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洁 作品数:28 被引量:126 H指数:7 供职机构: 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康艾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2010年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方案(GC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康艾组予康艾注射液联合GC方案化疗;化疗组只给予GC方案化疗。均化疗4疗程后评价疗效。观察近期疗效、毒副反应、Karnofsky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指标变化。结果:康艾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33.33%,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5.1月;化疗组近期疗效有效率为30.00%,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4.9月,疗效未见显著性差异(P>0.05);康艾组Ⅲ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康艾组Karnofsky评分改善明显(P<0.05);康艾组CD4/CD8及NK阳性细胞率治疗后提高(P<0.05)。结论:康艾注射液有一定的减毒增效作用,其联合GC方案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一般状况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杨小宇 刘素勤 张洁 王玲 周涛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人 中西医结合疗法 化学疗法 乳腺癌与抑郁相关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抗抑郁治疗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及其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对363例乳腺癌术后化疗的患者行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24项)法检测;将积分在20分以上的156例抑郁患者随机分成2组:化疗加抗抑郁治疗组78例(研究组)和单纯化疗组78例(对照组);6周后采用生活质量(quality of life,QOL)量表法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同时行血清免疫指标的检测和评定。结果:化疗加抗抑郁治疗组患者的情绪、睡眠障碍和依从性较单纯化疗组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加抗抑郁治疗组患者血清中CD3+、CD4+、CD8+、CD4+/CD8+及自然杀伤细胞数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提高,而对照组患者中CD3+治疗后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患者血清中CD3+和CD4+T细胞的含量在抗抑郁治疗后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抗抑郁治疗可明显提高乳腺癌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改善免疫损害。 张洁 方凤奇 张春霞关键词:乳腺肿瘤 抑郁障碍 T淋巴细胞亚群 生活质量 二次厄罗替尼治疗晚期肺腺癌1例报告 2013年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43岁,无吸烟史,2007年7月因体检发现“右肺占位”,进一步CT检查:右肺中叶内侧段见一不规则病变,呈串珠样长条形,最大截面6.8cm×2.2cm,胸膜增厚,双肺多发结节,大的约0.8cm,部分结节内可见小空洞。纵膈2R、4R、4L、5区可见多发肿大淋巴结,大的约1.6cm×1.1cm。 张洁 班丽英关键词:肺腺癌 厄罗替尼 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在癌性疼痛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分析药物三阶梯止痛治疗在缓解癌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30例经病理或临床理化诊断为恶性肿瘤伴有癌痛的病人,按疼痛程度给予不同阶梯的治疗,观察其缓解率,KPS改善状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轻、中、重度疼痛给予一、二、三阶梯... 蔡欣 孙亮新 张洁 周涛 宋秀珍 刘基巍关键词:癌性疼痛 康复 文献传递 328例青年型胃癌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2015年 目的探讨青年型胃癌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04—01—2014—01我院收治的328例青年胃癌患者(≤45岁)的临床资料,并随机收集同期收治的100例中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青年型胃癌的临床特点和预后因素。结果与中老年组相比,青年患者女性比例高,平均年龄为39.5岁,年龄分布在18~45岁,多以上腹痛为首诊症状,与老年组相比,青年患者以BorrmannⅢ型和Ⅳ型多见,Ⅲ~Ⅳ期患者比例明显高于老年组,大体BorrmannⅢ型和Ⅳ型比例高。病理印戒细胞癌比例高,分化程度普遍较老年组低(P值均〈0.05),治疗方式选择未系统治疗的比例高。青年患者中位生存时间33个月,5年生存率为19.2%。单因素分析青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显示,女性患者、临床分期晚期、浸润深度深、有淋巴结转移和(或)远处转移、肿瘤位于胃体部、低分化和未手术的患者预后不良。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O.05。结论Cox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TNM分期、有无远处转移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是影响青年人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根治手术是使高患者生存率的有效方法。 车懿霖 李靖 张洁 高亚杰关键词:青年人 胃癌 预后 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35例 被引量:4 2009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吉西他滨与顺铂(GC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行为状态评分及细胞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观察组35例患者予参芪扶正注射液250ml/次,1次/d,静脉滴注,于化疗前2d开始至每周期化疗用药结束当天为1个疗程,同时予GC方案化疗;对照组35例只给予GC方案化疗。均化疗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免疫功能指标。