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扬
- 作品数:19 被引量:112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市通州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2007-2009年北京市通州区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的初步分析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对北京市通州区2007-2009年从食品中分离到的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VP)进行研究并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方法对20株食源性VP进行神奈川试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核糖体核酸(rDNA)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20株食源性VP的神奈川试验均为阳性,其中有2株脲酶试验为阳性,血清分型显示20株食源性VP分属于14个不同的血清型别,rDNA指纹图谱将20株食源性VP分为16个核糖体型。结论在通州区食品中检出的VP都具有致病性。在不同的年份,既存在着拥有同源关系VP的重复流行,也会有新的分子型别的VP菌株出现。本研究建立了通州区食源性VP的生化性状和分子图谱数据,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由VP引起的食源性疾患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 张扬张兰荣周景林金岳佟玲甄博珺迟复平王宝兰
- 关键词:血清分型
- 一起基于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的志贺菌病暴发事件实验室分析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对基于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监测体系的志贺菌病暴发事件进行实验室分析。方法对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志贺菌病暴发疫情菌株进行分离和鉴定,结合2015—2019年北京市通州区监测和暴发疫情菌株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子分型和药敏试验比对分析。结果28株志贺菌中27株带型相似度≥92.0%,疫情相关菌株带型相似度≥97.1%,说明本地区存在一组亲缘关系接近的志贺菌并以低流行态势存在。所有菌株均为多重耐药菌,2019年宋内志贺菌分离株对庆大霉素耐药与2015—2018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07,P<0.001),提示庆大霉素在志贺菌病治疗中应慎重使用。全部菌株对环丙沙星、氯霉素、头孢西丁和亚胺培南均敏感,提示该类药物对志贺菌感染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近年来,通州区流行的痢疾菌株主要为宋内志贺菌,菌株同源性较高,多重耐药情况严重,应利用国家致病菌识别网监测体系加强志贺菌的日常监测和耐药监测。
- 张萍李颖甄博珺高翔江南郑燃燃张扬邹林王建国
- 关键词: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
- 北京市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体质指数对血脂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北京市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体质指数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通州区监测哨点的8所中小学校6~14岁学生为调查对象,测量其身高、体重,计算体质指数。采集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血脂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对北京市通州区514名学生进行调查,其中男生268人、女生246人。血脂异常人数115例,异常率为22.4%。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越大(OR=1.726)、超重/肥胖(OR=1.154)的中小学生发生血脂异常的可能性越高,且BMI与血清TG、LDL-C水平呈正相关(r=0.331、0.131),与血清HDL-C水平呈负相关(r=-0.303)。结论通州区6~14岁中小学生血脂异常率较高,年龄和超重/肥胖是血脂异常的危险因素,BMI影响血清TG、LDL-C、HDL-C水平。
- 苏彦萍王鹏高静江南王双张扬王艳春刘晓峰
- 关键词:血脂异常人体质量指数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比较
- 2023年
