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艳坤
-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卫生厅科研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手术室急诊安全护理管理模式探讨被引量:5
- 2009年
- 1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简介
1.1模式构思
根据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提出如下病人护理安全管理模式(图1)。
- 李春梅张艳坤杨忠贤
- 关键词:病人安全安全文化
- CT检查中造影剂不良反应的预防、处理及对影像学检查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7
- 2014年
- 目的:在CT等医学影像检查过程中,常需要应用造影剂。在造影剂的使用常常发生不良反应,掌握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少或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能够使CT增强扫描顺利进行,提高检查安全性。方法:搜集我院2011年10月至2012年9月间的1500例CT造影增强检查患者,包括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冠脉CTA)、头部CT血管成像(头CTA)、肝脏增强、泌尿系三维成像(CTU)以及双下肢血管成像(双下肢CTA),进行造影剂的不良反应类型、造影剂药物剂量、注射速度等统计分析,总结造成不良反应发生的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不良反应的类型包括发热、呕吐、荨麻疹、面色潮红、局部疼痛、流泪、血压下降、喉头水肿、休克等。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出现不良反应者85例,占5.67%。其中轻度反应65例,占4.33%;中度反应16例,占1.06%;重度4例,占0.27%。结论: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造影剂的用量及注射速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相关性。CT检查过程总应该认真执行操作流程,密切观察病人情况,积极防治,正确处理,将造影剂不良反应降低到最低程度,使患者更加安全。
- 孙燕方芳付培德张艳坤只晓会
- 关键词:CT增强扫描造影剂
- 在320排螺旋CT双下肢动脉成像中的护理配合效应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320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在行双下肢动脉血管成像过程中,护理配合对的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8例患者分为护理组(82例)及对照组(56例),分别进行320排螺旋CT双下肢血管造影检查,经高压团注造影剂欧乃派克,进行三维重组,获取容积再观(VR)、曲面重组(CPR)和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对照组的患者只进行口头的训练,没有其他的护理干预措施;实验组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以提高患者的配合,减低在成像过程中的非生理性运动。用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双下肢动脉图像,对其图像质量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在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加以总结。结果:对照组有2例患者穿刺部位不合理而影响图像质量,对双下肢的病变显示具有一定的影响,3例患者注射压力过高引起外渗,流速在2.5-3.5 ml/s,影响了图像的清晰度,其余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配合有利于320排CT双下肢成像的顺利进行,精心的护理操作是取得检查成功的动脉成像保证。
- 付培德李红霞只晓会方芳张艳坤
- 关键词:320排CT下肢动脉成像护理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