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徐文飞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3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细胞
  • 3篇病毒
  • 2篇中性粒细胞
  • 2篇粒细胞
  • 2篇呼吸道合胞病...
  • 2篇合胞病毒
  • 2篇TOLL样受...
  • 2篇病毒感染
  • 1篇道炎症
  • 1篇凋亡
  • 1篇性疾病
  • 1篇炎症
  • 1篇支气管
  • 1篇支气管炎
  • 1篇人类博卡病毒
  • 1篇人类偏肺病毒
  • 1篇上皮
  • 1篇上皮细胞
  • 1篇受体
  • 1篇偏肺病毒

机构

  • 5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香港大学

作者

  • 5篇刘恩梅
  • 5篇徐文飞
  • 3篇王莉佳
  • 2篇李欣
  • 2篇杨锡强
  • 1篇蒋永惠
  • 1篇邓昱
  • 1篇陈杰华
  • 1篇周燕荣
  • 1篇刘玮
  • 1篇符州
  • 1篇罗健
  • 1篇魏金凤
  • 1篇彭斌
  • 1篇谢晓虹
  • 1篇刘伟
  • 1篇李素碧
  • 1篇陈坤华
  • 1篇黄英
  • 1篇罗嘉慧

传媒

  • 1篇中华结核和呼...
  • 1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细胞与分子免...
  • 1篇现代免疫学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中性粒细胞中Toll样受体的表达与功能被引量:7
2007年
中性粒细胞是最重要的固有免疫细胞,通过黏附、趋化、识别、脱颗粒、杀伤和降解等一系列过程杀灭病原微生物,介导炎症反应。整个过程受到众多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调控,Toll样受体(TLR)作为最主要的固有免疫识别受体,在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活化和凋亡中都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徐文飞刘恩梅
关键词: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活化凋亡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后气道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的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气道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4(TLR4)表达变化及其信号通路的功能,探讨RSV诱导气道炎症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气管上皮细胞株9HTEo,以RSV感染复数为10感染上皮细胞,用半定量逆转录PCR(RT-PCR)检测TLR1-10 mRNA表达;用定量PCR检测TLR4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用流式细胞术检测TLR4蛋白表达及与细胞凋亡的关系;感染后再用TLR4激动剂脂多糖(LPS)刺激细胞,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8(IL-8)含量以观察病毒诱导表达的膜TLR4蛋白功能。RT-PCR和流式细胞术实验分为正常组和RSV感染组,用GraphPad 4.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实时定量PCR实验分为正常组、RSV感染组和紫外线灭活RSV感染组,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ELISA实验分为正常组、RSV感染组、单独LPS刺激组和RSV-LPS共刺激组,采用One-way ANOVA检验分析。结果(1)RSV感染组TLR2~10 mRNA表达均上调(t值为3.49~14.47,P均〈0.05),以TLR2和TLR6变化最为显著;定量PCR结果提示:感染组TLR4 mRNA 3h后开始增高(Kruskal-Wallis检测值=8.82,P〈0.05,n=6),紫外灭活RSV组TLR4 mRNA表达无明显变化;(2)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RSV感染组膜上TLR4表达比正常组增高(平均荧光强度:1.27±0.48,0.97±0.25,t=2.39,P〉0.05,n=10),感染组胞内TLR4表达比正常组降低(平均荧光强度:3.08±1.38,3.36±1.31;t=2.92,P〉0.05,n=10),感染组膜TLR4阳性细胞中(93.32±1.7)%为膜黏连蛋白-5阳性细胞;(3)RSV-LPS共刺激组培养上清液中IL-8含量明显高于单纯LPS刺激组(F=59.29,P〈0.01,n=3)。结论RSV感染后,上皮细胞TLR4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与TLR4信号通路相关的IL-8分泌增加;TLR4与上皮细胞凋亡的关系提示TLR4及其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RSV诱导的上皮细胞急
谢晓虹刘恩梅杨锡强罗嘉慧李欣王莉佳刘伟徐文飞
