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学彬

作品数:21 被引量:129H指数:7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8篇植入
  • 7篇肿瘤
  • 6篇上臂
  • 6篇栓塞
  • 6篇化疗
  • 4篇植入式输液港
  • 4篇输液
  • 4篇化疗栓塞
  • 4篇肝癌
  • 4篇穿刺
  • 3篇导管
  • 3篇动脉化疗
  • 3篇动脉化疗栓塞
  • 3篇手臂
  • 3篇肝动脉
  • 3篇并发
  • 3篇并发症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
  • 2篇动脉栓塞

机构

  • 2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复旦大学附属...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苏州大学附属...
  • 1篇中山大学
  • 1篇北京大学肿瘤...

作者

  • 21篇张学彬
  • 13篇仇晓霞
  • 13篇金光鑫
  • 7篇郭艳
  • 5篇许建荣
  • 4篇池嘉昌
  • 4篇沈加林
  • 3篇王嵇
  • 3篇王军
  • 2篇王智
  • 2篇丁敏
  • 1篇覃惠英
  • 1篇程杰军
  • 1篇许立超
  • 1篇张冰星
  • 1篇王剑
  • 1篇白旭明
  • 1篇路青
  • 1篇李佳
  • 1篇李麟荪

传媒

  • 12篇介入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护理学报
  • 1篇2010中华...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4篇2022
  • 5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手臂和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手臂和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DSA下超声导引穿刺上臂静脉植入TIAP。术中、术后分别将患者手臂置于不同位置,深吸气下透视确认导管尖端位置,测量X线胸片上导管尖端至上腔静脉与右心房连接处(CAJ)距离。通过不同手臂运动和呼吸状态下导管尖端位置与固定解剖学标志间长度差判断导管尖端位置是否移动。结果83例恶性肿瘤患者成功植入上臂TIAP。76例(91.6%)手臂由外展90°转为内收位时导管尖端移位至足侧,移位长度(17.01±10.59)mm;60例(72.3%)由外展90°转为上举位时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3.47±11.49)mm;83例(100%)由外展位转为最大内收位时导管尖端均移位至足侧,移位长度(40.41±18.73)mm。外展位深吸气状态下74例(89.2%)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7.08±12.74)mm;内收位深吸气状态下79例(95.2%)导管尖端移位至头侧,移位长度(19.41±11.82)mm。配对t检验表明,手臂由外展90°转为内收位时导管尖端有向足侧移位趋势,外展90°转为上举位时有向头侧移位趋势,深吸气时有向头侧移位倾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导管尖端移位程度与性别、年龄、身高、体质量/体质量指数(BMI)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不同手臂运动和呼吸状态下,上臂植入TIAP导管尖端位置是动态可变的。手臂由外展转向内收时,导管尖端易向足侧移位,而深吸气或手臂上举位时,导管尖端易向头侧移位。手臂由外展位转为最大内收位时,导管尖端均向足侧移位。
仇晓霞金光鑫郭艳张学彬
二维彩色编码DSA技术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最佳状态的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 探讨采用二维彩色编码DSA技术评估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最佳状态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确诊为肝癌,接受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并采用二维彩色编码DSA(2D-ccDSA)技术进行后处理的24例患者.患者TACE术前、后均行DSA检查,采用DSA彩色编码软件生成二维彩色编码图像和时间密度曲线(TDC).测量导管口、肿瘤供血动脉起点和供血动脉栓塞部位以及肿瘤的达峰时间(TTP),肿瘤血供时间和肿瘤区域TDC最大峰值,并计算栓塞术后肿瘤血供延迟时间.TACE术前、后各参数值的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 TACE前导管口和肿瘤供血动脉起点的TTP分别为(3.47 ±0.96)和(4.09±1.09)s,TACE后上述位置的TTP分别为(3.49±1.02)和(3.78±1.05)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0.10和1.15,P值分别为0.92和0.26).TACE前、后供血动脉栓塞部位的TTP分别为(4.62±1.16)和(5.59±1.57)s,肿瘤血供时间分别为(0.52±0.41)和(1.82±1.10)s,峰值分别为(3.03±0.88)和(1.10±0.67)灰度单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3.32、6.04和8.93,P均<0.01).栓塞术后肿瘤血供延迟时间为(1.30±1.05)s.结论 二维彩色编码DSA技术可为TACE术最佳状态提供客观且可行的测量指标.
王嵇管逊赵亮张学彬许建荣
关键词:肝肿瘤
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 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联合 ^(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原发性肝癌患者57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将其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组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 ^(125)I粒子植入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用TACE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同时分析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response rate,RR)、疾病控制率(disease control rate,DCR)以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OS、PFS显著优于对照组(9.8个月vs 6.8个月;4.6个月vs 2.7个月)(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RR分别为73.3%(22/30)和33.3%(9/27),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CR分别为83.3%(25/30)和51.9%(14/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 ^(125)I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有效的延长患者的OS以及PFS事件,同时可以提高其DCR和RR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金光鑫王智王军戚星星张学彬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原发性肝癌
