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小康
- 作品数:24 被引量:182H指数:6
- 供职机构: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杭州市卫生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 川芎嗪对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心脏保护作用研究被引量:5
- 2018年
- 脓毒症是感染诱发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导致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衰竭,心脏为易损器官之一。脓毒症时多种心肌抑制因子,线粒体功能障碍等诱导了心肌功能障碍,常出现心脏泵功能衰竭,病情凶险,死亡率高[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是脓毒症心肌损害发病中重要的细胞因子,对脓毒症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而川芎嗪(tetrarnethylpyrazine,TMP)有改善循环,拮抗肿瘤坏死因子的作用,从而保护心功能,本研究探讨川芎嗪对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的保护作用。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7年4月我科收治的脓毒症心肌损害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常规治疗组25例,男13例,女12例,平均年龄(61.48±15.54)岁,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3](APACHEⅡ评分)(27.52±2.33)分,平均病程(18.04±3.05)天;常规治疗+川芎嗪组25例,男15例,女10例,平均年龄(63.52±13.95)岁,APACHEⅡ评分(28.32±3.41)分,平均病程(19.52±4.35)天。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入院时APACHEⅡ、平均病程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 刘炳炜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
- 关键词:川芎嗪
- 一种医用气切套管的接痰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医用气切套管的接痰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内套管滑动穿插在所述外套管的内腔里,所述内套管的一端外壁固定套设有内支板,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外壁固定套设有外支板,所述内支板远离所述内套管的一侧固定有连接...
- 袁井旺曾小康彭俏俏朱明丽骆乐乐
- 一种呼吸机管防止水汽冷凝的加热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管防止水汽冷凝的加热装置,包括上夹筒、下夹筒、电热丝、插头;所述上夹筒和下夹筒的截面呈半圆形,上夹筒和下夹筒一侧边翻转连接,上夹筒和下夹筒之间夹合形成柱状的夹槽,所述夹槽可容纳呼吸机管放入,电热...
- 袁井旺曾小康彭俏俏朱明丽骆乐乐
- 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患者下肢缺血预防方案的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构建静脉-动脉体外膜肺氧合(venous-arterial 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VA-ECMO)患者下肢缺血预防方案,早期识别下肢缺血,从而减少缺血并发症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构建VA-ECMO患者下肢缺血预防方案,运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形成VA-ECMO患者下肢缺血预防最终方案。结果2轮专家函询问卷有效问卷率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83和0.87,2轮专家函询各条目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12和0.07~0.21,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21(x²=89.798,P<0.001)和0.193(Х^(2)=141.308,P<0.001)。最终形成4个维度、共26个条目的VA-ECM0相关下肢缺血预防方案。结论VA-ECMO患者下肢缺血预防方案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有利于减少VA-ECMO下肢缺血的发生,促进下肢缺血的早期识别,为患者生存质量提供保障。
- 宣吉玲戴伟英杨湘英叶卫国林瑶夏柳勤曾小康
- 关键词:体外膜肺氧合下肢缺血
- 全反式维甲酸对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研究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木瓜蛋白酶所致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木瓜蛋白酶气管内滴注的方法,将体质量170~220g60只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模型组(R),ATRA治疗组(R1),棉籽油组(Rz)各15只。后3组向大鼠气管内滴注5%木瓜蛋白酶1ml/kg,N组同样滴注等量生理盐水,14d后,分别向R,组和R2组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入1000μg/kg ATRA和棉籽油,第90天杀死全部大鼠。取出肺组织,行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的肺脏的病理变化,和病理形态学图像分析了解肺气肿模型是否建立及ATRA对于木瓜蛋白酶复制的大鼠肺气肿模型的早期干预效果。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计算各组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比较各组之间AECⅡ凋亡率,及Bax蛋白、Bcl-2蛋白阳性细胞个数的差异。结果肺体积结果显示:R、R1、R2组的肺体积与N组比较,明显增大;R、R2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肺泡形态学结果显示:R、R1、R2与N组比较,每个视野内的肺泡数明显减少,平均肺泡面积增大,平均内衬间隔较大,R2组相对于R组,肺泡形态学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组与N组比较,大鼠肺组织AECⅡ凋亡明显增多,R1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明显下降,R2与R组比较,AECⅡ凋亡率无明显变化,R、R1、R2组在造模后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低于R1组,R组肺泡壁细胞Bcl-2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1、R2在造模后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N组,R组肺泡壁细胞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显著高于R1组,R组肺泡壁Bax蛋白阳性细胞百分比与R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1组Bcl-2/Bax比例明显高于R、R2组,而与N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曾小康徐建林汪伟民
- 关键词:肺气肿BAX蛋白BCL-2蛋白
- 脓毒症心肌损伤患者血液中TNF-α的表达及川芎嗪干预的影响被引量:3
- 2015年
- 脓毒症是细菌等微生物侵入人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应,可发展为脓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是ICU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脓毒症涉及到的分子机制极其复杂,心脏是最容易受累的器官。有研究表明心肌抑制和对儿茶酚胺耐药的低血压是严重脓毒症的主要死亡原因。
- 刘炳炜刘长文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苏俊
- 关键词:严重脓毒症心肌抑制川芎嗪TNF伤患者主要死亡原因
- TNF-α、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被引量:4
- 2017年
