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晓阳
-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 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9年
- 为分析炒籽温度对茶油关键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影响,并比较海南和湖南两地产热榨茶油的香气成分与感官品质间的相关性和差异,通过HS-SPME-GC-MS分析海南茶油及不同炒籽温度处理的湖南茶油的香气成分组成,计算ROAV值确定其关键香气成分,并进行感官分析,建立PLS模型。结果表明,海南茶油和湖南炒籽茶油中最主要的香气成分为(E)-2-癸烯醛、壬醛、苯乙醛、2,5-二甲基吡嗪和3-乙基-2,5-二甲基吡嗪;随着炒籽温度升高,炒籽茶油的黄色评分降低,红色、褐色显著升高,茶油清香味逐渐减少,烤香味逐渐增加;海南茶油均具有较强的茶油清香味和烤香味,湖南炒籽茶油在较高温度处理下会产生相似的烤香味,但茶油清香味普遍低于海南茶油,因此湖南产茶籽通过海南传统高温炒籽方法制得的茶油,其香气与海南茶油仍有一定的区别。此外,对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PLS模型,交叉验证相关系数Q2为0.901,说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热榨茶油香气品质的能力。
- 朱晓阳龙奇志龙奇志
- 关键词:茶油
- 油茶籽多酚超声辅助提取的响应面优化被引量:14
- 2012年
- 采用Plackett-Burman(PB)筛选和中心组合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对影响油茶籽多酚甲醇超声辅助提取过程的5个因素进行筛选及优化,确定最优超声辅助提取条件:提取温度50℃,料液比1∶38(m∶V),超声时间40min,甲醇体积分数60%,pH值为7,该条件下油茶籽多酚提取量可达21.037 7mg/g。
- 朱晓阳钟海雁周波赵清洁汪阿虎
- 关键词:油茶籽多酚超声辅助提取
- 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制备油茶果皮多酚的优化条件被引量:7
- 2012年
- 为了提高物质的制备量和分离度,采用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对油茶果皮多酚的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用50%乙醇提取油茶果皮多酚的基础上,以半制备液相色谱法分离纯化油茶果皮多酚的优化条件如下:流动相A(水∶乙酸=100∶1)和B(乙腈),以2.5 mL/min的流速进行梯度洗脱,进样量为0.4 mL。实验结果还表明:按此方法制备所得单一多酚组分含量可达21.22 mg/g。这一实验结果证明了此法有效可靠。
- 赵清洁龙奇志钟海雁周波朱晓阳朱培
- 关键词:多酚乙醇
- 基于浸出茶油香气成分压榨茶油掺伪模型及应用被引量:2
- 2022年
- 目的:解决压榨油茶籽油中掺入浸出油茶籽油的定量检测问题。方法:采用HS-SPME-GC-MS法对精炼浸出茶油和3种添加香精浸出茶油的关键香气成分进行测定和分析;将4种原香茶油和10种烤香茶油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与浸出茶油的香气成分相对含量进行对比,用浸出茶油中特有的香气成分作为特征数据进行Fisher判别分析,并建立LDA模型。结果:精炼浸出茶油中关键挥发性成分依次为(E)-2-癸烯醛、辛醛、(E)-2-壬烯醛和壬醛;3种添加香精的浸出茶油中特有的香精香气成分为2-甲氧基-3-甲基吡嗪、甲基环戊烯醇酮和2-甲基吡嗪。LDA模型对原香及烤香茶油的判别正确率分别达到84.0%和83.6%,能够鉴别原香及烤香茶油中掺伪比例为10%及以上的浸出茶油。结论:原香茶油的LDA模型能够很好地鉴别出添加茶油香精的浸出茶油,但烤香茶油的模型无法鉴别。
- 陈则铭赵鑫鑫朱晓阳周波钟海雁
- 关键词:香气成分掺伪LDA
- 香花油茶与多个油茶物种油脂品质特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0
- 2017年
