺综合征所致肺部损害的影像学表现
2002年
目的:探讨肝肺综合征的基本影像学表现规律以指导临床医师诊治这类疾病。方法: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60例和非肝硬化患者200例,摄胸部正、侧位片。其中肝硬化组9例和非肝硬化组14例行肺部CT扫描,比较两组病例的影像学表现特点。结果:肝硬化组肺内网结节阴影、盘状肺不张、肺水肿、肺充血和胸腔积液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肺充血者可在右下肺见到典型网格状改变。CT表现为肺血管杵状扩张或蜂窝状改变。结论:①肝硬化所致肺损害的X线平片表现虽不具有特异性,但结合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可以大致反映肺部改变的一般影像学表现规律及其病理学基础。②肺部CT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肺血管的病理学改变。③强化CT可以排除肺纤维化等间质性疾患。
吕维富张行明张正峰张学彬
关键词:肺部损害放射学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子宫颈癌术前子宫动脉栓塞化疗23例被引量:2
2005年
目的 探讨子宫颈癌术前行子宫动脉栓塞化疗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 2 3例子宫颈癌 (Ⅰb2 期 5例 ,Ⅱa 期 8例 ,Ⅱb 期 10例 )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 ,观察其疗效和毒副反应。介人性化疗后 2周行子宫根治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2 3例患者阴道出血、流液、腰骶部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 ,栓塞化疗总有效率达 91.3 % ,手术成功率达 10 0 %。 2 3例各组淋巴结及切缘无癌。结论 子宫颈癌术前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化疗 ,有助于提高手术切除率 ,减少复发和转移。
王伟昱吕维富张行明张雪芬张学彬侯昌龙
关键词:子宫颈癌化疗术前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切缘
介入放射学新技术在危重病人抢救中的综合应用
吕维富汪世存张学彬侯昌龙王伟昱何玉圣杨秋红赵涛张行明季学兵
介入放射学技术具有微创、快捷、简便、高效等优点,具备诊断和治疗2种功能。该项目利用其血管造影和栓塞技术可以快速发现病变、确定出血的部位和性质并对其进行栓塞治疗。同时,利用其造影、再通、成形和支架置入等技术可以对各种原因造...
关键词:
关键词:介入放射学危重病人抢救
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与经验
目的总结气管支架置入术治疗重症气道狭窄的疗效和经验。方法各种原因引起的气管和主支气管狭窄病人13例。术前常规行高千伏胸片和胸部CT检查以了解气道狭窄的部位、形态和范围。狭窄段位于气管10例、右侧主支气管1例、左主支气管2...
吕维富张行明张学彬王伟昱侯昌龙
关键词:气管主支气管气道狭窄镍钛合金支架疗效评价
文献传递
经导管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
2002年
目的 评价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 Seldinger方法作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 2 2例子宫肌瘤患者 ,栓塞材料选用 PVA颗粒 (直径 35 0~ 5 0 0 μm) ,真丝微粒 ( 4 #真丝线剪成 1 mm长 )及线段 ( 4 #真丝线剪成 1 0 mm长 ) ,以完全阻断子宫动脉血流为宜。结果 血管造影发现 ,子宫肌瘤血供丰富 ,均由两侧子宫动脉供血 ,栓塞后肌瘤的血供可阻断。随访 3~ 6个月结果表明 :月经量明显减少 ,经期有不同程度缩短 ,3例闭经 ,其中 1例又复潮。术后 3个月子宫肌瘤平均缩小 46.7% ,其中缩小80 % 3例 ,5 0 %~ 70 % 6例 ,2 5 %~ 40 % 6例 ,<2 0 % 3例。术后 6个月有 3例原已缩小的肌瘤复又增大。结论 UAE创伤小 ,近期疗效明显 ,而远期疗效尚需观察 。
孙一兵张雪芬吕维富张学彬赵锡军
关键词:子宫动脉栓塞子宫肌瘤疗效
金属内支架在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
2004年
目的 :探讨经皮肝穿刺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恶性胆道梗阻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2 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行经皮肝穿胆道金属内支架置入术。男 18例 ,女 9例 ,其中肝癌 6例 ,胆管癌 7例 ,胰腺癌 5例 ,转移癌 9例。梗阻部位在胆总管 12例 ,肝总管肝门区 15例。结果 :经皮肝胆道内支架置入术技术成功率为 10 0 %。 2 7例共置入金属内支架31枚 ,术后 1周复查肝功能血清学指标 ,总胆红素、碱性磷酸酶和谷丙转氨酶较术前明显下降 ,P <0 .0 0 1。随访开通时间平均为 14 1天 ,半年开通率 5 5 .6 % ,并发症发生率为 2 5 .9% ,主要为胆道感染 ,胆道出血等。结论 :金属内支架置入术是治疗胆道梗阻性黄疽的安全。
胡曙东吕维富张行明张学彬张正峰侯昌龙
关键词:放射学介入性胆管阻塞内支架姑息疗法