关键词:TOLL样受体4呼吸道合胞病毒气道炎症发病机制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4表达及其功能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4(TLR4)的表达及对炎症介质产生的影响,探讨地塞米松(DEX)干预对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炎症介质的作用。方法:RSV感染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及代表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的过氧化氢(H2O2),ELISA检测中性粒细胞培养上清的IL-6和IL-8水平,并观察阻断TLR4信号通路及DEX干预对RSV感染中性粒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1)RSV感染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增加;RSV感染中性粒细胞IL-6的产生增加,阻断TLR4信号传导,RSV感染组IL-6产生减少(阻断组IL-6:391.307±43.45ng/L;RSV感染组IL-6:466.03±36.478ng/L;对照组IL-6:21.205±15.059ng/L);RSV感染中性粒细胞IL-8和H2O2的产生均明显增加,阻断TLR4信号传导对IL-8和H2O2的产生没有影响。(2)DEX下调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TLR4表达,减少RSV感染的中性粒细胞产生IL-6、IL-8和H2O2的产生;阻断TLR4,与DEX协同抑制RSV感染中性粒细胞IL-6的产生,逆转DEX对RSV感染中性粒细胞H2O2产生的抑制作用。结论:TLR4信号通路在RSV感染后中性粒细胞炎症介质产生及呼吸爆发功能中起重要作用;阻断TLR4信号通路和DEX联合作用可能成为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徐文飞刘恩梅王莉佳李欣刘炜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4
重庆儿童医院112例毛细支气管炎病原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HBoV和其他10种呼吸道病毒检出率及其流行特征变化。方法收集2006-2008年的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鼻咽分泌物,首先通过直接免疫荧光进行呼吸道常见7种病毒筛查,然后提取鼻咽分泌物病毒的DNA和RNA,用PCR/RT-PCR的方法检测HBoV等其余10种常见呼吸道病毒相应基因片段。结果①两时间段患儿的年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临床症状中,发热、呕吐、气促的发生例数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余情况差异均不显著;②重庆地区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中共检出十余种呼吸道病毒,112例患儿呼吸道标本中共检出呼吸道病毒阳性84例(75%),其中单一病毒阳性45例(40.18%),2种或2种以上病毒合并阳性39例(34.82%),2006年11月至2007年3月和2007年11月至2008年3月毛细支气管炎发病高峰季节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病毒检出情况不同;③112例患儿中最常见的为RSV,其余依次为PIV3,RV等,检出HBoV10例,均为合并感染。结论①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物呼吸道病毒感染阳性检出率高,病毒种类复杂,合并感染率高。而且每年的病毒检出情况、合并感染情况、流行季节变化可能与不同年份患儿临床特征不同有关;②在住院毛细支气管炎患儿鼻咽分泌中新近发现HBoV感染,以合并感染为主,但其检出阳性率明显低于RSV和hMPV。
罗健刘恩梅邓昱魏金凤徐文飞陈杰华王莉佳刘玮杨锡强符州
关键词:毛细支气管炎呼吸道病毒感染人类博卡病毒人类偏肺病毒流行病学
重庆地区1105例变应性疾病患儿吸入性变应原临床分析被引量:19
2008年
目的探讨重庆地区吸入性变应原的分布情况及其与儿童哮喘发生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室内尘螨、花粉、真菌、蟑螂等13种常见的吸入性变应原,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05年5月-2007年1月共1105例患儿行皮肤点刺试验(SPT),计算各种变应原阳性率,并对吸入组变应原皮试结果进行统计,采用SAS8.1软件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进行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被检查的1105例患儿中SPT阳性者893例,占80.81%(893/1105例)。其中,阳性率在50%以上的吸入性变应原有:粉尘螨760例,占68.80%(760/1105例);屋尘螨759例,占68.72%(759/1105例);热带螨594例,占53.08%(594/1105例),其他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均在15%以下。聚类分析将13种变应原聚为4大类,提示各类内具有某种相似性。以变应原为自变量,哮喘为应变量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粉尘螨、屋尘螨、热带螨、美洲大蠊这4种变应原可能与哮喘的发病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诸多变应原共同作用时,粉尘螨和热带螨对哮喘的发病有意义;不同年龄和性别对这13种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均有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螨类为重庆地区哮喘患儿最常见的变应原,且与哮喘的发生关系极为密切。不同性别和年龄对吸入性变应原的过敏程度不同。
徐文飞刘恩梅周燕荣彭斌黄英陈坤华蒋永惠李素碧
关键词:变应原吸入性哮喘聚类分析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