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善金
- 作品数:19 被引量:77H指数:6
-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长短绒自别雌雄鸽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鸽子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长短绒自别雌雄鸽的培育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可以自别雌雄的鸽培育方法,包括鉴定种鸽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雏绒羽长短绒性状的natal‑down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选育长...
- 冯春刚段颖史凯李东锋赵茜宋迟徐善金
- 文献传递
- 鸽的雌雄鉴别技术被引量:4
- 2009年
-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鸽胚胎和鸽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对鸽的雌雄鉴别方法进行了新的分类,分别从外观和体形、行为和反应及分子水平3个方面,介绍了鸽生长过程中的4个阶段(鸽胚胎、乳鸽、童鸽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技术。
- 徐善金虞德兵何宗亮贾晓旭杜文兴
- 关键词:雌雄鉴别胚胎
- 一种智能水循环温控鸽舍及其温控和调试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水循环温控鸽舍,包括鸽笼本体、水循环系统、水温调控系统、PLC自动控制系统和舍内温度图像识别系统。本发明同时还公开了智能水循环温控鸽舍的控温及调试方法。本发明的温控鸽舍通过智能水循环控温系统,实现鸽舍...
- 韩国锋李延森李春梅王明礼刘俊泽徐善金
- 文献传递
- 一种与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标记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与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鉴定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并提供了用其检测鸽子长短绒性状的分子方法。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位点为...
- 冯春刚段颖史凯鹿西学刘相平李东锋赵茜宋迟徐善金
- 文献传递
- 一种长短绒自别雌雄鸽的培育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鸽子的培育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长短绒自别雌雄鸽的培育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可以自别雌雄的鸽培育方法,包括鉴定种鸽位于Z染色体上控制雏绒羽长短绒性状的natal‑down基因位点的基因型,选育长...
- 冯春刚段颖史凯李东锋赵茜宋迟徐善金
- 一种与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
-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子标记及应用,尤其涉及一种与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及其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了鉴定鸽长短绒性状相关的SNP标记引物对,并提供了用其检测鸽子长短绒性状的分子方法。本发明所述的SNP标记位点为...
- 冯春刚段颖史凯鹿西学刘相平李东锋赵茜宋迟徐善金
- 文献传递
- 鸽生长激素(G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体重和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
- 引言本课题组主要采用PCR-SSCP方法研究了鸽GH基因多态性及其与早期体重和屠宰性状的关联分析。韩占兵等筛选出4个多态性高的引物,对4个肉鸽品系进行RAPD标记分析,结果表明:4个肉鸽品系群体内的遗传变异系数普遍较大,...
- 贾晓旭虞德兵徐善金陆应林杜文兴
- 文献传递
- 饲料中使用发酵豆粕对乳鸽生长发育和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8年
- 试验旨在探索在亲鸽普通日粮中使用发酵豆粕对乳鸽屠宰性能、器官指数、肠道发育、肌肉品质及肌苷酸含量的影响。试验组使用发酵豆粕,对照组使用普通豆粕。研究发现:试验组全净膛率高于对照组,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试验组肝脏和肌胃器官指数低于对照组,达到显著水平(P<0.05);试验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均高于对照组分别达到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水平;试验组胸肌和腿肌肉色黄度b值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肌苷酸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但和肌苷酸合成相关的AMPD1、ATIC和GART基因表达水平不存在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亲鸽饲喂含有发酵豆粕的日粮能够提高乳鸽肉用性能,改善乳鸽的肠道发育,改善肉质风味。
- 潘在续潘斌徐冉王世祺史凯徐善金于敏莉陆应林李东锋杜文兴
- 关键词:发酵豆粕生长发育肌肉品质
- 基于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分析家鸭系统发育关系被引量:12
- 2011年
- 根据北京鸭线粒体DNA(mtDNA)序列设计引物,对中国9个地方鸭和1个番鸭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COⅠ)基因序列进行PCR反应和测序,并从起始密码子开始分析了1 520 bp的序列。结果显示:所有家鸭个体在1 517位点出现1个T碱基缺失,番鸭与家鸭的mtDNA COⅠ基因碱基组成相似;9个鸭品种个体共检出11种单倍型,单倍型的多样度为0.856。聚类分析结果显示,所有家鸭品种间的遗传距离为0.001~0.002,种内平均值为0.001;番鸭与家鸭遗传距离为0.003~0.006。基于Kimura-2模型构建的系统发育进化树进行分析,发现所测定的鸭科物种个体大体分为3类:家鸭与栖鸭属的番鸭聚为第1类,应属于鸭亚科;雁属的白额雁、灰雁与天鹅属的黑天鹅聚为第2类,应属于雁亚科;鹊雁与中国骛一起聚为第3类,应属于鹊雁亚科。上述结果表明,基于COⅠ基因条形码,在亚科阶元上,所有鸭科物种分类与以往分类结果是一致的。因此,使用DNA条形码鉴定物种系统发育关系时,需考虑阶元划分标准。
- 虞德兵陆应林徐昊翔徐善金熊锴王伟兰杜文兴王林云
- 关键词:DNA条形码线粒体
- 鸭ADSL与PurH基因序列特征及表达与肌肉肌苷酸(IMP)含量的相关性分析
- 肌苷酸(IMP, inosine monophosphate acid)是畜禽肉中重要的风味物质,目前国际上把IMP含量作为衡量肉质鲜味的一项重要指标。在动物体内,IMP从头合成共涉及十步反应,其中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
- 徐善金
- 关键词:荧光定量PCR肌苷酸高效液相色谱法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