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萌
- 作品数:2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市卫生局重点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通透性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用高压液相色谱方法快速准确测量肠道通透性,探讨正常和阻塞性黄疸大鼠的肠道通透性状态。方法24只SD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2组:健康对照组和梗阻性黄疸组。胆总管完全结扎后获得梗阻性黄疸动物模型。测定所有SD大鼠第6天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的排出率。所有SD大鼠在第5天晚10时起禁食;第6天早8时灌胃2ml乳果糖和甘露醇溶液(含100mg乳果糖和50mg甘露醇),收集之后24h内的全部尿液。尿样经离心和预处理后,用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样本分析时间为10min。结果甘露醇和乳果糖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线性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98823和0.999943;方法学的重复性误差(CV%,,n=12):乳果糖(I。)3.52,甘露醇(M)1.61;回收率:乳果糖(L)98%.4±3%,甘露醇(M)101.1%±3%。第1组和第11组尿中的乳果糖(L)和甘露醇(M)排出率(%)的比值(L/M)分别为0.33土0.04和2.OO土0.16,第1I组l,/M值显著比第1组大(P〈O.001)。结论带脉冲电化学检测器的高压液相离子色谱仪测定尿中乳果糖和甘露醇的排出率,方法准确、重复性和回收率满意。梗阻性黄疸SD大鼠L/M比值的测定可反映肠黏膜的通透性和肠道屏障功能。
- 曹萌时开网何桂珍倪永军宋毕清
- 关键词:高压液相色谱肠道通透性
- 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黏膜屏障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探讨谷氨酰胺联合生长激素对梗阻性黄疸大鼠肠道通透性和细菌移位的作用。方法:本研究是前瞻性随机对照的动物实验设计。胆总管结扎后获得梗阻性黄疸(阻黄)动物模型。60只SD大鼠被随机平均分成6组:第1组,健康对照组,生理盐水1.5 ml/d灌胃;第2组,假手术对照组,生理盐水1.5 ml/d灌胃;第3组,阻黄组,生理盐水1.5 ml/d灌胃;第4组,阻黄+谷氨酰胺[0.2 g/(kg.d)灌胃]组;第5组,阻黄+生长激素[2 U/(kg.d)皮下注射]组;第6组,阻黄+谷氨酰胺[0.2 g/(kg.d)灌胃]+生长激素[2 U/(kg.d)皮下注射]组。术后第9天每只大鼠给予双糖灌胃,第10天收集24 h尿液及肝脏、脾脏、肠系膜淋巴结和下腔静脉血标本并分别行乳果糖/甘露醇(L/M)检测、细菌培养和血清生化检测。结果:第1组与第2组之间,以及第4组与第5组之间L/M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所有组间两两相互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6组细菌移位率比第4组或者第5组小(P<0.003 3),而第4组与第5组间无明显差异(P>0.003 3);第4组细菌移位率比第3组小(P<0.003 3);第6组细菌移位率比第1组或者第2组大(P<0.003 3),而第1组或第2组间无明显变化(P>0.003 3)。结论:在梗阻性黄疸中联用谷氨酰胺和生长激素在减少肠道高通透性和细菌移位率上明显比单独应用任意一种更有效。
- 曹萌时开网倪永军宋毕清
- 关键词:谷氨酰胺生长激素肠道通透性细菌移位梗阻性黄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