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志建
- 作品数:4 被引量:23H指数:2
- 供职机构:燕山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理学更多>>
- 喷丸件残余应力场及耐久寿命的研究和数值模拟
- 杨庆祥高玉魁廖波张春玲王玉辉董海峰刘利刚李达张志建姚枚
- 喷丸能有效地提高零件的疲劳极限及高周疲劳(耐久)寿命。为了定量预测喷丸的强化效果需要对喷丸件的疲劳极限、喷丸件的耐久寿命进行数值模拟,而喷丸残余应力场的数值模拟是其基础。对喷丸件疲劳极限的定量分析已有较好的研究成果,而其...
- 关键词:
- 关键词:疲劳强度设计残余应力场数值模拟
- 喷丸强化件表象疲劳极限优化研究被引量:15
- 2003年
- 测定了经不同规范喷丸40Cr钢试样的三点弯曲表象疲劳极限;研究了喷丸后精磨的影响;结合试样表面残余应力场分布及疲劳源所在的位置,分析了其变化规律及机理;探讨了喷丸工艺的优化问题,提出了喷丸残余应力场深度应为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10~15倍的喷丸工艺优化准则;并指出,对重要零件,应在喷丸后进行表面磨削。还提出了应根据材料内部/表面疲劳极限的概念来计算优化喷丸表象疲劳极限的方法。
- 张志建姚枚李金魁高玉魁王仁智
- 关键词:喷丸残余应力
- 缺口件表象疲劳极限的定量化分析被引量:2
- 2004年
- 测定了淬火、高温回火35CrMo钢光滑试样和三种缺口试样的三点弯曲疲劳极限,并利用ANSYS有限元软件计算了缺口试样加载时缺口截面上的应力分布.用“疲劳源形成的微细观过程理论”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疲劳源的形成虽然发生在个别薄弱晶粒内部,是其中位错往返运动及交互作用的结果,但还必须满足一定的形变协调条件和概率条件,因而必须形成由相当多晶粒组成的“细观屈服区”.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如取“细观屈服区”临界尺寸(xW)等于11个奥氏体晶粒平均直径,则计算得到的缺口试样的表象疲劳极限,与实测值相比,其综合误差最小.据此计算的三种缺口试样的表象疲劳极限,其误差都小于5%.该xW可认为是材料的特征参量.
- 张志建姚枚杨庆祥杜国君高玉魁
- 关键词:有限元计算ANSYS软件弹性力学
- 喷丸件表象疲劳极限及喷丸工艺优化研究
- 该文采用40Cr、35CrMo、20CrMnTi钢及LD7铝合金等多种材料,加工成光滑和缺口疲劳试样以及齿轮、压气机转子叶片等疲劳零件,研究了喷丸及渗碳后喷丸对其疲劳强度的影响.为了阐明喷丸对缺口件的影响,还对不喷丸缺口...
- 张志建
- 关键词:喷丸残余应力应力集中有限元分析表面强化工艺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