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武奎
- 作品数:145 被引量:495H指数:13
-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慢性丙肝不同肝纤维化程度中医证候相关分析被引量:7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不同肝纤维化程度的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中医证候表现及中医证素特点。[方法]对452例CHC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调查,同时行瞬时弹性成像检测获取肝硬度值(LSM),评估患者肝纤维化程度。以LSM7.3~14.6 kPa为界分成3组:LSM<7.3 kPa为无或轻微纤维化组;LSM 7.3~14.6 kPa为明显纤维化组;LSM>14.6 kPa为严重纤维化组,用SPSS 19.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χ~2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中医症状、体征采取聚类分析法。[结果]纳入本研究患者390例,其中LSM<7.3 kPa 244例;LSM 7.3~14.6 kPa75例;LSM>14.6 kPa 71例。LSM<7.3 kPa的CHC中医证候主要为肝郁脾虚;LSM 7.3~14.6 kPa的CHC中医证候除肝郁脾虚外,尚有血瘀肾虚;LSM>14.6 kPa的CHC中医证候主要为气虚血瘀、肝肾阴虚。[结论]CHC轻度肝纤维化中医证候以肝郁脾虚为主;显著肝纤维化者中医证候以气虚血瘀及肝肾阴虚为主。
- 张弘陶森段毅力曹武奎王泓午
- 关键词:慢性丙型肝炎证候肝硬度
- 天津市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艾滋病临床观察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评价天津市艾滋病(AIDS)初治患者,应用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AART)的疗效、安全性和预后。方法将在天津市传染病医院就诊的62例AIDS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5例)及对照组(17例);治疗组应用一线HAART方案:AZT/D4T+3TC+NVP/EFV。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免疫功能变化及预后。结果(1)HAART治疗组与对照组患者基线CD4T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治疗组的45例患者,HAART前CD4T细胞计数均值为73/μl;HAART后3、6、12个月时分别为120/μl(39例)、139.5/μl(30例)和200/μl(22例)。(2)治疗组患者应用HAART后,机会性感染、肿瘤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分别为40%和4.44%,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24%和47.06%(P<0.01)。(3)初治患者一线HAART治疗的有效率为95.55%(43/45),有17.78%(8/45)的患者因药物不良反应而调整HAART方案。结论天津市AIDS患者对一线HAART有较好的疗效,随着HAART疗程的延长,免疫功能得到恢复并改善了预后,存在药物不良反应和资源有限等问题。
- 盛镭曹武奎王瑞盛淑琴张迈仑
- 关键词:艾滋病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
- 医院感染率新旧指标对比分析
- 2012年
- 目的:对比"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两指标的不同和监测意义。方法:应用《医院感染调查表》对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进行全院以及各病房医院感染率的调查并以"医院感染发病率"和"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住院患者年度医院感染率比较显示两指标排序一致,无差异;而以各病房为监测单位显示,两种指标无一致性,排序有明显差别(Z=1.988,P=0.047)。结论:"患者日医院感染发病率"依据于患者住院时间,对不同病种患者的医院感染情况更具有可比性,更适用于各医院间和各病房间的评估比较,而"医院感染发病率"适用于同一单位内在时间跨度上的比较。
- 张先军轧春妹崔红平蕾曹武奎
- 关键词: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
- 急性肝衰竭相关A型肝性脑病患者促甲状腺激素的异常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9年
- 目的探讨在急性肝衰竭相关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2011年3月至2013年3月在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的41例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以同期56例无脑病的急性重症肝炎患者为对照,探索A型肝性脑病患者甲状腺功能的异常,Logistic相关性分析研究促甲状腺激素(TSH)降低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A型肝性脑病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异常,主要表现为TSH明显下降(0. 17μIU/ml vs. 1. 08μIU/ml,P <0. 001),其T_3、T_4水平与无肝病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P> 0. 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脑病为低TSH的独立危险因素(OR=12. 32,P <0. 001)。偏相关分析显示,血TSH水平与患者脑病程度呈负相关(r=-0. 795)。结论 A型肝性脑病患者会出现明显TSH降低,而且低TSH与患者脑病程度相关。
- 高秀莹郭彩红朱巍曹武奎
- 关键词:急性肝衰竭肝性脑病促甲状腺激素
-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关系研究被引量:11
- 2008年
- 目的:探讨慢性乙肝中医证型和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关系,从中医辨证方面为拉米夫定抗病毒的选择时机及提高疗效提供依据。方法:对96例接受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的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观察不同中医辨证分型患者应用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后52周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及用药52周时拉米夫定耐药率,从而确定中医证型与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2周时HBV-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转换率均以肝胆湿热型为最高,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肝肾阴虚型及瘀血阻络型;52周时拉米夫定耐药率以肝胆湿热型较低,肝胆湿热型<肝郁脾虚型、瘀血阻络型及肝肾阴虚型。结论:HBeAg阳性的慢性乙肝患者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与中医证型有一定相关性,用药前注重中医辨证分型,对提高拉米夫定抗病毒疗效有益,从而对用药针对性,制定个体化的抗病毒治疗方案有积极意义。
- 赵洁李秋伟贾建伟袁桂玉曹武奎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拉米夫定抗病毒
- Hyper-il-6基因转染的瘤苗诱导的抗小鼠肝癌实验研究
- 目的建立稳定表达Hyper-IL-6基因的小鼠肝癌细胞克隆株制备基因瘤苗,探讨Hyper-IL-6用于诱导抗肝癌主动免疫治疗的可行性。方法用脂质体法将Hyper-IL-6基因导入小鼠肝癌细胞系MM45T.Li,通过G41...
