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 作品数:36 被引量:308H指数:11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动态监测孕期血型抗体效价在新生儿溶血病诊疗中的意义被引量:9
- 2013年
- 目的探讨动态监测孕期血清中IgG抗A(B)效价在新生儿溶血病(HDN)诊疗中的意义。方法 425例孕妇均为O型RhD阳性,其丈夫血型为非O型,年龄在22~38岁,对初次检出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的孕妇分别在妊娠22、32、36、40周时监测其血清中的抗体效价,动态记录检测结果并追踪HDN的发生情况。结果 425例孕妇初测IgG抗A(B)效价大于或等于1∶64的有213例,检出率为50.1%,新生儿发生HDN的概率为54.0%;孕期IgG抗A(B)效价动态升高与所产新生儿HDN的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孕妇血清中IgG抗A(B)效价与HDN密切相关,孕期进行动态检测并及早干预对减少由母婴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发生意义重大。
- 黄衍锋陈建霞邹焕荣黄翠兰钟思珍张旭
- 关键词:新生儿溶血病动态监测
- 三种血细胞分析仪测定指标可靠性评价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评价三型常用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测定指标的可靠性。方法根据1984年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公布的关于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评价的文件,用标准全血质控液以WBC、RBC、HB、HCT、PLT5个测试项目评价Sysmex T-2000i、Sysmex KX 21N和Beckman Coulter AcT diff2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高低互染率等指标,然后比较20份患者新鲜全血样本在三型仪器上的测定数据。结果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测定结果批内精密度、批间精密度、高低互染率等结果经单个样本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标本在三型仪器上的测定结果经两两配对t检验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型血细胞分析仪的主要性能指标均符合要求,5项测定指标结果差异在允许范围内;同一实验室对不同血细胞分析仪结果进行定期比对和每天以新鲜全血标本对血细胞分析仪进行质控十分重要,是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有效方法。
- 李程刘雄伟黄衍锋张旭邹焕荣
- 关键词:血细胞分析仪电阻法
- 孕妇剖宫产前后凝血4项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探讨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探讨孕妇剖宫产前后凝血四项指标的变化与产后出血的相关性。方法对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出血量≥500 ml)的孕妇及30例正常(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孕妇作对照,采用日本Sysmex CA-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剖宫产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四项指标。结果48例剖宫产产后出血孕妇与30例对照组比较发现:孕子剖宫产前后PT/PT-INR、APTT、TT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FI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产后出血组PT/PT-INR、APTT产前明显高于产后(P<0.05),FIB产前明显低于产后(P<0.05),TT产前产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凝血功能障碍是引起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重要因素,在产前及分娩过程中,及时监测各项凝血指标对预测、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有重要意义。
- 黄衍锋郑望春叶晓涛张旭尹学念
- 关键词:孕妇剖宫产凝血功能产后出血
- 高尿酸血症与冠心病关系的探讨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研究血尿酸与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我院1998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208 例冠心病患者,其中隐匿型24例,心绞痛型48例,急性心肌梗塞30例,陈旧性心肌梗死36例,心肌硬化型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尿酸测定,并以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人群82例做对比。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尿酸含量为408.46±101.67,明显较对照组高(P<0.01);陈旧性心肌梗死与心绞痛患者血清尿酸水平较对照组与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显著增高(P<0.05),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的平均血清尿酸水平与正常冠状动脉组无显著差异。结论 血尿酸的浓度是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以及预后的一个重要的因素;血尿酸测定,对提高中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何国坚张旭李程
-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冠心病血尿酸
- 柴瓜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3
- 2005年
- 目的 :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和性激素水平的变化观察紫瓜消结汤加波姆光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确诊为乳腺增生病的 2 6 0例患者予柴瓜消结汤加波姆光治疗 ,观察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症状的改变及激素水平的变化。结果 :柴瓜消结汤加波姆光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 ,总有效率为 84 . 4 % ,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而且可调节性激素雌二醇 (E2 )、垂体催乳素 (PRL)、孕酮 (P)、睾酮 (T)的水平 ,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 0 5 )。结论 :柴瓜消结汤加波姆光联合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肯定疗效。
