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
- 作品数:44 被引量:260H指数:9
- 供职机构:21世纪教育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阻滞与突破: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路径选择被引量:5
- 2016年
-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实施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进一步凸显乡村教师对于中国教育实现"底部攻坚"的重要意义。乡村教师培训作为乡村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与重要支撑,截至目前,乡村教师培训的两大主要方式:大规模培训的"国培计划"与教育公益组织举办的小型化培训均存在不可逾越的难题。在互联网+教育时代,信息技术的产生与飞速发展为乡村教师培训带来了新机遇。通过解析影响目前乡村教师培训的相关因素,提出乡村教师培训的新路径:通过乡村教师需求分析,构建基于乡村教师培训需求的学习模式;更新培训内容,制定符合乡村教师的"菜单式"课程;探索适合乡村教师的多样化、特色化的培训模式;搭建互联网评价平台,建立健全乡村教师培训评价体系;建立乡村教师网络研修工作坊,打造优质的专业培训团队。
- 张晓文张旭
- 关键词:国培计划
- 办学体制改革:教育现代化的关键选择被引量:1
- 2016年
- 深化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是现阶段我国助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举措之一,为此,清晰界定办学改革含义成为题中之意。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面临的历史任务包括改变"政府办学"造成的官本位、行政化弊端,扩大教育资源,满足社会对多样化教育的需求等。通过研究分析,在公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形式主要有委托管理、集团化办学、学校理事会等,在民办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方面采取的形式主要有个人办学、企业办学、教育集团办学、转制学校和公办学校办民校等。为深化中小学办学体制改革,应着重从改革公办学校办学体制,进一步发展民办教育、开展"公私合作",充分发挥互联网作用等角度着力。
- 赵小莉张旭
- 关键词:办学体制改革互联网
- 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效与困境—基于全国1032名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调查被引量:18
- 2015年
- 促进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的关键在为农村小规模学校提供保质保量的师资。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问卷调查发现,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成效显著,已初步建成以中青年教师、本土教师为主体的教师队伍,学历结构基本优化,并基本实现"在编"等目标。但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工作量大且待遇差、生活条件不容乐观、培养供需脱节、培训"形式化"、不合理流动频繁等问题依然突出。为此,积极探索农村小规模学校发展路径,建立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工资保障机制,切实有效开展教师培训,强化教师评价和管理成为必然选择。
- 张旭
- 关键词:农村教师问卷调查
- 挑战与机遇:实现超级中学的蜕变被引量:2
- 2016年
- 近年来关于超级中学的讨论主要集中在媒体,学界的讨论通常采取孤例论证或学理推演等形式做浅显梳理,对超级中学的讨论有待进一步深化。本文在学界对超级中学的讨论基础上,借鉴媒体对超级中学的有效探讨,希望能够较为客观地对超级中学的发展趋势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期为治理超级中学、促进高中阶段教育正常化发展提供积极建议。
- 梁正瀚张旭
- 关键词:教育公平同质化应试教育
- 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困境与突破被引量:6
- 2015年
- 在以县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的视阈下,探讨教育治理现代化的难点与突破乃是题中之意。我国现行教育管理体制依然存在教育政策制定不科学、教育行政繁琐、教育管理偏颇、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教育局长专业化程度不高、中央层面改革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应切实有效的通过实施简政放权、推进教育家办学、加强教育监督、树立正确教育发展观、力促教育局长专业化、实现农村教育长足发展等有力举措,促进县域内教育治理现代化。
- 张旭
- 关键词:以县为主简政放权教育家办学教育督导
- 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测与评价被引量:6
- 2017年
- 在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重点大城市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起着排头兵的作用。2015年末,21世纪教育研究院采取电话调查的方式对19个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进行监测,并将此次调查与2010年所做的同类调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就近入学逐渐成为学生入学主要方式,但仍未达到政策要求;择校治理成效明显,但校际差异依然存在;重点大城市义务教育满意度均有提升,但学生课业负担满意度依旧较低;流动儿童受教育满意度出现了负增长。
- 张旭陈国华
- 关键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择校校际差异
- 学前教育师资补充机制创新研究--基于镇江的实践探索被引量:7
- 2016年
- 师资短缺是当前学前教育发展最大的制约因素。镇江市作为国家学前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地区,在学前教师队伍补充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坚持以公办教师为主、兼顾公平和质量第一的原则,镇江市通过小学教师转幼儿园教师、实施免费师范生项目和人事代理制度等措施补充学前教师队伍,并制定了学前教师的质量、待遇和专业发展权益等方面的保障措施,以巩固补充成果,稳定教师队伍。
- 陈国华张旭
- 关键词:学前教育教师补充
- 城镇化背景下乡村中小学校长发展境遇的现实省思——基于全国11县208所乡村中小学校长的调查
- 2017年
-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乡村中小学校长的发展境遇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困境与尴尬——大批适龄学生涌入城市,尤其是户籍制度改革以来,异地求学也不再是阻碍追求更高教育质量的"拦路虎",大批"空心校"、小规模学校"扫落一地的时代之殇",校内教师流失或流动性较大,由此而引发的"教育半郊区化"也呈现出相对的区域或层级教育不公现象。城乡教育资源的参差不齐,让本就资源贫瘠的乡村教育更加"雪上加霜",再加之宏观形势与政策导向、校长自身专业成长的条件束缚,以至于形成校长有心办学,却无奈资源与环境双重制约的两难境地。
- 杨柳张旭
- 关键词:城镇化学校管理
- 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发展路径探析被引量:6
- 2014年
- 2012年"撤点并校"被叫停,在"后撤点并校时代"为农村学校尤其是农村小规模学校培养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师资队伍迫在眉睫。为此,清晰界定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在推进当地政治、经济、文化现代化中的重要地位,摆脱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的"道德主义"桎梏,成为关照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所凸显出来的职业倦怠的理论前提。基于理论与现实两个维度对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进行分析并积极打造一支"保质保量"的农村小规模学校师资队伍,成为"后撤点并校时代"具有相当现实意义的重要举措。
- 张旭
- 关键词:道德主义职业倦怠
- 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进——基于11县2888名乡村教师的调查被引量:4
- 2016年
- 本研究基于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发现:中小学教师较为在意职称晋升,教师工资与职称、岗位、工作量的相符性整体不高;中学与小学职称统一评定制度正在逐步统一但各地完成情况不一,中小学高级职称设置方面各地也在极力推行但部分地区仍尚未设置,城镇教师在评聘高级职务时要求一年以上在乡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经历这一制度部分地区在推行但仍有地方没有强调。为此,国家与地方应逐步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改革制度。
- 朱忠明张旭
- 关键词:乡村教师教师流动职称制度职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