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亮
- 作品数:9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电气工程理学建筑科学更多>>
- 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及石墨烯结构碳基非铂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PEM燃料电池中的应用研究
- 单原子壳层核壳结构催化剂是目前最为重要的一类燃料电池低铂催化剂,开发和研究具有单原子壳层的核壳结构催化剂对于有效降低燃料电池的成本和铂的用量, 对于促进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和商业化进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有关单原子层壳层核...
- 廖世军杨莉君彭洪亮莫再勇罗凡梁华根
- 关键词:核壳结构
- 高性能类蜂窝型掺杂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
- 2015年被称为燃料电池车元年,燃料电池车将逐渐上市并商业化.然而,在燃料电池中使用了大量的铂;铂含量低、价格昂贵,严重制约了其发展.发展非铂催化剂已成为燃料电池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 彭洪亮廖世军
-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燃料电池
- 新型氮掺杂碳基非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被引量:4
- 2012年
- 以三聚氰胺和聚苯胺为前驱体,在Ar气氛保护下采用高温碳化的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用于燃料电池阴极氧还原反应的氮掺杂碳基非金属电催化剂.考察了前驱体组成、碳化温度等因素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TEM、DSC-TGA、Raman光谱及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碳化温度为900℃;采用两次热处理和一次酸处理的过程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该催化剂在0.1 mol/L的HClO4电解液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活性和稳定性,10000圈循环伏安扫描后,催化剂的电化学活性不但没有衰减反而有所增强,其氧还原反应的半波电位达到0.42 V(vs.Ag/AgCl),极限扩散电流则几乎与目前最先进的Pt/C催化剂等同;Koutecky-Levich方程分析表明,催化剂氧还原反应按四电子机理进行.
- 廖世军彭洪亮张丙青
- 关键词:非铂催化剂氧还原反应聚苯胺
- 核壳结构低铂催化剂及多元掺杂碳基非铂催化剂的研究
- 廖世军南皓雄杨莉君陈丹李月霞彭洪亮刘芳芳
- 石墨烯制备新技术及其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13年
- 石墨烯作为碳纳米材料的新成员,具有众多优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在电子信息、储能、生物医药、超级电容等领域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近年来,石墨烯材料制备方法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新型制备技术。鉴于其巨大的理论比表面、超高的电子迁移速率、稳定的电化学活性等特点,在燃料电池领域的应用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本文首先在概述石墨烯的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石墨烯新型的制备技术,主要包括微波法、电化学法等,这些技术具有制得的石墨烯性能好、操作简便、绿色环保等重要优点。然后阐述了石墨烯在燃料电池中的应用进展。最后,我们对石墨烯制备新技术及其在燃料电池催化剂中的应用的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 谭习有黎华玲彭洪亮钟轶良廖世军
- 关键词:石墨烯燃料电池催化剂
- 三元复合前驱体裂解制备具有类石墨烯结构的掺杂碳催化剂及催化性能研究
- 彭洪亮梁华根廖世军
- 关键词:非铂催化剂氧还原反应三聚氰胺聚苯胺
- 以大豆生物质为原料制备高性能多元素掺杂碳基催化剂研究
- 采用大豆作为生物质前驱体,添加适量的ZnCl2 作为活化剂,在惰性气氛下900℃热裂解,制得了一 种生物质衍生的多元素掺杂的碳基催化剂.该催化剂在碱性条件下对于氧还原反应具有优良的催化活性,几乎可与商业鉑碳媲美.
- 刘芳芳彭洪亮廖世军
- 掺杂碳基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氧还原性能研究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能源技术,它具有低排放、转换效率高、操作方便友善,启动快速,能量密度高等优点,在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严重的今天,它符合当今理想动力电源的要求。但是其阴极的氧还原反应慢,为提高反应速率和转换...
- 彭洪亮
- 关键词:燃料电池非贵金属催化剂氧还原反应
- 蚕茧衍生的氮氟共掺杂碳基催化剂在碱性介质中的氧还原电催化性能的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16年
- 本文通过水热预处理,利用热解工艺从蚕茧中成功地制备了一种高性能的掺杂碳基催化剂.研究了制备条件及氟原子掺杂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在最优化条件下制备出的氮氟共掺杂碳基催化剂具有超过1000 m^2·g^(-1)的比表面积,N元素和F元素含量可达3.5%及7.3%.在碱性条件下,所制备的催化剂具有可与商业铂碳催化剂相媲美的氧还原催化活性,同时展示出优异的抗甲醇中毒性能及稳定性.F原子的掺杂对催化剂性能的提高效果显著.
- 刘芳芳彭洪亮廖世军
- 关键词:氧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