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海新
- 作品数:49 被引量:121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全国行政学院科研合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社会学哲学宗教更多>>
- 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被引量:3
- 2011年
-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所迫,更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要,必须立足国情,正确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的关系,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加快推进。
- 敬海新
- 关键词: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建设
- 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
- 2014年
- 社会治理是政府借助企业、民间组织、社区等社会力量共同管理公共事务的一种模式。创新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五位一体建设总格局的落脚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要"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既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决定》
- 敬海新
- 关键词:社会体制改革收入分配社会公平行业协会商会社会矛盾新社会组织
-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当前我国公共领域理论基本问题研究被引量:13
- 2007年
-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本文通过展现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揭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关于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图景。
- 敬海新
- 关键词:公共领域公共性网络公共领域
- 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社会转型期我国公共领域理论研究
- 公共领域是由哈贝马斯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一个介于国家和社会之间、以公共舆论为表征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个公共空间内,人们可以针对公共事务自由地表达意见,参与社会生活的管理。公共领域理论是一...
- 敬海新
- 关键词:公共领域社会转型公共舆论协商民主公民文化社会结构
- 当前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综述被引量:24
- 2006年
-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研究已经成为学术界的一个重要热点,文章通过展现我国公共领域研究的一些基本成果,揭示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勾勒关于我国公共领域问题研究的图景。
- 敬海新
- 关键词:公共领域公共性网络公共领域
- 公共领域视阈中的公民意识及其塑造被引量:2
- 2008年
-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公共领域的主体由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公众构成,而克服臣民意识,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成为构建现代公共领域的重要途经。
- 敬海新赵德勇
- 关键词:公共领域臣民意识公民意识
- 关于现代型公民意识培育的若干问题分析被引量:1
- 2012年
- 公民意识展现公民在现代民主政治生活中的三个和谐统一关系,即个性与共性的统一、自由与责任的统一和权力与义务的统一,这是现代文化的主体自由性及自觉性的体现。公民意识由权责意识、批判意识、参与意识、交往意识等构成。因此现代公民意识的培养应是多维度的、由主体层面逐步推进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过程。
- 李运昌敬海新
- 关键词:公民意识
- 深化社会体制改革 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
- 社会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的重要路径。当前社会体制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管理体制虚化,社会管理机制弱化,社会结构发展失衡,等等。要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
- 敬海新
- 关键词:社会体制社会治理社会事业
- 简论公共领域的功能被引量:3
- 2008年
- 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分野是现代生活的一个基本状态,健康发展的公共领域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它对我国的现代化进程、政治文明建设、公民文化形成意义重大。这集中体现为它的政治合法性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等。
- 赵德勇敬海新
- 关键词:公共领域合法性社会功能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四重逻辑”被引量:1
- 2020年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具有强大的优势,这也是进一步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蕴含着深刻的历史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实践证明;蕴含着深刻的理论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理性分析;蕴含着深刻的实践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现实基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逻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内在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而贯穿其中的、最重要的是文化逻辑。这四重逻辑为进一步理解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提供了抓手。
- 敬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