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象君

作品数:7 被引量:83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林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林业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5篇人工林
  • 4篇植物
  • 4篇植物多样性
  • 4篇落叶松
  • 3篇自然化
  • 3篇林下更新
  • 2篇落叶松人工
  • 2篇落叶松人工林
  • 1篇演替
  • 1篇演替阶段
  • 1篇幼林
  • 1篇原始红松林
  • 1篇生态策略
  • 1篇树种
  • 1篇松林
  • 1篇人工纯林
  • 1篇人工幼林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林隙

机构

  • 7篇东北林业大学

作者

  • 7篇张象君
  • 5篇王庆成
  • 3篇王石磊
  • 1篇王新宇
  • 1篇郝龙飞
  • 1篇李开隆
  • 1篇孙强
  • 1篇李国江
  • 1篇王树力
  • 1篇卫星
  • 1篇刘延滨
  • 1篇王鹏
  • 1篇梁晓东

传媒

  • 2篇林业科学
  • 1篇森林工程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3
  • 2篇2011
  • 3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红松林不同演替阶段的近自然度及生态策略和环境驱动
原始林的大规模破坏正引发席卷全球的生态危机,产生诸如全球变暖、生物多样性锐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生态问题,对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也带来灾难性后果。为保护生态环境、遏制自然灾害频发,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2000年中国实施...
张象君
关键词:原始红松林主成分分析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林隙间伐对林下更新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34
2011年
2009年7月中旬,以佳木斯孟家岗林场间伐8年后的34年生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为对象,分析均匀间伐、大林隙和小林隙的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与均匀间伐相比,林隙内出现了树高超过1.5m的胡桃楸、山杨和春榆等喜光阔叶树种,大林隙中出现树高超过2m的胡桃楸幼树;林隙内更新树种的个体密度、平均高和平均地径明显增加,大林隙尤为显著(P<0.05);林隙内木本植物的Simpson多样性指数和盖度均显著高于均匀间伐(P<0.05);与小林隙相比,大林隙内木本和草本植物盖度均显著增加(P<0.05);木本植物竞争种的重要值表现为大林隙>小林隙>均匀间伐,耐胁迫种的重要值相反(P<0.05);大林隙内1年生草本植物的重要值显著高于小林隙和均匀间伐(P<0.05),多年生草本植物则相反(P<0.05);大林隙Grime'功能群中杂草种的重要值高于小林隙和均匀间伐,耐胁迫种则相反(P<0.05);小林隙与均匀间伐的草本植物不同生活型及Grime'功能群的组成差异不明显(P>0.05);林隙间伐结合均匀间伐可以将长白落叶松人工纯林改造成长白落叶松针阔混交异龄林,较单独实施均匀间伐更有利于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的提高,间伐林隙应以大林隙为宜(120~150m2)。
张象君王庆成郝龙飞王石磊
关键词: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植物多样性
落叶松人工林林隙间伐对林下更新及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以间伐8年后的34年生落叶松(Larix olgensis)人工纯林为对象,研究了均匀间伐林内的不同大小林隙(面积分别为138.1±11.2 m2和51.0±10.8 m2)的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以相邻均匀间伐地块...
王庆成张象君
关键词:人工林
文献传递
落叶松人工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更新和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本文对带岭林业局18 a生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人工纯林采用不同大小的林隙间伐(100 m2,50 m2,25 m2),辅以不同的整地措施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同时以相同强度的常规均匀间伐为对照,分别调查...
张象君
关键词:落叶松人工林林下更新植物多样性
小兴安岭落叶松人工纯林近自然化改造对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影响被引量:40
2011年
对18年生落叶松人工纯林采用不同大小的林隙间伐,辅以不同的整地措施进行近自然化改造,同时以相同强度的常规均匀间伐处理为对照,分析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植物多样性的变化。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草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均有较大幅度增加,改造后第2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均匀度指数除外)(P<0.05);近自然化改造林下草本植物优势种中喜湿植物明显增加;无论是改造后第1年还是改造后第2年,不同大小林隙处理间林下草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0.05);改造后第1年,经整地的大林隙、中林隙和小林隙林下草本植物密度、盖度和平均高均显著高于不整地(P<0.05),第2年,整地措施对草本植物的影响效果下降;与对照相比,改造后第1年和第2年林下木本植物种数、密度、盖度、平均高和多样性指数均未发现显著差异(P>0.05)。近自然化改造有利于林下草本植物的发育和草本植物多样性的提高,但对林下木本植物的影响还有待深入研究。
张象君王庆成王石磊孙强
关键词:落叶松林隙植物多样性
小兴安岭人工林天然化经营技术研究与示范
王庆成王树力张象君王新宇卫星刘延滨梁晓东
项目以小兴安岭一般公益林中落叶松、红松人工针叶纯林为研究对象,针对林分树种组成单一、结构不合理、生产力低、林下更新不良、生物多样性低等问题,开展如下方面研究:(1)落叶松、红松人工纯林天然化抚育技术采用不同间伐方式和间伐...
关键词:
关键词:人工林阔叶树种
帽儿山实验林场白桦人工幼林适宜微立地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在相同立地上的不同类型的微立地环境中,测定白桦幼树生长指标和土壤含水率,并以邻近微环境外的4株白桦作为对照,分析微立地环境对白桦幼树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由伐根和倒木等粗大木质残体构成的微立地对白桦幼树的生长均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凸凹地形微立地对幼树生长的作用因所处立地条件而异,凸地形、凹地形分别在下坡位和上坡位有利于白桦幼树生长。灰烬堆微立地在上坡位不利于白桦的生长,中、下坡有利。白桦人工造林时,根据立地条件科学选择微立地作为栽植点可以有效改善幼林的生长表现。
王鹏李国江王石磊张象君王庆成李开隆
关键词:白桦人工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