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
2003年
目的:分析应用电解可脱卸弹簧圈(GDC)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6例因蛛网膜下腔出血或其他神经系统症状的病人。经CT或(和)MR以及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中左侧后交通动脉3例,右侧后交通动脉1例,前交通动脉1例,C2段1例。瘤体直径在5~20mm之间。在神经安定+局麻下行动脉瘤栓塞术。先作载瘤动脉造影,明确动脉瘤的大小、形状、体/颈比以及与载瘤动脉的关系。再将微导管和微导丝塑形为相应的形状后经指引导管送至动脉瘤腔中部,选择合适的GDC进行填塞,直至致密填塞。结果:全部病人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技术成功率为100%。栓塞后即刻行脑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填塞满意,填充程度均在95%以上。全部病人均无再次出血和并发症产生。结论:经皮穿刺GDC栓塞术是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吕维富张行明张正峰张学彬
关键词:脑动脉瘤电解可脱弹簧圈栓塞术GDCSAH
支气管动脉-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附21例报告)被引量:12
2004年
目的 :总结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的DSA表现和介入治疗经验。方法 :2 1例咯血病人 ,经DSA证实存在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 ,根据血管瘘的类型、数目、瘘口的大小、循环时间选择不同种类和大小的栓塞剂对瘘口和病变血管进行栓塞。对其中 6例DSA可见到明确瘘口并且循环时间短于 1s的病人 ,先用明胶海绵颗粒对瘘口作预栓塞 ,然后用长约1mm的 5~ 0真丝线段进一步栓塞。其余 15例循环时间长于 1s者 ,直接用真丝线段进行栓塞。栓塞术后随访 3个月至半年 ,评估治疗效果。结果 :DSA表现为支气管动脉 -肺动脉瘘和支气管动脉 -肺静脉瘘者分别为 15例和 6例 ,同时合并肋间动脉 -肺循环瘘者 5例。其中 17例经支气管动脉栓塞后达到即刻止血效果 ,有 3例栓塞术后咯血量明显减少 ,经保守治疗后痊愈出院。总有效率为 95 .2 %。另 1例因肋间动脉和锁骨下动脉参与供血 ,未能有效止血 ,在介入术后 6h转胸外科手术治疗。经随访发现 ,有 2例分别在介入栓塞后 4个月和 11个月复发 ,5例在 19个月内死于肺癌合并症。结论 :支气管动脉 -肺循环瘘在咯血病人中是常见的血管异常 ,可加重咯血和心肺疾病的进展 ,经皮穿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吕维富张行明张学彬张正峰侯昌龙胡曙东
关键词: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
食管良恶性狭窄及瘘的带膜内支架介入治疗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研究应用带膜的镍钛合金金属内支架治疗食管的良恶性狭窄。方法 :共 6 0例患者 ,不能手术晚期食管癌 19例 ,食管癌放疗后引起的食管狭窄 2 0例 ,手术后吻合口狭窄 18例 ,手术后吻合口瘘 2例 ,腐蚀性食管炎 1例 ,4例合并食管 气管瘘或食管 纵隔瘘。所用器械包括 :6F猎人头导管 ,0 .0 35长 1 8m交换导丝 ,食管球囊导管 ,支架推送器和 5 0— 12 0mm镍钛合金金属支架。全部在电视透视下进行 ,局部口咽部麻醉。结果 :全部病例均获成功 ,其中一例患者因狭窄位置较高 ,支架置入后 48小时取出 ,术后进食良好。结论 :带膜的镍钛合金金属内支架对食管的恶性狭窄进行姑息性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安全有效的方法 ;对手术后吻合口瘘与狭窄和食管 气管瘘或食管 纵隔瘘起到了较好的治疗作用。
汪世存吕维富孙一兵季学斌张行明齐志刚张学彬
关键词:食管狭窄介入放射学食管癌良恶性狭窄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介入治疗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ANFH)的DSA表现及介入治疗效果。方法:对38例ANFH患者的5 3髋先常规行股动脉DSA ,后在股骨头的供血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内灌注溶栓、扩血管药物,即在每支血管内注入稀释后的尿激酶2 0万u、丹参10ml及川芎嗪2 0mg;术后保留导管于动脉内,经导管每日注入同剂量的药物及肝素钠4 5 0 0u ,连用3天后拔管,治疗后复行股动脉DSA检查及行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以评估疗效。结果:术后DSA示治疗后所有患者股骨头区血管计数较治疗前增多(P <0 .0 5 ) ,患侧髋关节疼痛症状明显减轻,关节功能不同程度改善,股骨头X线平片及/或CT、MR随访1~16个月(平均9.5个月)示FicatⅠ、Ⅱ期患者介入治疗后股骨头修复明显。结论:ANFH的DSA表现是复杂多样的,其发病机制可能是多因素所致,而股骨头供血动脉内的介入治疗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的方法。
侯昌龙吕维富汪世存王伟昱张学彬张行明
关键词:血管造影术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