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秀兰
- 作品数:17 被引量:105H指数:7
- 供职机构:惠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对免疫规划实施工作的人力资源合理性配置问题的探讨被引量:7
- 2005年
- 为了解我市免疫规划实施工作中人力资源配置的实际情况,探讨对人力资源的合理性配置,我们对惠州市内95间接种门诊进行了专项人力资源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我市的免疫规划实施工作中人力资源配置在人均服务面积、接种频次、经济收入等方面均有相当大的差别。如果不能将有限的政府资源合理配置,势必影响我市免疫规划项目的实施。
- 龚富强朱秀兰
- 关键词:免疫规划人力资源
- 惠州市1999~200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
- 2004年
- 目的 通过分析惠州市 1 999~ 2 0 0 2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及麻疹监测系统运转情况 ,探讨目前的控制现状和今后对策。方法 对 1 999~ 2 0 0 2年惠州市常规传染病报告系统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进行分析 ,并采集部分疑似病例早期血清标本进行麻疹及风疹IgM抗体检测。结果 1 999~2 0 0 2年惠州市麻疹发病率分别为 2 2 2 / 1 0万、7 6 9/ 1 0万、7 2 0 / 1 0万、4 99/ 1 0万 ,发病季节高峰为 4~5月 ,发病年龄以 1 0岁以下儿童为主 ,占病例总数的 6 7 6 3% ,外来人口发病占 2 3 0 2 % ,79 6 9%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病例 6 98例 ,其中临床诊断 6 34例 ,实验室确诊 5 3例 ,排除 1 1例。 85份麻疹疑似病例血清标本的麻疹IgM抗体阳性率为 6 2 35 % ,风疹IgM抗体阳性率为 1 4 0 6 % (9/ 6 4 )。结论 要加快惠州市麻疹控制步伐 ,亟待提高麻疹监测质量 ,提高麻疹疫苗接种覆盖率 ,并重点做好 1
- 肖文芳朱秀兰张健
- 2003-2004年惠州市保持无脊髓灰质炎状态被引量:1
- 2005年
- 肖文芳任永礼龚富强曾艺平朱秀兰张健刘燕
- 关键词:脊髓灰质炎计划免疫
- 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安全性和免疫原性观察被引量:16
- 2005年
- 为了观察口服轮状病毒活疫苗在儿童服用后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效果.于惠州市选择63名6月龄~3岁的儿童为观察对象.所用疫苗由兰州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服苗前和服苗后4~5周采末梢血,以中和试验检测抗轮状病毒(G1、G2、G3、G4)型抗体及疫苗株(LLR型)的抗体水平.63名儿童服苗前、后采集的血清样本双份配对均有效者为37人.37人服苗后各型抗体阳转率为47.06%~72.72%;≥4倍增长率为43.40%~66.04%;各型中和抗体免疫前后平均增长2.67~3.01倍.63名服苗儿童中的不良反应为低热3例(24.67%)、中热1例(1.59%)、无高热反应.观察结果表明,轮状病毒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安全性.