- 郄春花李顺天曹武奎陆伟李秀梅李宏峰梁树人
- 慢性乙型肝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内HBV—DNA与血清HBV—DNA及HBeAg表达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 2007年
-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内HBV—DNA和血清中HBV—DNA表达量、e抗原表达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检测血清中HBV DNA含量,应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乙肝血清标志物。结果20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BMC内HBV—DNA阳性106例、阴性102例。HBV—DNA(PBMC)阳性组、阴性组血清HBV—DNA定量≥1.0E5患者比例分别为91.5%(97例)、45.1%(46例)(X^2=52.12,P〈0.01);HBeAg阳性率分别为76.4%(81例)、50.9%(52例)(X^2=21.55,P〈0.01)。结论PBMC内HBV—DNA的检测与血清中HBV—DNA定量检测及HBeAg阳性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提示血清HBV—DNA高载量的HBeAg阳性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感染HBV-DNA明显增加。
- 宓余强梁树人张弘郑淑文李顺天曹武奎
- 关键词:乙型肝炎E抗原乙型
- 中西医结合临床诊疗系统
- 贾建伟范玉强袁桂玉曹武奎赵洁刘国强薛文运马莹王霞
- 该《诊疗系统》是用E语言编写的运行于Windows操作平台的软件系统。是一款利用计算机超强的记忆、存储、检索、统计功能,实施诊疗咨询、模拟中医辨证,实现中西医结合,使临床诊疗信息化、现代化。它以大量信息为基础,担负着大量...
- 关键词:
- 关键词:计算机中西医结合诊疗系统
- 不同基因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早期病毒学应答及免疫状态研究
- 2013年
- 慢性丙型肝炎(CHC)感染是引起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之一[1].目前对CHC患者的标准治疗是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但只有部分患者可获得早期病毒学应答(EVR),并且仅有不到40%的患者可获得持续病毒学应答(SVR)[2].国内外指南和专家共识指出,获得EVR的患者经48周治疗可获得较高的SVR,治疗12周出现EVR可作为最终获得SVR的重要预测指标[3-4].我们对不同基因型CHC患者的EVR情况及免疫状态进行了研究,报道如下.
- 李秀梅李顺天戴晨阳徐健苏瑞曹武奎侯伟陆伟
- 关键词:早期病毒学应答基因型免疫
-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HBV DNA低水平复制及特异性抗体表达的临床意义被引量:8
- 2014年
-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血清HBV DNA低水平复制及HBV特异性抗体表达的相关因素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08年6月至2013年12月于天津市第二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391例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及39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病历资料。比较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与慢性乙型肝炎患者HBV DNA表达的不同及影响因素分析。根据HBV血清学标志物(HBV M)特异性表达的不同将肝衰竭患者分为特异性抗体阳性(指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和特异性抗体阴性(无抗-HBs、抗-HBe和抗-HBc同时阳性)2组,分析2组患者HBV DNA水平的变化和生存情况。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MannWhitney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患者HBV DNA水平低于慢性乙型肝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6.469,P<0.05);HBeAg阳性和阴性的肝衰竭患者HBV DNA水平均低于相应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11.665和-12.853,P<0.05)。在391肝衰竭病例中,HBV特异性抗体阳性组29例(7.42%),死亡25例(86.21%),HBV特异性抗体阴性组362例(92.58%),死亡157例(43.37%),2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抗体阳性组患者HBV DNA水平明显低于特异性抗体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594,P<0.05)。2组HBeAg阴性患者HBV DNA水平均低于HBeAg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分别为7.427和7.513,P<0.05)。结论 HBV M表达形式及机体免疫状态的动态变化在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作用,HBV DNA低水平复制系机体处于免疫清除期所致,而同时伴抗-HBs、抗-HBe、抗-HBc 3个抗体同时阳性则提示机体对HBV的超强免疫反应,致使病情恶化、发展迅速,病死率高。
- 田方圆单静唐宽银曹武奎
- 关键词:肝功能衰竭乙型肝炎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