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建平
- 作品数:8 被引量:24H指数:3
- 供职机构: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芬太尼对利多卡因联合甲磺酸罗哌卡因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14年
- 传统的腋路臂丛阻滞麻醉用药常采用1种局麻药或2种局麻药复合使用,这种方法起效时间较长,镇痛不充分。本研究采用2%利多卡因和0.89%罗哌卡因与芬太尼复合液进行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起效较快。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择2013年10月至12月我院30例手外伤患者,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其中男20例,女10例,
- 曹建平朱静
- 关键词:芬太尼利多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 罗哌卡因在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 2015年
- 目的:探讨罗哌卡因在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行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5例给予利多卡因和丁卡因混合诱导,观察组35例给予罗哌卡因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在呼吸、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腹肌松弛、感觉神经阻滞节段数以及手术满意程度等方面对比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诱导30分钟和40分钟时,舒张压和收缩压均低于基础值,对照组临床诱导15分钟、20分钟和30分钟时,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基础值,且对照组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明显低于观察组,2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哌卡因在经腹胆囊切除术硬膜麻醉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曹建平
-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麻醉
- 甲磺酸罗哌卡因联合曲马多在腋路臂丛神经阻滞起效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 评价甲磺酸罗哌卡因、甲磺酸罗哌卡因和曲马多两药联合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临床提供合理、安全、满意的麻醉效果.方法 2015年12月-2016年6月,将择期行上肢手术3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40 mL;B组:0.596%甲磺酸罗哌卡因,曲马多100 mg共40 mL.两组进行同样的麻醉操作,比较两组的观察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差异经统计学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麻醉前、后生命体征(BP,HR,SpO2,SBP)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DBP在麻醉20 min时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时刻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的BP和SpO2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的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较短,为(1.94±0.77)min,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为(4.22±1.70)min,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B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较短,为(3.69±0.94)min,A组运动阻滞起效时间为(7.00±2.40)min,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两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且A组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和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均明显长于B组.
- 曹建平朱静
- 关键词:甲磺酸罗哌卡因曲马多腋路臂丛神经阻滞
- 术后镇痛对创伤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和胰岛素抵抗的影响研究被引量:4
- 2014年
- 研究术后镇痛对创伤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IL-6、TNF-α和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选取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患者应用一次性术后镇痛泵,加入舒芬太尼2.5μg/kg+盐酸托烷司琼4m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2ml/h持续注入。B组患者为术后根据临床需要临时给予杜冷丁每次50mg^100mg肌肉注射,每日不超过3次。发现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比较,A组患者舒适程度要优于B组,随访患者无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术后两组患者血浆IL-6、TNF-α水平均开始升高,术后12h左右达峰值,24h后开始回落,但均明显高于术前。血糖和血胰岛素值也在术后升高,术后24h左右达峰值,之后逐渐回落。ISI在术后开始降低,术后24h降到最低,之后逐渐回升,但均低于术前,说明IL-6、TNF-α水平升高与创伤后胰岛素抵抗有相关性。A组患者术后12h、24h、36h、48h的血糖、血胰岛素、IL-6、TNF-α水平与B组比较明显降低,而且术后48h基本可以恢复术前水平。应用舒芬太尼术后镇痛可以通过抑制血浆中IL-6和TNF-α水平,从而抑制围术期胰岛素抵抗,降低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减轻免疫抑制和降低或缩短IR时间的目的。
- 谭欣张璐璐曹建平王雷
-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舒芬太尼创伤
- 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原因分析及防范对策被引量:12
- 2014年
