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9日
星期三
|
欢迎来到滨州市图书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
登录
|
注册
|
进入后台
[
APP下载]
[
APP下载]
扫一扫,既下载
全民阅读
职业技能
专家智库
参考咨询
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振山
作品数:
5
被引量:74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合作作者
谢承陶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林治安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唐继伟
中国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张雪瑶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田昌玉
中国农业科学院
作品列表
供职机构
相关作者
所获基金
研究领域
题名
作者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作者
题名
机构
关键词
文摘
任意字段
在结果中检索
文献类型
5篇
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5篇
农业科学
主题
5篇
施肥
4篇
土壤
3篇
石灰性
3篇
石灰性土壤
2篇
无机磷
2篇
无机磷形态
2篇
耕作
1篇
性知识
1篇
养分
1篇
用户
1篇
用户接口
1篇
源数据
1篇
源数据库
1篇
增产
1篇
知识
1篇
施肥技术
1篇
施肥条件
1篇
数据汇总
1篇
数据库
1篇
田间
机构
5篇
中国农业科学...
1篇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5篇
张振山
4篇
林治安
4篇
谢承陶
2篇
唐继伟
1篇
杨守信
1篇
杨守春
1篇
关大伟
1篇
田昌玉
1篇
刘秀奇
1篇
孙昭荣
1篇
刘菊生
1篇
张雪瑶
传媒
1篇
农业技术经济
1篇
土壤通报
1篇
土壤肥料
1篇
自然资源学报
1篇
农业网络信息
年份
1篇
2000
1篇
1997
1篇
1996
1篇
1993
1篇
1990
共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全选
清除
导出
排序方式: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排序
山东省禹城县小麦、玉米、棉花施肥咨询系统
1990年
咨询系统是目前人工智能领域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许多国家都开展了农业咨询系统的研究,以提高农业生产管理水平,由于咨询系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各种优良特性,世界各国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研制。为充分利用我国农村现有微机资源,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实用的农业咨询系统。
刘菊生
杨守春
孙昭荣
刘秀奇
张振山
关键词:
经验性知识
用户接口
数据汇总
田间试验
资源数据库
不同施肥条件下土壤养分演变规律与作物增产效果研究
被引量:2
2000年
以在山东禹城试验区连续13年定位试验为依据,对长期施用有机肥、无机肥、有机无机结合等不同施肥条件下的土壤养分演变与作物增产效果进行了系统总结。结果表明,在同等施肥情况下,有机肥不但在增加土壤有机营养,改善土壤有机质质量等方面具有极其显著的作用,而且随着年限的增长,在增加土壤速效养分方面,有机肥的效果也逐渐超过无机肥;在作物产量方面,无机肥对冬小麦的增产作用优于有机肥,而在夏玉米上则表现出相反的结果。有机无机结合处理在改善土壤营养条件方面介于二者之间,而十几年来作物产量始终处于较高水平;定位试验结果证明,有效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除部分供应当季作物所需外,其余绝大部分以缓效态保存于土壤而基本不向无效态转化。
林治安
谢承陶
张雪瑶
田昌玉
唐继伟
关大伟
张振山
关键词:
无机肥
土壤养分
石灰性土壤
无机磷形态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形态、转化及其有效性研究
被引量:55
1997年
本文应用蒋柏藩、顾益初提出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对黄淮海平原鲁西北地区土壤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施肥与耕作对土壤有效磷和缓效态磷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与无效态磷关系不大。长期定位试验证实化学磷肥施入土壤后,绝大部分以缓效态Ca-P、Al-P、Fe-P等形式存在,而没有发现缓效磷有进一步向无效态磷转化的迹象。各种形态缓效磷与土壤有效磷之间均达极显著水平,是作物所需磷素的重要来源。因此可以认为,石灰性土壤基本不存在磷的实质性固定问题。
林治安
谢承陶
张振山
张雪瑶
关键词:
土壤
石灰性土壤
耕作
施肥
土壤培肥的耕作、施肥技术体系研究初报
1993年
本文以土壤施肥技术和耕作方式为主要内容,采用大型综合性多因素田间试验为主线,对黄淮海地区不同耕作、施肥条件下的土壤肥力变化特点以及作物增产规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为制定适应本地区特点的土壤施肥技术体系和为农业持续高产、稳产提供理论的依据。
林治安
谢承陶
杨守信
张振山
唐继伟
张雪瑶
关键词:
土壤肥力
施肥技术
旱作农田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与施肥
被引量:21
1996年
本文针对近年来人们十分关注的石灰性土壤磷的固定问题,对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转化、有效性及其与施肥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石灰性土壤中Ca2-P是最为有效的磷源,其次分别为Ca8-P、AL-P和Fe-P,为缓效磷源,Ca10-P和闭蓄态磷则为无效态磷;磷肥施入石灰性土壤后,绝大部分转化为缓效态Ca8-P,同时有一定量的Al-P和Fe-P生成,而Ca-P体系中,基本不存在Ca8-P进一步向无效态Ca10-P转化的现象;同时石灰性土壤磷素形态明显表现出Al-P向Fe-P的逐渐转化,而Fe-P进一步向O-P的转化则是极其缓慢的。研究认为,石灰性土壤中缓效态磷基本不存在向无效态磷进一步转化的问题。
林治安
谢承陶
张振山
张雪瑶
关键词:
磷素形态
石灰性土壤
施肥
全选
清除
导出
共1页
<
1
>
聚类工具
0
执行
隐藏
清空
用户登录
用户反馈
标题:
*标题长度不超过50
邮箱:
*
反馈意见:
反馈意见字数长度不超过255
验证码:
看不清楚?点击换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