- 针对广西新种香花油茶以及其他几种油茶的碘值、皂化值、脂肪酸组成、甘三酯组成进行了测定和分析比较。测得14种样品的油脂酸价0.38~1.47 mg/g,过氧化值2.15~4.56mmol/kg,碘值79.39~85.86g/100g皂化值,187.97~196.37 mg/g,其中香花油茶的酸价(0.42 mg/g)和碘值(2.98mmol/kg)均达到一级茶油标准。测出13种甘三脂,脂肪酸含量为:油酸77%~85%,棕榈酸6%~11%,亚油酸3%~11%,硬脂酸2%~4%,亚麻酸0.5%~0.8%。通过统计学分析数据发现:香花油茶均能表现出较好的聚类,与其他物种油茶存在差异。因此香花油茶油脂的品质特征与比较油样有较大的差异。
- 陈柏林钟海雁黎贵卿黎贵卿朱晓阳
- 关键词:油茶物种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 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感官品质的影响被引量:4
- 2019年
- 稻草是传统茶油压榨过程中用于包裹茶籽粉的材料。为了给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感官品质影响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分别以湖南双峰产的茶油及添加了不同稻草压榨的自制茶油为供试的茶油样品,对其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进行了检测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双峰茶油的关键香气成分依次为辛醛、(E)-2-癸烯醛、(E)-2-壬烯醛和壬醛,3种添加稻草自制的茶油其关键香气成分均为(E)-2-癸烯醛、苯乙醛和壬醛,与双峰茶油的色泽和香气最接近的是添加了青稻草的自制茶油;分别以色差值、关键香气成分与感官属性建立了PLS模型,该模型对茶油感官品质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青稻草包饼材料对茶油的色泽及香气品质均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如青稻草使茶油变绿变暗,其色泽不符合国家标准,并使茶油具有青草味,且稻草发霉可能导致霉味等不良气味的产生。因此,建议压榨茶油时可改用其它包饼材料,以确保茶油的感官品质。
- 朱晓阳钟海雁
- 关键词:茶油色泽
- 多齿红山茶籽多酚组分的抗氧活性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采用半制备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多齿红山油茶籽中的多酚类物质进行分离制备,收集分离色谱图中10个主要峰,采用DPPH法和ABTS法测定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10种馏分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均低于L-抗坏血酸;馏分3对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强于生育酚,其它9种馏分的清除能力低于生育酚。
- 王进英钟海雁朱晓阳周波
- 关键词: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
- 基于脂肪酸和甘三酯组成的茶油掺伪检测参数的确定被引量:3
- 2018年
- 本实验研究了测定脂肪酸和甘三酯在检测茶油中掺伪4种其他植物油时的有效性。在本研究中,与脂肪酸和甘三酯指纹图谱向量夹角余弦相似度、亚麻酸相对含量、三亚油酸甘油酯(LLL)相对含量、碳当量数(ECN)42甘三酯的实际与理论含量绝对差(ΔECN42)值、(LLL/ECN42)×100值和ECN46/LLL值相比,(ECN44+ECN46)/LLL值是茶油中掺伪大豆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的最有效检测参数,分别可以检测茶油中掺伪3.35%的大豆油、1.73%的葵花籽油和3.01%的玉米油,亚麻酸相对含量是茶油中掺伪芥花籽油的最有效检测参数,可以检测茶油中掺伪7.55%的芥花籽油。
- 朱晓阳龙奇志龙奇志周波
- 关键词:茶油掺伪脂肪酸甘三酯指纹图谱
- 山茶属植物种子多酚的提取及分离组分抗氧化活性的研究
- 油茶(Camellia oleifera)是我国特有的食用油料树种之一。茶籽中所含的多酚物质具有抗氧化、抑菌、抗心脑血管疾病等作用,是一类值得开发的天然抗氧化剂。本文利用山茶、浙江红花油茶、多齿红山茶和广宁红花油茶等山茶...
- 朱晓阳
- 关键词:多酚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