- 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与实时荧光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fluorescent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时荧光PCR)对A组轮状病毒的检测效果,为后续试验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5—2020年北京市某医院肠道门诊5岁以下腹泻儿童粪便样本,使用ELISA和实时荧光PCR两种方法检测A组轮状病毒,采用GP基因分型方法检测ELISA和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的样本。使用SPSS 20.0软件进行Kappa和Spearman统计分析。结果2015—2020年共采集1412份粪便样本,其中155份ELISA检测阳性,166份实时荧光PCR检测阳性。对实时荧光PCR和ELISA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进行Kappa检验,Kappa=0.954>0.75,说明这两种诊断方法检测一致性良好。ELISA法的吸光度A值呈偏态分布,实时荧光PCR法的Ct值类似正态分布,Spearman相关系数r=0.088,P=0.278,Ct值和吸光度A值无相关性。有13份标本两种方法检测结果不一致,仅有1份为ELSIA阳性、实时荧光PCR阴性,12份均为ELSI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其中,10份有GP分型结果,4份为G2[P4],4份为G9[P8],1份为混合感染G2/9[P4],1份为未分型。结论两种诊断方法定性诊断的一致性良好,但ELISA吸光度A值和实时荧光PCR Ct值无相关性,不能通过任何一种方法结果数值来推断另一种方法的结果数值。基因分型结果提示ELISA阴性、实时荧光PCR阳性的样本可能与G2[P4]型别的毒株与检测抗体的匹配度不是很高有关。
- 甄博珺田祎邹林高翔张萍张靖张扬郭晓晨高志勇
- 关键词:A组轮状病毒实时荧光PCR
- 北京市通州区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中副溶血弧菌的病原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了解通州区2015—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中副溶血弧菌的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优势带型、耐药情况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为副溶血弧菌感染防控和治疗提供参考数据。方法对2015—2021年通州区定点监测医院门诊腹泻病例的粪便样本进行副溶血弧菌分离培养,对其进行血清分型、毒力基因检测、PFGE聚类分析及药敏试验。结果2828份粪便标本中检出副溶血弧菌100株,检出率为3.54%,每年7~9月是检出高峰月份。不同年份副溶血弧菌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3.94,P<0.001)。100株副溶血弧菌中有一株未携带tlh基因,89.00%的菌株携带致病性毒力基因tdh。副溶血弧菌优势血清型为O3∶K6(66/100),其次是O4∶K8(9/100)。98株菌副溶血弧菌(2株降解)PFGE分型结果显示副溶血性弧菌有39个PFGE带型,命名为V1-V39,条带相似度在79.6%~100%之间,基因分布呈高度多态性,V22和V25是通州区副溶血弧菌的优势带型。菌株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最高(32.00%),其次是氨苄西林(14.00%)和多黏菌素E(13.00%),对四环素类、氯霉素类、氨基糖苷类、碳青霉烯类四类药物100%敏感。结论通州区2015—2021年食源性疾病监测病例中检出的副溶血弧菌主要是O3∶K6型tdh+-trh-菌株,对头孢唑林,氨苄西林和多黏菌素E耐药。PFGE图谱主要流行菌株带型相似度在93.1%以上,存在暴发风险,食品安全相关部门需做好副溶血弧菌监测及暴发预警工作,预防食源性疾病暴发。
- 张萍王梦晗邹林甄博珺张扬张靖郭晓晨高翔
- 关键词:副溶血弧菌毒力基因血清分型脉冲场凝胶电泳耐药
- 2016-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细菌病原谱监测分析被引量:26
- 2019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细菌多病原监测中致病菌的病原谱,为细菌性感染性腹泻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6—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哨点医院肠道门诊腹泻患者监测病例粪便标本,采用血清分型、毒力基因等方法对沙门菌、副溶血弧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并分析其流行特征。结果收集粪便标本1 269例,分离致病菌298株,检出率为23.48%,不同年龄组病例致病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584,P<0.001)。阳性菌株中致泻性大肠埃希菌检出最多(46.98%),以肠道集聚性大肠埃希菌和产肠毒素大肠埃希菌为主;其次为副溶血弧菌(24.50%)和沙门菌(19.46%)。细菌流行的季节性比较明显,以夏秋季为主。沙门菌血清型以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为主,副溶血弧菌血清型以O3∶K6为主。结论 2016—2018年北京市通州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以致泻性大肠埃希菌为主,副溶血弧菌和沙门菌感染也是腹泻常见病原菌。应加强感染性腹泻致病菌常规监测,在流行季节做好重点人群健康宣教工作,同时进一步加强危险因素调查及其防控。
- 张萍杨郝亮甄博珺高翔赵凤玲高洁张扬李朝辉王多春周景林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谱致病菌血清型