我国介入放射学新里程碑——磁共振介入治疗被引量:5
2019年
概括性地阐述和评论磁共振(MR)介入发展史、介入手术应用及其优缺点,前瞻未来发展策略,并指出发展方向。
李麟荪张学彬
DSA Innova CT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评估DSA Innova CT在肝癌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从2010年2月到6月,25例肝癌患者,共经30次肝动脉化疗碘油栓塞术。所有患者除常规DSA检查外另进行平扫和增强的DSA Innova C...
王嵇张学彬池嘉昌沈加林许建荣
文献传递
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控制匿源性咯血被引量:14
2012年
目的分析匿源性咯血患者支气管动脉造影的影像学表现,评估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匿源性咯血的临床价值。方法 2004年6月至2011年3月对11例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匿源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BAE。术中行系统的主动脉造影及锁骨下动脉造影,观察责任血管的影像学表现及来源,并对双侧支气管动脉(BA)及非支气管性体动脉(NBSA)责任血管行选择性栓塞术。术后随访6个月~5年。结果 11例患者中10例为吸烟者(或有吸烟史)。所有患者术前CT增强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均未发现肺实质内与咯血有关的实质性病变。11例患者中,10例术中动脉造影存在血管异常表现,总共24支责任血管,其中右侧支气管动脉11支、左侧支气管动脉8支、胸廓内动脉2支、肋间动脉3支。术后8例咯血立即停止,2例仍有少量咯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1例术后仍有咯血,行肺叶切除术后好转。术后2例出现不同程度胸痛,1例出现发热,1例出现轻度肾功能不全,均经处理后缓解,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其他严重的栓塞后并发症。所有患者术后1个月内无再次咯血,1例术后5个月咯血复发,经保守治疗后好转。结论吸烟是匿源性咯血的一大危险因素,BA是匿源性大咯血的主要责任血管;选择性BAE治疗匿源性大咯血安全、有效,是首选的一线治疗手段,
池嘉昌许建荣沈加林张学彬程杰军庄治国
关键词:咯血栓塞支气管动脉
植入式给药装置对比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应用于肿瘤患者长期静脉给药的卫生经济学分析被引量:9
2019年
目的对植入式给药装置(PORT)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应用于肿瘤患者长期静脉给药的卫生成本和健康产出进行综合分析,阐述PORT相比PICC的卫生经济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文献研究和肿瘤患者问卷调查,基于社会视角,对PORT和PICC应用于患者长期静脉给药的成本和健康产出进行测算,并将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s)转换为货币单位,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结果由于价格差异,肿瘤患者静脉给药初期PORT的费用明显高于PICC,当全面计算各项卫生成本和健康产出时,给药3.9个月时两者净收益将持平,之后PORT的净收益都高于PICC且随着给药时间延长而不断提高。结论肿瘤患者长期静脉给药中应用PORT的经济性优于应用PICC。
蒋理添陶立波靳勇白旭明王剑李佳王宏志张学彬覃惠英赵敏艳
关键词:肿瘤患者成本-效益分析净效益
手臂及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导管尖端位置影响
目的 探讨手臂及呼吸运动对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导管尖端位置的影响.方法 DSA下超声导引穿刺上臂静脉植入 TIAP.术中及术后不同位置和深吸气下透视确认导管尖端位置,分别测量X线胸片上导管尖端至CAJ的距离.
仇晓霞金光鑫郭艳张学彬
MR导引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制作兔VX2肝癌模型的方法及建模后影像学和组织学评估。方法 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只。A组在360°全开放式0.4T MR扫描成像系统光学导航仪导引下,采用剑突左侧肋弓下进针,经皮经肝穿刺将VX2瘤组织块种植于兔肝内;B组通过开腹法将瘤组织块种植于肝内。观察两组手术时间、成瘤率、感染率及肿瘤生长特点。结果A组模型成瘤率为93.7%,手术时间为(18.24±3.24)min,无术后感染发生;B组模型成瘤率为87.5%,手术时间为(25.23±2.16)min,1例发生术后感染。两组间手术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HE染色镜下观察显示,2周见癌细胞呈巢状分布,癌细胞核大;3周见明显核分裂像,异型显著;4周可见凝固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MR导引下经皮穿刺瘤块种植法构建兔VX2肝癌模型,具有导引准确、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特点,可作为兔VX2肝癌模型构建方式之一。
金光鑫王军仇晓霞张学彬
关键词:肝脏VX2肿瘤动物模型
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植入临床应用被引量:39
2017年
目的探讨超声导引下上臂完全植入式输液港(TIAP)植入的安全性、技术可行性及相关并发症。方法选择2014年2月至2016年12月接受上臂植入TIAP患者642例,其中男407例(63.4%),女235例(36.6%),年龄11~89(58.29±4.33)岁。采用超声导引下Seldinger置管技术,于上臂植入TIAP。结果 642例患者均植入上臂TIAP,首次植入成功率99.53%(639/642),3例首次穿刺失败,第2次植入成功。随访155 302个导管日,共发生并发症58例(9.0%),其中近期并发症9例,远期并发症49例;TIAP相关感染28例(4.4%),导管静脉血栓7例(1.1%),囊袋出血3例(0.4%),TIAP体翻转3例(0.4%),皮肤裂开1例(0.2%),导管堵塞2例(0.3%),导管继发移位4例(0.6%),导管相关上肢运动受限7例(1.1%),上肢静脉回流障碍2例(0.3%),正中神经损伤1例(0.2%),无相关死亡事件发生。结论超声导引下经皮穿刺上臂植入TIAP技术安全有效,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仇晓霞金光鑫郭艳王涛胡嘉娴张学彬
关键词:超声导引上臂并发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