- 龚富强朱秀兰
- 关键词:轮状病毒疫苗安全性免疫原性
- 惠州市1990-2007年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特征分析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了解惠州市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的流行情况,为乙脑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传染病报告系统和乙脑监测系统报告数据,分析惠州市1990-2007年乙脑流行特征。结果惠州市1990-2007年共报告乙脑病例59例,死亡7例,乙脑年发病率为0~0.664/10万。乙脑发病集中在6-7月,占总病例数的86.40%;病例以散居儿童为主,≤9岁病例占86.40%;2003年以来的病例中66.60%的病例无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结论预防控制乙脑应以抓好乙脑疫苗常规免疫接种为根本,建议每年在乙脑流行季节前开展乙脑疫苗查漏补种,重点做好农村和城郊地区的防蚊灭蚊工作,同时加强实验室监测。
- 肖文芳龚富强朱秀兰
- 关键词:脑炎流行病学
- 惠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人力资源状况调查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监测系统的建立情况,评价系统的敏感性,健全完善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方法:使用统一的调查表采用调查对象不记名自填问卷方式。调查的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预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相关知识、掌握预防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相关知识的途径。结果:全市各级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工作人员272名。本科19人,占7.0%;大专63人,占23.1%;中专或高中190人,占69.9%。调查结果中"优"42人,"良"49人,"中"71人,"合格"97人,"不合格"13人;分别占15.4%、18.0%、26.1%、35.7%、4.8%。结论:惠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存在人员配备不足、素质参差不齐、信息化人才不足、学术带头人缺乏、人才流失严重、人才开发困难重重等问题,需加强重视,积极改进。
- 刘雪梅肖文芳龚富强朱秀兰
- 关键词: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系统人力资源
- 惠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目的分析惠州市各种疫苗预防接种反应的发生情况和疑似异常反应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惠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惠州市2005—2007年共报告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42例,其中,一般反应占69.00%,异常反应占26.10%,偶合症占4.70%;〈1岁病例占50.00%,78.05%的疑似异常反应发生在接种后24h内。一般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发热(51.72%),异常反应中最常见的是血管性水肿(45.45%)。结论为提高预防接种质量,须规范预防接种操作,做好接种前的询问和告知,增加人员配备。
- 肖文芳朱秀兰刘雪梅龚富强
-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 了解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流行病学特征,探讨该市加速控制麻疹策略.方法 利用麻疹疫情监测和人群免疫状况资料,对惠州市2003-2005年麻疹发病情况及相关因素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3-2005年惠州市麻疹监测系统共报告麻疹疑似病例1 14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10.9/10万.发病季节高峰在3~6月,发病年龄主要是≤14岁儿童(75.6%);麻疹病例22.4%未接种麻疹疫苗,58.4%免疫史不详;病例中流动人口占29.0%.人群麻疹抗体阳性率94.6%,保护率为58.5%.结论 惠州市近3年麻疹发病呈上升趋势,人群麻疹免疫保护水平较低,应在1~14岁儿童中开展麻疹疫苗初始强化免疫和入托、入学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工作,同时要求外来青工新招入厂时接种麻疹疫苗.
- 肖文芳龚富强朱秀兰张健刘燕
- 关键词:麻疹疫苗
- 惠州市1990~2001年新生儿破伤风流行情况分析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了解惠州市新生儿破伤风 (NT)的流行特征 ,探讨今后控制对策。方法 分析1990~ 2 0 0 1年惠州市法定传染病报告系统资料及 1999~ 2 0 0 1年NT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1990~2 0 0 1年惠州市 (本市人口 )NT发病率在 0 2 9‰~ 0 74‰之间 ,全市各县 (市、区 )均有病例报告 ,以惠城区病例最多 ;全市全年各月均有病例发生。 1999~ 2 0 0 1年监测系统资料显示市外流动人口发病数占总病例数的 5 9 72 % ;患儿母亲破伤风类毒素 (TT)免疫史空白占 5 4 2 % ,不详占 4 5 8% ;80 6 0 %的患儿由未经培训人员在家中接生。结论 控制消除NT的重点措施是提高住院分娩率和育龄妇女TT接种率 ,同时抓好流动人口宣传教育和提高NT监测质量两个关键环节。
- 肖文芳朱秀兰
- 关键词:流行病学研究
- 2011—2018年惠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数据分析被引量:13
- 2019年
- 目的分析2011—2018年惠州市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方法通过AEFI信息管理系统,收集整理惠州市报告的AEFI个案,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8年惠州市共报告AEFI个案1 620例,全市6个县(区)每年均有AEFI报告;48h内报告率为98.76%,48h内调查率为99.77%。男女性别比为1.43∶1,年龄≤1岁占75.37%。接种后≤1d发生的占93.27%。接种第1剂次疫苗后发生的占66.97%。AEFI报告发生率为7.48/10万剂,异常反应报告发生率为1.76/10万剂。其中一般反应占73.27%,主要以发热、红肿、硬结为主;异常反应占23.58%,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偶合症占2.96%。结论惠州市AEFI监测敏感性逐年提高, AEFI发生水平在预期发生率之内。
- 唐文钊朱秀兰王莹
- 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