- 某小学一起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原学分析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确定某小学一起急性胃肠炎暴发疫情的病因。方法采集病例粪便标本和环境涂抹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病毒核酸。阳性标本采用一步法RT-PCR扩增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区部分基因,将PCR产物直接测序。采用MEGA 5.0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结果 12份粪便标本中9份呈诺如病毒阳性,检出率为75.0%,7份环境涂抹标本呈诺如病毒阴性。6份粪便标本诺如病毒衣壳蛋白区RT-PCR扩增呈阳性,其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均为GⅠ.6型。进化分析显示GⅠ.6型诺如病毒有2个分支,本研究命名为GⅠ.6A和GⅠ.6B。本研究所得毒株位于GⅠ.6B,与日本2012年(Gen Bank登录号AB901031)、2013年(Gen Bank登录号AB779748)报告的毒株相比同源性最高。结论该起暴发疫情由GⅠ.6型诺如病毒引起,其与日本近年同型流行株亲缘关系较近。
- 张冲张兰荣张扬邹林王润萍高志勇
- 关键词:诺如病毒急性胃肠炎基因型
- 北京市通州区冬季流感样病例病毒病原谱特征分析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冬季流感样病例病毒病原谱特征,为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重实时荧光PCR法,对2016年11月-2017年2月采集的265份流感样病例的咽拭子样本,检测人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人偏肺病毒、博卡病毒、人冠状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的核酸。结果本次检测中,任一病毒阳性率为36.60%,其中单一病毒感染占96.91%,混合感染占3.09%。单一病毒感染中,人流感病毒检出率最高(31.70%),其次为鼻病毒(2.26%)。2016年11月-2017年2月,不同月份病毒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80,P=0.619)。从年龄组成看,不同年龄组人群病毒的总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91,P=0.639),19~60岁组人群检出的病毒种类多于其他年龄组。结论 2016年11月-2017年2月,北京市通州区引起流感样病例的病毒并非只有流感病毒,也有鼻病毒、偏肺病毒、腺病毒等其他常见呼吸道病毒,建议加强常见呼吸道病毒的监测。
- 张扬袁小晴李朝辉佟玲高洁张冲甄博珺
- 关键词:流感样病例病原谱病毒
- 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和其引起腹泻情况的调查研究被引量:15
- 2011年
- 目的:了解北京市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情况和由其引起食源性腹泻的危险性。方法:监测本区内超市、菜市场及餐饮业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情况;对引起食物中毒的可疑样品和医院肠道门诊腹泻病人的粪便进行副溶血性弧菌分离鉴定;对部分所分离菌株进行毒力检测(神奈川试验和脲酶试验)、血清分型和rDNA(核糖核酸)指纹图谱分析,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1)超市、菜市场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35.0%,餐饮部门阳性率8.6%,总阳性率22.7%;(2)从2家餐饮单位的可疑食物中毒样品(水产品和凉拌菜)中分离出4株副溶血性弧菌;(3)检测303份腹泻病人的粪便,分离出腹泻病原菌76株,排在前三位的是副溶血性弧菌33株,占腹泻病原菌的43.42%,以6~10月份最多;各种沙门菌16株,占21.05%;第三是志贺氏菌13株,占17.11%。(4)对其中27株副溶血性弧菌检测其毒力基因tdh(神奈川试验)全部阳性t,rh基因(脲酶试验)有3株阳性(从食品中分离),其余全部阴性;27株副溶血性弧菌分别属于17个不同的血清型r,DNA指纹图谱分为22个核糖型。提示除由一起食物中毒病人粪便中分离的6株菌外,其余各菌株间同源污染的可能性较小。结论:通州区水产品污染副溶血性弧菌比较严重且菌株均具有致病性。临床病例腹泻病原菌检测结果提示,副溶血性弧菌近年已经上升为引起食源性腹泻的主要病原菌,应引起临床和预防部门的重视。
- 张兰荣张扬周景林罗宇馨佟玲
-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腹泻病原菌毒力血清分型
- 2009-2011年通州区食源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生物学及流行病学特征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对北京市通州区2009-2011年食品中分离到的3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lococcus aureus)进行研究,建立相关资料的数据库。方法对32株食源性金葡菌进行耐热核酸酶检测、肠毒素检测、药敏检测和PFGE分型,并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 32株食源性金葡菌中26株耐热核酸酶试验为阳性,有29株菌可以产生不同型别的肠毒素,以SEE型为主,占产肠毒素金葡菌的83%;有27株菌对检测的抗生素有耐药性,占金葡菌总数的84%;PFGE图谱分为17个带型。结论在通州区食品中检出的金葡菌既具有致病性也具有耐药性。在不同的年份,既存在着拥有同源关系金葡菌的重复流行,也会有新的金葡菌株出现。本研究建立了通州区食源性金葡菌的生化性状和分子图谱数据,为今后预防和控制由金葡菌引起的是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奠定了基础。
- 张扬张兰荣周景林金岳罗宇馨高翔迟复平张靖赵凤玲王宝兰
- 关键词: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PFGE分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