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洪嘉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吉化总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基底
  • 2篇基底动脉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内
  • 1篇动脉内溶栓
  • 1篇动脉系统
  • 1篇动脉狭窄
  • 1篇血脑
  • 1篇溶栓
  • 1篇溶栓药
  • 1篇溶栓药物
  • 1篇神经介入
  • 1篇神经介入技术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缺血
  • 1篇缺血脑组织
  • 1篇蛛网膜
  • 1篇蛛网膜下
  • 1篇蛛网膜下腔

机构

  • 3篇吉化总医院

作者

  • 3篇张洪嘉
  • 2篇史壮宏
  • 1篇李浩
  • 1篇信宏
  • 1篇刘世丽

传媒

  • 2篇吉林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09
  • 1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脑脊液置换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中的治疗作用被引量:1
2008年
刘世丽张洪嘉
关键词:脑脊液置换蛛网膜下腔出血
64层螺旋CTA与DSA在基底动脉狭窄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A与DSA在基底动脉狭窄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临床拟诊为脑梗死或TIA发作的患者152例,进行64层螺旋CTA检查并同时行DSA检查,将CTA与DSA结果相对照,分别计算出基底动脉狭窄程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本组行CTA检查的152例患者中有88例患者基底动脉有不同程度的狭窄,同时行DSA检查判断基底动脉狭窄程度,计算出基底动脉狭窄CTA与DSA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73.9%、85.4%。结论:64层螺旋CTA能够清晰地显示基底动脉系统的异常,在某些方面上可替代DSA检查。
史壮宏张洪嘉
关键词:基底动脉狭窄CTADSA敏感性特异性
后循环进展性脑梗死介入治疗22例临床分析被引量:4
2016年
椎基底动脉血栓形成病情凶险,进展迅速,病死率和致残率均居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首位。该病症的发病机制通常是由于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闭塞现象引起的,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患者的病死率甚至会高达90%,是一种非常危险的疾病[1]。治疗的关键在于早期将闭塞的血管再通,恢复脑的血液供应,尽可能减少缺血脑组织发生不可逆损伤。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发展,动脉接触性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快速恢复脑血液供应最直接的方法。
史壮宏信宏李浩张洪嘉
关键词:进展性脑梗死神经介入技术缺血脑组织溶栓药物动脉内溶栓椎基底动脉系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