- 目的对手术室常见护理缺陷原因进行分析,并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进行手术治疗的162例患者的病历和护理资料。结果通过充分的发掘这些不安全因素,并且制定相应的规定,继而医护人员按照要求执行这些规定,保证了手术室的安全,最终确保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结论认真对手术室护理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安全隐患问题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其进行解决,可以促进手术室护理质量的提高。
- 朱静曹建平
-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护理缺陷
- 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下肢手术患者的临床观察
- 2015年
-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在80岁以上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下肢手术高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1例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25例患者给予全麻。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血氧饱和度(Sp O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注药后5 min时MAP均下降,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注药后5 min两组患者的HR值均增快,对照组患者增快幅度高于观察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患者下肢手术中应用腰-硬联合麻醉,效果良好,安全可行。
- 曹建平
- 关键词:腰-硬联合麻醉高龄
- 琥珀酰明胶注射液预防宫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心脑损害的效果评价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 评价琥珀酰明胶注射液预防宫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心脑损害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接受剖宫产术的69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麻醉方法不同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各23例,全部产妇施行常规蛛网膜下腔麻醉术,对照1组给予蛛网膜下腔麻醉,对照2组进行麻醉穿刺操作前30min内给予高渗盐晶胶复合液静脉滴注,观察组麻醉穿刺操作前30min内给予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静脉滴注,20min后施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比较3组产妇麻醉效果、新生儿娩出后1min及5min的新生儿评分情况,检测脐动脉血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心肌肌钙蛋白、pH值、动脉血氧分压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水平。结果 3组新生儿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和天冬氨酸转氨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两两比较,观察组和对照2组动脉血氧分压高于对照1组[(37.9±14.9)mmHg(1mmHg=0.133kPa)、(34.7±13.9)mmHg比(28.3±10.1)mmHg],观察组和对照2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1组[(48.6±6.9)mmHg、(50.3±5.9)mmHg比(57.2±7.9mmHg)](P<0.05);观察组和对照2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酸激酶、天冬氨酸转氨酶水平均低于对照1组[(278±34)U/L、(299±40)U/L比(513±70)U/L,(28±9)U/L、(33±11)U/L比(58±21)U/L,(236±48)U/L、(279±54)U/L比(578±76)U/L,(37±8)U/L、(42±10)U/L比(54±19)U/L](P<0.05)。3组剖宫产妇女的下肢阻滞情况和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romage评分3组均为3级。结论 对剖宫产妇女施行蛛网膜下腔麻醉前静脉滴注4%琥珀酰明胶注射液具有较好的预扩容和预防低血压的作用,过敏体质者可选择输注高渗盐晶胶复合液进行预扩容,可以有效预防宫内胎儿窘迫和新生儿心脑损伤。
- 曹建平朱静
-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麻醉琥珀酰明胶注射液新生儿
- 依那普利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被引量:1
- 2022年
- 背景:有研究证实依那普利可以减轻肢体缺血再灌注导致的心肌损伤,但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还没有报道。目的:探讨依那普利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依那普利组和抑制剂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橡皮带环绕结扎大鼠双后肢根部3 h、再灌注3 h制备肢体缺血再灌注模型;抑制剂组再灌注前30 min时静脉注射PI3K抑制剂LY2940020.3 mg/kg,依那普利组和抑制剂组再灌注即刻开始静脉输注依那普利13μg/(kg·h)至再灌注结束;其余两组再灌注即刻开始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溶液。再灌注3 h时麻醉下处死大鼠,取心肌组织,检测心肌组织病理学改变、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及凋亡基因表达、细胞传导通路蛋白表达。实验方案由沈阳医学院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于2019年10月批准,批准号:研伦审第(2019)85号。结果与结论:(1)光镜下与模型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减轻;与依那普利组比较,抑制剂组心肌组织病理学损伤加重;(2)与模型组比较,依那普利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降低,Bax蛋白表达下调,PI3K、p-Akt和Bcl-2蛋白表达上调(P<0.05);(3)与依那普利组比较,抑制剂组心肌组织细胞凋亡指数升高,Bax蛋白表达上调,PI3K、p-Akt和Bcl-2蛋白表达下调(P<0.05);(4)结果说明,依那普利可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细胞凋亡,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
- 邢宏昶曹建平朱静姚鲲
- 关键词:依那普利心肌1-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质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