结果观察组有效率31.43%(11/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8个月;对照组有效率28.57%(10/35),中位疾病进展时间4.6个月,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Ⅲ-Ⅳ度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行为状态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后CD4/CD8比值及NK阳性细胞百分率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联合GC方案治疗晚期NSCLC粒细胞减少发生率低,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周涛 刘素勤 高平 张洁 王玲胎盘因子对化疗患者免疫及骨髓功能影响的Ⅱ期临床研究 被引量:7 2001年 目的 :评价胎盘因子对化疗患者的免疫及骨髓功能的影响。方法 :2 0例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随机试验 ,试验组 10例 ,对照组 10例 ;用药 (安慰剂或胎盘因子 )于化疗前 2d开始 ,4mgq d i m .,化疗后 4mgq o d i m .至化疗后 1周停药。结果 :试验组病人化疗后T4 /T8与对照组比较 ,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化疗引起的骨髓抑制 :试验组为 4 0 % ,对照组为 70 %。结论 :胎盘因子可提高化疗患者细胞免疫功能 。 班丽英 张洁 赵翌 刘基巍 周明臣 邹丽娟 苏成业关键词:胎盘因子 化疗 骨髓抑制 免疫功能 沙利度胺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沙利度胺联合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9例晚期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45例,予小剂量卡培他滨节拍化疗500 mg、2次/d,持续口服;对照组44例,予卡培他滨常规剂量化疗2 500 mg/(m2.d),分2次口服,第1天~第14天。21 d为1个疗程。两组均联合沙利度胺100 mg/d持续口服。6周后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疗效方面,实验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62.2%和68.2%(P>0.05);毒副反应方面,实验组食欲、体质量和Karnofsky评分下降的发生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手足综合征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沙利度胺联合小剂量卡培他滨节拍化疗持续给药治疗晚期乳腺癌的疗效与沙利度胺联合卡培他滨常规剂量化疗疗效相当,且可明显减轻患者化疗毒副反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方凤奇 张洁 张春霞关键词:卡培他滨 节拍化疗 沙利度胺 参麦注射液防治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8 2012年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防治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所致神经毒性的效果。方法:将125例应用含紫杉醇化疗方案化疗的癌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64例,对照组61例。试验组化疗前1d开始加用参麦注射液5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mL中静脉滴注,qd,连用14d为1个周期。4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并观察神经毒性反应的变化、测定周围神经功能。结果:试验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26.6%(17/64),对照组为57.4%(35/6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周围神经功能测定,试验组和对照组腓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分别为(41.9±2.2)m·s-1和(36.3±3.2)m·s-1;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分别为(42.5±4.2)m·s-1和(35.5±3.3)m·s-1;运动神经末端潜伏期分别为(4.1±1.5)ms和(4.7±1.1)ms;感觉神经动作电位波幅分别为(9.1±4.2)μV和(7.3±3.3)μV,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含紫杉醇化疗方案所致的神经毒性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 张洁 董岩 张春霞关键词:参麦注射液 紫杉醇 神经毒性 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大肠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探讨对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78例晚期大肠癌患者,按照实际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85例和对照组93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XELOX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67.06%vs 47.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骨髓抑制、神经毒性、肠胃道反应、肝肾毒性及免疫系统障碍发生率比较(25.88%vs 26.88%、17.65%vs 20.43%、20.00%vs 23.66%、15.29%vs 11.83%、11.76%vs 8.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化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变化,与化疗前比较(65.62分±3.34分vs 67.83分±4.06分、67.67分±3.46分vs 69.26分±3.98分、66.15分±3.52分vs 68.11分±3.96分、66.58分±3.51分vs 68.02分±4.02分、66.83分±3.55分vs 68.39分±3.81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化疗后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下降,与化疗前比较(51.57分±3.26分vs 67.89分±4.11分、54.62分±3.31分vs 69.30分±3.89分、53.24分±3.28分vs68.15分±3.92分、52.26分±3.22分vs 67.97分±4.11分、53.16分±3.28分vs 68.41分±3.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大肠癌患者采用贝伐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能有提高患者的近期疗效,不增加化疗不良反应,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较小,值得推广. 张洁 班丽英关键词:晚期大肠癌 化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