- 目的脓毒症一旦出现心功能障碍死亡率高,所以早期诊断有重大的临床意义,本文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在脓毒症心功能障碍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8月—2016年10月收住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50例入院后24 h检查心脏超声,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LVEF>40%组和LVEF≤40%组,根据预后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检测TNF-α浓度、Pro-BNP浓度、心肌肌钙蛋白I(TNI)水平;记录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测量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SD),分析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及LVEF的相关性,用ROC曲线分析TNF-α、Pro-BNP对于心功能障碍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结果 LVEF>40%组TNF-α、Pro-BNP、APACHEⅡ评分均小于LVEF≤4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存活组TNF-α、TNI小于死亡组,2组Pro-BNP、LVSD比较P<0.01;存活组的LVEF(40.03±1.50)高于死亡组(38.76±2.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NF-α、Pro-BNP与APACHEⅡ评分存在相关性(r=0.88,P<0.05;r=0.70,P<0.05),TNF-α、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0.76,P<0.05;r=-0.79,P<0.05),TNF-α的ROC曲线下面积0.772,Pro-BNP的ROC曲线下面积0.771。结论脓毒症心功能障碍患者TNF-α、Pro-BNP升高,TNF-α、Pro-BNP升高提示预后不良。
- 刘炳炜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
- 柴芍承气汤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患者10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7
- 2016年
- 目的探讨柴芍承气汤灌肠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并发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SAP并发ACS患者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例和治疗组1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灌肠,每次30 min,每日2次。两组患者均治疗7天。比较两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恢复时间、ICU住院天数。治疗前及治疗第1、4、7天检测患者腹内压、心率、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血气分析指标(p H值、氧合指数、乳酸、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气道峰压及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1.88±0.64)天、排便恢复时间(1.50±0.53)天、ICU住院天数(14.63±2.13)天,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0±0.53)天、(2.63±0.74)天、(19.50±3.67)天(P<0.05)。治疗组治疗第1、4、7天腹内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对照组治疗后第4、7天亦低于本组治疗前(P<0.05或P<0.01),且治疗第1、4、7天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组治疗第4、7天心率、心输出量、平均动脉压及治疗第1、4、7天气道峰压改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第1、4、7天治疗组患者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或P<0.01),治疗第1、4、7天治疗组p H值、氧合指数、乳酸以及治疗第4、7天中心静脉血氧饱和度均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或P<0.01)。治疗组患者治疗第4、7天的血清胆红素、ALT及治疗第1、4、7天的TNF-α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且均显著低于同时间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承气汤灌肠辅助治疗SAP合并ACS,能促进胃肠功能恢复,有效降低腹腔内压力,改善心功能,纠正酸中毒及血气状态,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清除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有关。
- 刘炳炜杨建锋刘长文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腹腔间隔室综合征柴芍承气汤中药灌肠腹内压
- 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肠道菌群与感染的影响被引量:52
- 2019年
-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enteral nutrition,EN)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患者肠道菌群及后期感染的影响。方法连续性纳入自2015年2月-2017年12月医院收治的SAP患者85例,随机分为研究组(n=42)及对照组(n=43)。研究组给予早期EN支持治疗,对照组给予全肠外营养(total parenteral nutrition,TPN)支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态、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肠道菌群以及预后的差异。结果入院第14天,研究组血清白蛋白(34.87±5.32)g/L高于对照组(32.18±5.09)g/L,入院第7天及第14天,研究组血清前白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7天起,研究组血清内毒素、D-乳酸以及DAO均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第7天起,研究组双歧杆菌及乳酸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至第14天,研究组产气荚膜梭菌、肠杆菌及肠球菌低于对照组,拟杆菌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IPN、ARDS及脓毒症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研究组ICU天数及住院天数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EN可以有效改善SAP患者营养状态,降低肠道黏膜损伤程度,调节肠道菌群失衡,减少IPN发生率,改善预后。
- 曾小康胡炜朱英苏俊刘炳伟
- 关键词:肠内营养重症急性胰腺炎肠道黏膜肠道菌群
- 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目的探讨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患者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12例和对照组8例,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补充血容量、抗休克、呼吸机辅助呼吸、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生长抑素、奥美拉唑、抗感染、腹腔穿刺引流、柴芍承气汤灌肠等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以降低血脂、清除炎性介质。血浆置换量为2000m L,时间约3小时,1次/d,直至血脂下降至正常值的5倍以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第3天、第5天两组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胆固醇、血钙、白细胞、CRP的改变。结果治疗后第3天,治疗组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白细胞、CRP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或P<0.01);治疗后第5天,治疗组血、尿淀粉酶、甘油三酯、胆固醇、白细胞、CRP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下降(P<0.05或P<0.01),血钙有显著性升高(P<0.05)。结论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妊娠合并高脂血症性胰腺炎疗效明显。
- 刘炳炜胡炜胡伟航朱英王剑荣曾小康
- 关键词:妊娠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浆置换血液滤过淀粉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