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花
- 作品数:6 被引量:33H指数:3
- 供职机构:南京医科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唑来磷酸对阿那曲唑致乳腺癌患者骨量减少的抑制作用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观察唑来磷酸对绝经后乳腺癌患者应用阿那曲唑内分泌治疗导致骨量减少的影响。方法绝经后雌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53例,在应用钙剂联合维生素D3制剂基础上分别采用唑来磷酸联合阿那曲唑(治疗组,23例)和阿那曲唑(对照组,30例)治疗。用药方法:唑来磷酸4mg/28d静脉滴注,阿那曲唑1mg/d口服。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12、18个月骨密度(BMD)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期治疗组BMD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BMD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加用唑来磷酸治疗能明显防止绝经后乳腺癌患者阿那曲唑引起的骨量减少作用。
- 王汉晋胡云周萍朱春花黄敏
- 关键词:唑来磷酸骨密度阿那曲唑乳腺癌
-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TopoⅡ和GST-π表达及意义
- 2013年
- 目的探讨耐药蛋白DNA拓扑异构酶Ⅱ(TopoⅡ)和谷胱甘肽-S-转移酶-π(GST-π)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125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TopoⅡ和GST-π的表达。结果 TopoⅡ和GST-π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2%和44.8%。TopoⅡ的阳性表达在Luminal-B型和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过表达型的阳性率高于Luminal-A型(90.9%和87.5%vs.60.7%)(P<0.05);TopoⅡ表达率随着肿瘤组织学分级的增加而升高(P<0.05)。GST-π的表达在年龄、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以及临床分期中均无明显差异。结论在浸润性导管癌中,TopoⅡ与肿瘤的恶性程度及Her-2基因的过表达有关。
- 胡云王汉晋周萍朱春花
- 关键词:谷胱甘肽-S-转移酶-Π
- 循证护理对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心理问题的干预效果被引量:8
- 2013年
- 化疗是血液病患者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易造成患者生理上的严重并发症,易产生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障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在积极查询、求证既往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科对血液病患者心理护理的临床实践,同时考虑患者自身价值和意愿,我科对32例住院行化疗的血液病患者应用循证护理干预护理其心理问题,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 朱春花
- 关键词:血液病患者化疗期间心理问题循证护理干预效果严重并发症
- 乳腺癌患者保乳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临床研究被引量:9
- 2022年
-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联合腔镜腋窝淋巴结清扫术(MALND)对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应激反应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53例和对照组45例。对照组行保乳手术联合传统腋窝淋巴结清扫术(CALND),研究组行保乳手术联合MALND。比较2组术前、术后6个月上肢功能;收集2组患者术前、术后12 h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以及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并对比2组应激反应程度;比较2组患者术前、术后5 d VCAM-1、ICAM-1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研究组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活动角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 h,研究组SAS、SDS评分及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 d,研究组VCAM-1、ICAM-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联合MALND对乳腺癌患者上肢功能影响小,术后应激反应程度轻,可有效降低VCAM-1、ICAM-1水平。
- 笪霞纪璟朱春花王国柱徐锦
- 关键词:保乳手术上肢功能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细胞间黏附分子-1
- 认知行为疗法对乳腺癌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5年
- 疲劳感是指由个体自身感知而引起的强烈而持久的倦怠感,或从事体力工作或脑力工作而出现的无力感,这种疲惫是心理上的感觉,不会因休息而消失或缓解[1]。癌因性疲劳感是指癌症患者经过长时间的治疗后而产生的疲惫感及无力感[2]。乳腺癌是我国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化疗是晚期乳腺癌常用的治疗方法,但化疗会导致患者出现毒副反应,使得患者出现消极的情绪及疲乏感,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3]。
- 黄敏刘雨生朱春花
- 关键词:癌因性疲乏认知行为疗法疲惫感倦怠感疲劳感
- 全程多元化癌痛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
- 2022年
- 目的探讨全程多元化癌痛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10例为研究观察对象,全组患者给予全程多元化癌痛健康教育,比较患者入院时和出院后1个月疼痛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结果全组患者出院后1个月时VAS疼痛和GQOL-74评估较入院时获得显著改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多元化癌痛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乳腺癌患者疼痛的发生程度,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赵小娟朱春花刘雨生
- 关键词:多元化健康教育癌痛遵医行为疼痛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