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栾英 作品数:62 被引量:32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控制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自动化系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博士科研启动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文化科学 更多>>
100MW循环流化床锅炉床温控制策略 阐述了100MW循环流化床机组床温控制系统.分析介绍了给煤量、一次风量、二次风量、一二次风配比及循环灰量对床温的影响及其调整方式,在保证床温在允许正常范围内的基础上,确定最佳风煤比,保证了燃烧效率. 张栾英 谷俊杰 李建强 张晓华关键词:床温控制 燃烧控制 文献传递 FISHER旁路控制系统分析 1996年 对美国费希尔(FISHER)公司的容量为35%额定蒸汽流量的两级串级分路中的高、低旁路压力控制系统,高、低旁路出口温度控制系统以及高压旁路喷水截止阀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以供有关专业技术人员借鉴。 卫跃华 张栾英关键词:汽轮发电机 旁路控制系统 基于Smith预估器的单神经元PSD自适应主汽温控制 被引量:3 2004年 针对电厂中主汽温控制系统具有大滞后、非线性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新的基于 Smith 预估器的单神经元 PSD 自适应控制算法,即由 Smith 预估器和单神经元 PSD 自适应控制器组合的复合控制。并且利用Lyapunov 稳定性理论证明了单神经元自适应控制器的稳定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控制方式具有较好的自适应性和鲁棒性。 秦志明 张栾英 谷俊杰关键词:大型火电厂 SMITH预估器 单神经元 PSD 自适应控制算法 主汽温控制 并联除氧器建模及模型参考自适应解耦控制 并联除氧器系统是一个典型的强耦合、变参数被控对象,同时各台除氧器的被控对象参数也存在差异.本文建立了并联除氧器的压力数学模型,分析了影响被控对象参数变化的因素,并根据并联除氧器压力解耦控制系统中由于被控对象参数的不同和变... 张栾英关键词:除氧器 自适应控制 并联运行 解耦控制系统 热电厂 文献传递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的Elman网络及在热工过程建模中的应用 在基本Elman网络以及改进网络中,前馈权值通常采用BP算法调整,而反馈权值则设定为常数,在网络的训练过程中需要反复的调整反馈权值,寻找其最优解.本文采用了模拟退火算法对Elman网络的前馈和反馈权值进行优化,并将其应用... 张栾英 秦志明 谷俊杰关键词:ELMAN网络 模拟退火算法 非线性模型 热工自动控制 文献传递 电站锅炉燃煤最佳掺配比试验研究与计算 根据单一煤种和不同比例混煤燃烧特性试验,通过煤质燃烧特性和结渣特性的分析评价,以及一维火焰炉内混煤燃烧试验研究,确定对单一煤种的煤质要求,确定混煤最佳掺配比例. 张栾英 赵鹤翔关键词:燃烧系统 电站锅炉 固体燃料 混合燃料 文献传递 达拉特电码玫330MW机组协调控制系统技术改造 厂机房协调控制系统中,由于控制对象人有大惯性、大迟延且有强耦合特性,因此要使协调控制在最优状态下运行是目前电厂自动控制领域的一大难题,该文就达拉特电厂2#机协调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以及新技术应用进行了剖析,以供有关人员参考... 张栾英 刘吉臻 孙万云 曾德良关键词:汽轮发电机组 协调控制 自适应控制 直流炉机组简化非线性动态模型 被引量:9 2013年 以某1 000MW超超临界机组为例,基于机理分析并结合机组实际运行数据,通过分析制粉过程、锅炉受热系统、过热器系统和汽轮机的动态特性,建立了直流炉机组在大范围变工况运行下的简化三输入三输出非线性动态模型.该模型以燃料质量流量、总给水质量流量、汽轮机阀门开度为输入,以汽水分离器出口比焓、主蒸汽压力和汽轮机功率为输出.采用机组稳态运行数据确定模型的静态参数,利用负荷变化剧烈的数据辨识动态参数,对模型进行阶跃扰动实验,并与实际运行数据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反映机组主要的动态特性和非线性特性,具有结构简单、参数求取容易、复现性好等优点. 秦志明 刘吉臻 张栾英 谷俊杰关键词:直流炉机组 非线性 动态模型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解耦方法在直流锅炉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09年 分析了直流锅炉运行时各变量之间的耦合关系;针对直流锅炉参数多变、强耦合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改进的误差反向传播算法(BP)神经网络分散解耦方法,对直流锅炉汽温-压力控制系统进行解耦,然后采用基于BP神经网络的PID控制方法对解耦后的2个近似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系统进行控制.仿真实验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分散解耦控制算法具有很强的自学习功能和自适应解耦能力,能取得良好的控制效果. 张栾英 欧丽君 王亚顺关键词:直流锅炉 解耦控制 BP神经网络 300MW考核机组过热汽温控制研究 本文提出了300MW考核机组过热汽温IMC-PID串级控制的方法,该方法对大惯性被控对象具有良好的跟踪性、鲁棒性和抗干扰性,参数整定方便,优于传统的PID串级控制. 谷俊杰 张栾英关键词:PID控制 串级控制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