- 唐荣陈金华许瑞环赵勇张旭段君英
- 关键词:乳腺增生病波姆光PRL激素水平确诊
- 高频超声监测中药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 通过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中药柴瓜消结汤治疗后乳腺增生症患者的超声改变特点 ,结合其黄体期激素水平的变化 ,寻找柴瓜消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症的理论依据。方法 对确诊为乳腺增生症的 1 86例患者给予柴瓜消结汤治疗 ,治疗前后测量激素水平 ,以高频彩超随访 ,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 乳腺增生症的声像图主要分为单纯性增生 ,囊性增生、腺瘤样增生及混合型。治疗三个疗程后单纯性增生显效最快 ,有效率为 99% ,患者服药 6个疗程后 ,则囊性增生 ,腺瘤样增生及混合型有效率明显提高 ,分别为 92 %、 89%、 94 % ,治疗后 E2(雌二醇 )、PRL(催乳素 )降低 ,P(孕酮 )回升 ,FSH(卵泡刺激素 )、L H(黄体生成素 )改变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柴瓜消结汤为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症的有效新药 。
- 陈金华鄂占森唐荣赵勇张旭
- 关键词:高频超声乳腺增生症激素黄体期
- 2010-2011年深圳市龙岗区腹泻病原菌的流行特征被引量:8
- 2013年
- 目的掌握本地区腹泻病的菌群分布和变化,为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体系提供必要的监测数据。方法分析2010-2011年龙岗区2个腹泻病监测哨点患者的粪便标本,检测沙门菌(SM)、志贺菌(SH)、霍乱弧菌(VC)、副溶血弧菌(VP)和致泻性大肠埃希菌(DEC)等病原菌结果。结果 3 271份粪便标本中,检出病原菌共797株,阳性率为24.37%,腹泻病原菌占前3位的分别为DEC、VP和SM。O25、O1和O164是DEC主要流行血清型,VP优势血清型为O3:K6和O4:K8,SM的优势血清型为肠炎沙门菌和鼠伤寒沙门菌。VP和SM有明显季节性分布特点,主要在6-9月份阳性检出;沙门菌10岁以下儿童感染率高,VP和SM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07)。结论本地区腹泻病原菌以DEC、VP和SM为主,肠炎沙门菌为SM最主要流行血清型,初步揭示了深圳市龙岗区细菌性腹泻的病原谱及流行病学分布特征。
- 叶晓涛李迎惠陈日炳张旭马焕丽何国坚
- 关键词:感染性腹泻病原菌沙门菌副溶血弧菌
- 脑脊液细胞标准化检测方法的临床研究
- 2009年
- 目的探讨一种可以替代脑脊液细胞手工计数法实现标准化操作的可行性方法。方法应用iQ200工作站对100例脑脊液患者进行白细胞和红细胞的检测,并与显微镜计数板法相比较。结果细胞检测范围在0~3200个/微升时,两种方法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 300~12 000个/微升细胞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方法均有较高的精密度,iQ200工作站法略高于计数板法;计数结果呈高度相关,红细胞相关系数r=0.998 5,白细胞相关系数r=0.999 3;iQ200工作站还可以通过影像分析技术对细胞进行回顾性甄别。结论iQ200工作站在一定范围内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性,适用于脑脊液细胞计数,可达到检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
- 张旭黄衍锋叶晓涛陈建霞李程邹焕荣
- 关键词:脑脊髓液细胞计数临床实验室技术
- 凝血四项指标在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07年
- 目的了解孕妇正常分娩前后的凝血功能情况。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一6000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我院产科148例孕妇正常分娩前后和30例正常非妊娠妇女进行凝血酶原时间(PT)/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和纤维蛋白原(FIB)自动检测。结果孕妇正常分娩前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T/PT—INR、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FIB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正常分娩后凝血四项与健康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正常分娩前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分娩72h后恢复。在分娩前后联合检测凝血四项指标并动态观察,能较全面、完整地反映孕产妇凝血功能情况,对预防和治疗产妇产后出血以及评估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黄衍锋郑望春叶晓涛张旭尹学念
- 关键词:凝血孕妇分娩
- 降钙素原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意义被引量:14
- 2014年
- 目的探讨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计数(WBC)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诊疗中的意义。方法选择45例AECOPD患者(AECOPD组)及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COPD组),分别测定其PCT、hs-CRP和WBC。结果治疗前AECOPD组的PCT、hs-CRP分别为(3.32±1.81)ng/mL和(22.36±5.03)mg/L,明显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组的PCT、hs-CRP阳性率诊断为68.9%和60.0%,均高于COP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ECOPD患者经抗菌药物治疗后PCT、hs-CRP、WBC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AECOPD患者中,PCT和hs-CRP是较好的诊断指标。
- 蓝丹叶晓涛廖长征张旭张名贤
- 关键词: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慢性阻塞性肺病细菌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